3.向幼儿园学习,成为终身创造型思考者
那么,如何将创造力培养落地呢?幼儿园孩子的学习方法有什么特别之处?为什么米切尔教授认为幼儿园式的学习方式是所有年龄段学习者的榜样?
以幼儿园典型的活动——搭积木为例。一群幼儿园的孩子在地板上玩着一堆积木。两个孩子因为听了老师讲的童话故事,开始建造一座城堡,他们建造城堡的地基,然后在上面搭建瞭望塔。他们不断地在城堡上增加积木,城堡变得越来越高。最后,塔倒了。孩子们重新再来,试图使塔楼更加稳定。与此同时,另一个女孩开始讲述生活在城堡内的家庭的故事。她的朋友又将故事情节进行了扩展,增加了一个新的角色。两个孩子来回走动,不断增加着故事的内容。随着城堡的变大,她们的故事也越来越精彩。
创造性学习螺旋
米切尔教授根据幼儿园孩子的创造过程,提炼出了创造性学习螺旋,里面包含了创造性学习必须经历的6个步骤。
创造性学习螺旋
想象:这是孩子创造事物的源泉。在上面的例子中,孩子们首先想象出的是一个城堡,以及住在城堡里的家庭。
创造:仅仅想象还不够,孩子们还要把想法变成行动,创造出新作品,如城堡、瞭望塔和故事。
游戏:孩子们在游戏中不断修改和重建他们的作品,试图建造一座更高的塔楼,添加新的故事情节。
分享:一组孩子合作搭建城堡,另一组孩子合作创作故事,两组孩子相互交流想法。孩子们对城堡的每一个新构想都可以变成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契机,反之亦然。
反思:塔楼倒塌时,老师会走过来鼓励孩子们思考它倒塌的原因,以及怎么能搭建出一个更稳定的塔楼。老师可能会向他们展示摩天大楼的照片,孩子们注意到,摩天大楼的底部比顶部宽,于是他们决定,在重建时也把底部搭建得更宽一些。
新的想象:当孩子们经历完创造性学习螺旋的全过程后,又想出了新的主意,有了新的方向。例如,是否要在城堡周围再建造一个村庄?是否要为村庄里的生活创作一个木偶剧?……
这个创造性学习螺旋在幼儿园里反复出现,虽然所用的材料不同,但核心过程都是一样的。
创造性学习螺旋是创造性思维的引擎。幼儿园的孩子在经历这个螺旋的过程中,发展并提升了创造性的思考能力。他们学习去构建自己的想法,然后尝试将它实现,不行的话,再试一下其他办法;他们学习从别人那里听取意见,并根据自己的经验产生新的想法。
MIT媒体实验室的研究生课程中,就采用了类似幼儿园的学习方法,让学生专注于新技术的创造性使用。虽然大家使用的工具、从事的项目、研究不同,但是,大家的创造过程却与幼儿园的创造性学习螺旋惊人的相似:想象、创造、游戏、分享、反思、再想象……
4. 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
为了帮助更多人成为创造型思考者,米切尔教授根据MIT媒体实验室的多年研究经验,提出了培养创造力的“4P”学习法:项目(Project)、热情(Passion)、同伴(Peers)和游戏(Play)。而这也是米切尔教授在《终身幼儿园》一书中浓墨重彩的内容。
“4P”学习法
项目( Project)
创造性学习法首先以项目为本。项目是创造的基本单位,是体验和参与创造性学习的全新途径。当孩子们做项目时,他们会在一个有实际意义的环境中遇到概念,因此知识就被嵌入了一个丰富的关联网络中,孩子便能更好地在新情况下获取和应用这些知识。
更重要的是,以项目为本的方法对“知识”的看法更开阔,而不仅是将知识当成概念的集合。当孩子们一起为项目工作时,他们不仅学到了概念的网络,还学到了一套策略,一套关于制造、解决问题和交流思想的策略。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才会对创造的过程有所理解,学习如何迭代创造性学习螺旋:如何从最初的想法开始,构建原型,与他人分享,实验运行,并根据反馈和经验修改他们的想法。
热情 (Passion)
创造性学习法的第二点是,学习都要建立在兴趣的基础上。“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把火。”兴趣和内在动机是创造力和长期坚持的关键,当孩子们从事自己感兴趣的项目时,他们会更加积极,愿意投入更多的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不止如此,热情和动力让他们更有可能迸发出新的想法,发展出新的思维方式。
最好的学习经历包括了沉浸和反思相互交替的阶段。发展心理学家伊迪丝·阿克曼(Edith Ackermann)用术语“潜入”(diving in)和“回溯”(stepping back)描述了这一过程。当人们从事他们热衷的项目时,会渴望潜入并沉浸其中。他们愿意连续工作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而且几乎不会注意到时间的流逝。他们进入了心理学家米哈里·希斯赞特米哈伊(Mihaly Csikszentmihalyi)所说的“心流”状态,完全沉浸在了活动中。
热情是驱动“沉浸-反思”循环的燃料,这对所有年龄段的学习者来说都一样。任何求知的探索,一路上都会有许多障碍和挫折,甚至经常会让人想要放弃,而唯一能让人坚持不懈面对所有挑战的驱动力,就是“热情”。
同伴 (Peers)
创造性学习法的第三个关键要素,就是让学习者从独自思考转向共同创造。纵观历史,思考和学习常常被认为是由个人独立完成的活动。人们一想到“思考”,就常常联想到罗丹的著名雕塑《思想者》,它展示了一个孤独的人独自坐在那里沉思的形象。当然,有些想法是这样产生的,但大多数不是。
大多数时候,思考和行动是结合在一起的,因为我们是在与事物互动的环境中,在游戏、创造事物的过程中进行思考的。大多数思考过程都是跟他人联系在一起的:我们需要分享自己的想法,从同伴那里得到反馈,相互借鉴彼此的灵感。
在新技术的影响下,协作已经可以不受时间和地点的限制,而且协作形式也越来越多种多样,有时候,他人的分享激发了你的灵感;有时候,你的分享收到了极具启发性的反馈。而更多时候,技能上的互补可以让孩子们完成超出个人能力的项目,比如会做视频的孩子和会做音乐的孩子一起制作音乐视频,懂搭建的孩子和懂编程的孩子可以一起创造一个机器人。
游戏 (Play)
游戏是创造性学习法中被误解最多的一环。人们常常把游戏与欢笑、乐趣和快乐联系在一起,这很容易理解,因为游戏经常涉及这些。但是这种描述忽略了游戏最重要的东西,以及游戏对创造力如此重要的原因。
创造力并非来自欢笑和乐趣,它来自实验、冒险和挑战边界。
对于游戏与学习、创造性体验的关系,米切尔教授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他认为,并非所有类型的游戏都是一样的。他将游戏分为两类,一类是围栏式游戏,一类是游乐场式游戏。
他认为,对于那些给孩子限定活动范围,限制自由的围栏式游戏,并不能激发创造力。而那些鼓励孩子探索的游乐场式的游戏,才能帮助孩子们将自己的想法转化为项目的挑战和乐趣,让孩子在游戏中自己决定制作什么,以及如何制作,帮助孩子成长为创造型思考者。
5. 未来已来,教育如何破局
米切尔教授在其书中介绍了这样一个例子:几年前,媒体实验室的一位同事写信给他,说起她在上幼儿园的女儿莉莉。莉莉的一位同学因为发育迟缓,重复上了一年幼儿园。有一天莉莉回家说:“黛西去年上幼儿园大班,今年又要上幼儿园大班了,整整两年了!我也想再上一年幼儿园!”
莉莉不愿意离开幼儿园的原因在于当她进入学校教育系统后,她可能就不会再有像在幼儿园那样的创造性探索和表达的机会了。
在《终身幼儿园》中,米尔切教授提出了以上延伸幼儿园教学方法的理由和策略,以便像莉莉这样的孩子能够在他们的一生中继续体验创造性学习经历。
延伸幼儿园教育的方式并不容易。事实证明,教育制度顽固地抵制着变革。即使新技术已经进入学校,大多数学校的核心教育结构和战略基本还是没有改变,仍然停留在装配流水线式的思维模式中,与工业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过程保持一致。很多国家正规教育都已陷入沉闷的考试和竞争文化之中,这种文化正在向幼儿教育中渗透,并且有扼杀孩子尚不成熟的创造性潜能的危险。
凯茜·戴维森在她的著作《现在你看到了》中估计,现在的小学生,大概有 2/3 会在将来从事目前尚未发明出来的工作。这也就意味着,现在他们还在接受“过去的教养方式”,却要面对未来的问题。
未来已来,我们怎么才能破局?
为了满足创新型社会的需求,我们需要打破教育系统中的许多结构性障碍:打破学科间的障碍,让学生有机会参与科学、艺术、工程和设计一体化的项目;打破空间上的障碍,将学校、社区中心和家庭的活动连接起来;打破时间上的障碍,让孩子们能够在几周、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里基于兴趣而从事项目,而不是将项目挤压到一节课或课程单元的约束下……
打破这些结构性壁垒并不容易,这需要人们改变对教育和学习的看法。人们不应该再把教育看作一种将信息和指令一点一滴传递给孩子的方式,而应该把它看作一种帮助孩子发展成为创造型思考者的方式。
米切尔教授相信,随着变革步伐的不断加快,对创造型思维的需求将变得愈加明显;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人将认识到帮助孩子发展创造力的重要性,而且会形成关于教育目标的新共识:创造性思维一直是,并将永远是让人生更有价值的一个核心部分。
如果说30多年前首次出版的《窗边的小豆豆》让我们对尊重幼儿天性这样一个教育理念有了直观的认识,那么,30多年后的今天,《终身幼儿园》这本书则会让大家对“延伸幼儿园教育,终身以幼儿园式的创造性学习方式进行学习”这样一个全新的理念有深入的了解——幼儿园教育不是“低龄的”“幼稚的”教育,它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创造力也不是高高在上的属于某些人群的“特性”,它是每个孩子、每个学习者、每个人都拥有的,教育需要做的是帮助他们发挥出自身全部的创造性潜能,以适应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这就是《终身幼儿园》最大的主题。
围绕这个主题,《终身幼儿园》对创造性学习、4P学习法、如何创建创新型社会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讨论。另外,书中还专门开辟了“论点交锋”专栏来探索公众聚焦的一些具有争议性的话题,如新技术运用在教育中的利弊、教授知识还是在项目中学习、个性化学习还是标准化课程、同伴的协助还是专家的帮助、如何评估孩子学到了什么。对于这些话题,米切尔教授都给予了明确的解答。
《终身幼儿园》一书既有高度的视野、让人耳目一新的理念,又有落地的实践案例,是一本值得所有人反复阅读、深入思考的书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