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家的外孙姐弟俩啊,外公外婆想着就开心,见着了就喜爱,老辈人说的隔代亲也莫过于此吧。年轻时候对自家孩子疼爱不消说,但总是在有意无意间,代入了年轻气盛的脾性,老是容易急、容易躁,对孩子缺少应有的细雨润物的耐性。现在回想起来,当初对孩子所谓的急于求成、恨铁不成钢,其实就是自身作为父母的不成熟、不自信。
成长中的孩子就不可能不犯错,如果凡事苛求、责难,或许能让孩子乖巧、听话、甚至在某些方面彰显优秀,但同样会在孩子的内心深处,植入自卑、不自信、缺乏主见的种子。现在的我们终于意识到,养育孩子所谓的成功,并不是让孩子成为父母想要的理想模式,而是能使孩子成为他们自己喜欢的样子。当然我们那个时候还没接触到现代教育理念、还迷糊于黄金棍下才能出好人的误区,错把冷漠、无情,看作是父母深藏的深爱、真爱,却让孩子们或逆反、或顺从,扭曲了教养的本质与真谛。人到渐老幡然悔悟当初,或许当年不必那么急于求成,也无需那么生硬简单,更不要那么颐指气使。静下心来、低下身段、和颜悦色,与内心疼爱有加的独生子女,做可以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该有多好。可那时总是被竞争裹挟、为功利绑架,总害怕稍不留神就落后于人,被无情淘汰,哪里还能倾听内心里发出的声音?
我们都不是养育孩子的先知先觉,我们一步一步走到了现在,方能悟得一些朴素简单的道理:作为父母的孩子,接受我们的养育呵护是有期限的;我们不能摆着一副冰冷的面孔,自以为是崇高的爱,其实孩子根本就感受不到爱;孩子成长有着属于他(她)自个的时区,用不着迫不及待、急于求成,顺其自然、遵从天命就好;这个世界上天才孩子只是少数,要乐见自己孩子就是芸芸众生,并认知到做普通人没什么不好;和谐的家庭、可亲的父母,才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可靠保证,父母的爱一定要绵长温柔,让孩子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到。
(本文插图系作者在布里斯班植物园随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