鄙视链

作者: 时雨普降 | 来源:发表于2022-11-11 20:57 被阅读0次

八小时以外回到家里,我喜欢下楼溜达。不是多么有闲,而是享受那短暂的自由。

一方面为了制造机会为懒惰的自己力所能及地增加运动量。比如准备烧水时发现纯净水喝完了,我拎起空桶取下水卡旁若无人径直下楼。菜马上要出锅发现没有鸡精了,我自告奋勇去统一银座,趁机跑跑步。看手机和电脑时间长了,腰酸背痛,该切换场景飒一下,于是乎健身广场拉拉单杠。主动被动相结合。

另一方面,去小区溜达,可以发现平素里看不到听不到感受不到的人间烟火,在这里都可以觅得世间繁华。借机让自己缺乏营养脑细胞重新焕发活力。高手不一定在民间,真实却一定在民间。

我喜欢凑热闹,凑七八十岁老年人的热闹,他们喜欢人以群分地扎堆,人生阅历多,故事就多起来。你只要有足够的耐心,你将一千零一夜地听下去。老年人八卦起来,竟然比年轻人更持久。我猜他们一定是吃饱了撑的。

有时候会发现小区湖边聚集在那的老先生老太太们也互有鄙视链。鄙视的根源竟然是退休后的待遇。这些老同志来自各个阶层,表现也大相径庭。

从农村来城里儿女家看孙子孙女兼养老的,明显要拘谨些,处处不与人争。他们坐在后排,或者湖岸边,远离聊天中心,听别人话题格外耐心,大多不插话,与人群高度默契。

外资或民营单位退休的工资高,腰杆都挺得直些,并且总觉得自己比拿两三千的退休工人强。他们往往是抬杠组织的主力,他们不拿正眼瞧那些农村来的,却总是挑体制内退休人员的毛病,典型修正主义做派,

体制内领基本退休金的,又以自己有儿女可依靠而自豪,凡尔赛地笑话自己那一帮儿女们拿钱虽多但平时不愿来靠拢,矫情地揶揄,患得患失地抱怨。他们一般是话题的挑起者,站在圈子里C位,一口气讲到太阳西斜,不觉累。对外资或民营退休的话题不觉得有震撼力。他们才是主流。

身体硬朗的甚至能在运动器材上仰卧起坐者,怡然自得的放松,对所有的话题都没有过高兴趣,他们偶尔停下来,望向依靠轮椅或拐杖走路的那些行动不便者,对他们只有力气演讲却无体力锻炼的现状报以同情,他们的眼神里充满怜悯。

最通透的不是鄙视链此端或彼端的人群,而是要站在圈外能看得透事、让自己真正快乐起来的人。

我认识了一位极有趣开朗的老先生,83岁,他说他一直在关注身边的同龄人,反思他们老来受罪和子女不亲的原因。他不希望自己最终也活成那样,总结了两点,一是人老了不能倔,要明白“少要和气老要乖”的人生道理。二是别把自己那点钱捏得太紧,积蓄再多,临死前一次性拿出来,不如平时多舍点给儿孙们。这才是快乐的源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鄙视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at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