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是一次次孩童般的翘首以盼,和一次次别离后的黯然神伤。
工作后,家似旅馆,一年中只有几次形色匆匆的短暂停留。每次节假日回家,拥堵和几百里的奔波会让我有些情绪,目前不停的打我电话,年轻时的我总会因她的不体谅而烦躁的挂掉电话,我当然知道她想确认些什么,但我总是习惯性的犯错,总会轻易的把不好的情绪宣泄给最亲近的人。每次我拖着行李箱走过拐角,第一眼看到的一定是母亲在屋前翘首以盼的身影,我那朴实的农村母亲一看见我,她那堆满皱纹的脸总是瞬间的舒展开来,羞涩的笑着。老家的房子在小土坡上,下坡路是用水泥很随意的直挺挺铺下来的小陡坡,不比泥路好走,母亲撒开她不太方便的腿小跑下来,伸出那双劳动人民粗糙的大手强行接过我的行李箱,手握拉杆抗抗在肩上转身便爬上了小陡坡,我紧跟在后面。我知道,记忆中凶狠严厉的母亲,终究在等待的岁月中,变得慈爱、细腻起来。
最近的一次,因为太晚没车,后偶遇老乡拼车回到时,她正背着手站在屋前望着什么,我远远喊了两句,她没应我,知道我爬上了小陡坡,她乐得像个孩子:哎哟!我怎么这么没用,自己的女儿都没认出来,还以为是坡下那家女儿学校放假了你说,哈~你不是明天才回嘛。我说“我想在家多待一个晚上啊”
每次临别收拾行李是我逃不开的情节,母亲总是神情复杂,她尽量的用低头忙碌来掩饰情绪,再试图把所以我喜欢吃的东西都塞进行李箱,我偷偷的拿出来一些,后却发现又被她偷偷塞了进来。我家距离上车点有2公里左右的步行路程,她没有送过我,每次临行前看着她轻轻收回预迈出的脚,我很心疼却不曾打破这一“惯例”。我怕的是她目送车子转角消失后的落寞,怕她挪步回到家中的黯然神伤,这2公里的路程将会变得无比漫长,我不忍心。
我很喜欢一段话:当你正慌乱的不知道做什么的时候,就去孝敬父母吧,那是你唯一不会做错且永远都不会后悔的事情。
我现在的工作并无成就,但能空出时间多回几趟家,人生最痛苦的莫过于“子欲养而亲不待”我很庆幸在父母健在时能懂得这些,这便是我现阶段最大的财富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