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很多人都说学外语太痛苦了。
尤其是记英语单词,背了忘,忘了背。
能力也没有提高多少,同时还都是哑巴英语。
阅读没问题,但是,口语和写作一塌糊涂。
还有的人学了10多年,感觉自己来到了瓶颈期,十分痛苦。
更有甚者觉得英文的发音特别奇怪。
2
但是我要说的是,咱们在学外语的时候,要有一种换位思考的能力
什么意思?
就是说,当你想到学英语很痛苦的时候,你想想看,如果是一个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来学中文呢?
学中文除了要学声音,还有音调,除了音调还有同音字、多音字。
同时,中文好像是不那么讲究语法的一门语言。
而且,中文的方言众多,这样一想来也就扯平了。
只不过,可惜的是什么呢?
是中文并不是绝大部分的外国人在学习,所“毒害”的人毕竟是少数,心里还是有一些不平衡吧。
3
都说学英语要背单词很痛苦,背了一两万词,也赶不上外国小孩七八岁,原著还是看得一塌糊涂。
如果换位思考,一个老外得学多久中文才能够去读我们的《红楼梦》、《西游记》呢?
他们要什么时候才能无障碍看懂我们的报纸了,这样痛苦恐怕是差不多的。
有了这种换位思考,那么在学英语的路上出现了无谓的抱怨,我们就应该给它消除掉,反而是要一鼓作气,早日学会一门语言,早日打开眼界,看到另外一番天地。
4
学习永远是痛苦的。
快乐学习,那就是一句慌话,但是,只有你熬过了学习期的痛苦,最后你才会收获快乐。
就以《哈利波特》这本通俗小说而言,一个大学毕业生,哪怕是过了四六级,读起《哈利波特》的原著来也是磕磕绊绊。
以我自身为例,词汇量已经过万了,也不敢打包票,说自己能够把《哈利波特》全套毫无障碍的读完。
甚至我还做了一个实验,读了最第七部《死亡圣器》,发现自己只能模模糊糊的知道谁出场了,其他一概不知。
后来才知道,要想真正的无障碍的读完《哈利波特》,词汇量需要2万多。
也就是说,我学了20年,能力还不及外国孩子的高中生。
有时候觉得有很强的失败感,
但是自从有了换位思考的能力,我就明白,学了20年也不是天天在学,从头到尾在学。
我的英语水平如果按照学习时间来算,实际上只不过约等于外国孩子4岁的水平
一个4岁的孩子,你能奢望他干什么呢?怎么可能读懂《哈利波特》呢?
所以,也不要一味的否定语法翻译教学法。
它是没有错的,也真的能够短平快地培养大量的外语人才,能满足基本的需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