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儒家复兴,何以实现?

儒家复兴,何以实现?

作者: 胡畅舟 | 来源:发表于2022-12-10 17:23 被阅读0次

在学完大课程后,我们了解了孟子的性本善,孟子告诉我们要不断的"扩而充之",要"操"着这颗善心,才可以使其存在。要"专心致志",同时在理性和德性层面发展。而真正的君子要坚持本性,不断擦亮,从而做到立己达人。知道了仁政的策略和面临的问题。那么,孟子的道统对我们到底有什么影响呢?仁政,又为何没有实现呢?

现在我们所学的儒家可以分为三个维度,分别是道统,政统,和学统,在先秦时期的儒家,也就是孟子的时代,并没有分开三统,而是混杂在一起,而这篇文章我们从这三个角度来考虑。

首先,道统是对自己的修炼,也就是儒家常说的知行合一,道统的起点就是仁,也就是本善的性,是应然,而在孟子和孔子那里的区别是孔子所说的本善的性是仁,而孟子所说的本善的性是四端,孟子做了一个具体的归类和区分,而孔子没有。

而中间的过程就是前面所说过的"扩而充之",不断擦亮自己的善心,也就是不断做到立己达人的过程。在孔子那里,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分别是士,君,贤,圣,是精神上升级的过程。而在孟子那里则是美,大,圣,神,是自然而然内修外推的过程。

而我们的一颗仁心的方向,应该是在擦亮仁心后使仁心上达天道,使天道下灌,这就是仁心的方向。

接下来是政统的维度,在先秦时期,所谓政统就是仁政。仁政的起点是君王,而在仁政这里,过程就是仁心外推,在孔子那里,是恢复周礼,推行仁政。而在孟子这里,就是王天下,和天下归心。两者本质上的区别是因为环境所导致的,但精神都是一脉传承。

而仁政具体的策略在孔子那里是"庶之,富之,教之",而在孟子那里除了秉持了"庶之,富之,教之",还扩充了很多具体的政策,比如需要与民同乐,以民为本,以及君臣的对等。总结来说,民是政统中很重要的部分。

可是,看似很正确的方法为什么一直没有实现呢?根本的问题到底是是什么呢?其实总体来说是环境的问题,因为封建帝制,所以并没有产生一种制度的固定,没有底线,无法推行。

但是通过学习,现在的儒家分开了政统和道统,为何要分开呢?虽然在先秦儒家中,仁政的起点是从仁开始的,是从君王的仁推出来。可是如果把仁和政分开,也可以使国家运行的很好,只要推行使国家富强的政策就可以,比如当时的管仲,虽然私德不好,但依旧很好的治国。而我们分开的原因是,在君王没有德行时,只要通过条例也能很好的推行仁政,因为我们所要求的是民好的结果。

但事实上,君王完全没有仁心,只是遵从一种条例,可以吗?不可以,因为这样就会使规则固化,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变化规则,就会出现问题,比如当时封建帝制就不适合现今社会。而我们所需要的是一个有创造性的人来改变这个社会,而如果只是被动的遵守,那也就没有了人之为人的自由,只是被规则束缚,其实,也就不是真正的人。

那么说完了前面两者,第三者的学统为何在孟子时期没有显现呢?因为当时其实并不需要,只是小农社会就可满足要求,而且当时中国的经济在全世界领先,根本不需要科技的进步来使国家富强。

但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正是因为这种想法 所以导致落后,于是为了使国更加好,就需要科技的发展,带动国家的发展,需要学统,而这里我们可以向西方学习,西方的政统是所谓的民主,和儒家所说的并不一样,但事实证明,这样的方法确实可以使国家更加富强。

那么,在中国已经有些落后的时代,政统和学统是强国的方法,道统还有意义吗?首先 于自己而言,是凸显出自我自由的时刻,我们不断超越自己,才可以显出人之为人的自由,是对自己的意义。

从第2点而言,道统是中国的根,正像西方,虽然有民主制度的约束,但也有基督教作为信仰。而中国的信仰就是道统,正是因为我们性本善,所以要追求美好的东西。而且对于中国而言,如果所有人都能修炼自己的道统,那么民主就可以发展好,当每个人都立起来的时候,人人都有了自由和觉醒,制度只是一种底线的约束。

而道统,学统,政统,这三者看似丝毫没有联系,只需一者可以起到一者的作用。但事实上,三者是有联系的。在政统和学统上,那些只是方法和底线的要求,但是,如果仅仅是一种要求是不够的。真正需要的是拥有道统的人,真正立起来的人。在学统上,如果仅仅拥有理性,那就是残酷的,可能会损坏社会。在政统上,如果完全没有仁,那正像我在上面说的那样,会固化,会出现问题。

回到个人的角度,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也需要拥有道统。只有这样才可以来创造,创造更好的自己和社会。没有道统的人,或许会有专业的能力,但是永远是按部就班,成为一个工具,并不自由,只能被别人和外在约束。

每个人都渴望自由,这也就意味着我们需要道统,是三者中的一种基础。这也是我们学习大课程的原因,要真正的觉醒,拥有道统。

相关文章

  • 儒家复兴,何以实现?

    在学完大课程后,我们了解了孟子的性本善,孟子告诉我们要不断的"扩而充之",要"操"着这颗善心,才可以使其存在。要"...

  • 儒家复兴 何以可能

    道统:道统以仁的应然性为起点,然后分为孔子和孟子,孔子认为仁就是仁,孟子认为仁应该可以分成四端。起点往后是过程,也...

  • 新儒家的复兴,何以可能?

    在一个像春秋战国那样礼乐崩坏的时期,有一个人用了长达十四年的时间,恢复礼乐,推行仁政。那个人就是孔子。孔子几...

  • 儒家文化复兴

    儒家文化复兴有三大因素,一是中国崛起,国力显著增强,带来制度自信、民族自信,一回头,原来扔到垃圾桶的老祖宗留下的东...

  • 关于儒家复兴(微论)

    关于儒家复兴(微论) 【儒语】常有人讥笑王道政治理想是异想天开。葛兆光有一篇批判新儒家的长文,标题就是《异想天开:...

  • 士志于道

    1、儒家思想于“人与”文艺复兴的区别:儒家思想是一种人文的思想,强调以人为本。但是,儒家理解的以“人”为本,跟西方...

  • 域外墨学方法论的突破,评葛瑞汉《论道者》|黄蕉风

    近来国学复兴,无论官方、民间还是学术界,大抵视域都集中在儒学。作为一个长期为儒家言说传统笼罩的国度,国学复兴几等同...

  • 儒家会再度兴盛吗?

    我先亮观点。儒家不会败亡,也从来没有真正的没落。至于说会不会复兴,大家都来讨论的时候,它就复兴了。 当今的中国,是...

  • “复”与“兴”

    说到儒家,就不得不提到所谓的“复兴”。通过学习,得知儒家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与人之为人、不可磨灭的德性有着很...

  • 儒教 儒学 儒家之“三位一体”

    当下中国文化自觉,儒学复兴之势略有进展。但遍览诸多言辞方略,其对儒学复兴路径的讨论中,何为儒教,儒学,儒家的论断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儒家复兴,何以实现?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dbz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