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读书知识管理
读书笔记 06 | 《好好学习》——认知能力将是最具竞争的能力

读书笔记 06 | 《好好学习》——认知能力将是最具竞争的能力

作者: 纪菲的人生保典 | 来源:发表于2018-06-22 18:26 被阅读52次

    阅读日期:2018.5.24~2018.6.11,13天/19天,共计用时:28:31:52

    整理笔记用时:26:17:36

    字数:6234

    一、我为什么要读这本书?

        继上次读完了《这样读书就够了》之后,感觉书中所讲的便签阅读法的确提升我的阅读能力,本着想进一步提升我的学习能力的态度于是开始阅读这本书。这本书是我去年2月14日从当当网买的,估计当时是因为书名《好好学习》吸引了我所以才买的,可是买来之后就束之高阁了。不过认真读完《好好学习》这本书后,发现这本书相当烧脑,如果放在去年看我还真的未必能看的进去。

    二、我想通过看这本书解决我的什么问题?

        通过阅读前言、目录、后序,了解到这是一本讲如何提升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的书。我感觉我在这方面的能力很欠缺,如果我想创业就必须要提高这方面的能力。而且我发现我经常会在类似的事情上犯同样的错误,更糟糕的是当时做决定的时候并不觉得有什么问题,但是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过去了,我才发现我走错了方向,可是时间已经过去不复返了。举个简单的例子:去年我在6月份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学习了《徐洁如何练就好声音》,后来又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学习了《李庆军会说话赢天下》,从去年10月份开始每天做声音训练,练习绕口令,纠正发音,后来又模仿背诵演讲冠军的演讲,一直坚持到今年2月底,前后花了8个月的时间。今年我才意识到其实没有必要在演讲上投入这么多时间和精力,除非我想成为演讲冠军。而要想成为演讲冠军,至少需要花费5、6年的时间全情投入,而我根本等不了这么久。况且成为演讲冠军与成功创业并没有直接的关系,我知道的和认识的许多成功的创业者并不是因为演讲的好而创业成功,而是因为他(她)们有远见、有实干精神才创业成功的,所以对于在演讲训练方面投入的时间应该把握一个合适的度,不要过度。这是我今年才意识到的,如果去年我能这样分析和判断的话,我就不会浪费那么多时间在演讲的训练上了。

        自从四月份遇到不愉快的事情之后,我就一直在反思,为什么我会在类似的事情上一而再再而三的犯错?虽然我坚持写健康日记已经3年了,每天都会把当天发生的事情记录在有道云笔里中,可这并没有帮助我找到原因避免再犯此类错误,所以我想通过这本书好好深挖一下。

    三、通过看这本书,我获得了什么?

        阅读方法:我用便签阅读法跳着阅读这本书,先挑自己感兴趣的内容阅读,边读边在便签上写心得体会,越读越觉得有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不知不觉竟然把整本书都读完了。阅读第一遍就花了我28个小时,为了整理思维导图,我又把这本书按照顺序读了第二遍,读第二遍也花了我将近20个小时。可以说这是我有史以来读的最认真的一本书了。看着书上贴的花花绿绿的便签,有种满满的成就感,也许这些花花绿绿的便签是促进我深入阅读的动力。

        与其他书比较:成甲老师写的这本《好好学习》是不可多得的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关于如何提升认知能力的好书,与《这样读书就够了》不同的地方是:《这样读书就够了》侧重于讲读书的方法,而《好好学习》侧重于讲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方法,更接近于底层能力的培养。当然这两本书都特别适合想成为高级学习者的读者。

        黄金思维圈:黄金思维圈是一种用Why—How—What来提问的方式,它的优势在于先让人们搞清楚做事情的动机,然后再考虑怎么做。联想到我今年5月份参加英文头马俱乐部的例会,想提升自己的英文的听说读写的能力。但一段时间下来,我每天学习英语时间可能要达到将近2个小时的时间。那段时间我每天要听BBC6分钟英语,学习小猪佩奇,模仿英文美文朗诵,做汉译英翻译,写英文日记,我渐渐感觉到花这么多时间学习英语是否值得?于是我开始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学英语?学习英语对我目前的工作没什么帮助,对我将来创业的帮助也有限。但英语好的话可以开阔我的视野,出国旅行可以很方便与外国人沟通交流。像马云、李彦宏这样的大佬因为英语好可以不用翻译与外国人无障碍沟通,这种优势帮助他们更容易获得国外的资源和资金的支持,柳传志就说过他人生的遗憾就是没有好好学英语,所以学习英语是必须的。那么我每天该花多长时间来学习呢?我想我不需要成为英语演讲高手,也不需要参加英语考试,所以我没必要每天把那么多时间都投入在学习英语上。经过断舍离,我英语学习的任务减少到每天早晨起床后花15分钟阅读BBC6分钟英语,然后做家务的时候收听6~12分钟的BBC6分钟英语。坚持了一段时间发现学习英语不再是我的负担,我很轻松的就能坚持下去,而且我的英语阅读能力和听力照样有提高。学习英语的时间少了,留给我读书或者做其他更重要的事情的时间就多了。想想看如果我不用黄金思维圈重新思考学习英语的问题,可能到现在我还在每天坚持花很多时间埋头苦学英语,因而没有太多时间去做更重要的事情,就像去年我费力花了好几个月的时间学习演讲最后发现然并卵一样。

        打造人脉蜂窝:我们要想在事业上获得成功,离不开我们的人脉,人脉是一个很重要的资源。我就有这样的深刻体会,过去我结交的都是一些不如我的穷朋友,渐渐的我发现我的这些穷朋友只知道索取不懂得付出,我所说的索取和付出不单指物质上的,还包括有价值的信息。有的人会找我借钱,有的人会问我该怎么投资,可是当我真的需要他(她)们帮忙的时候,他(她)们却无能为力,我感到这是一种极为不平等的交往。2016年我思考再三决心更换自己的朋友圈,不再与穷朋友来往。2017年参加了头马俱乐部,认识了不少富朋友,我的眼界开阔了,我能给到别人需要的帮助,也能得到我需要的帮助。两个圈子一对比,我就发现穷人的穷关键是思想上的贫穷造成的。书中提到人际关系的结构洞,也就是你的非重复关系,即你的弱关系(除你的家人、亲戚、同事、同学之外的人),在我们的人脉关系中20%的非重复关系人在获取信息方面发挥着80%的作用。我们可以按照人脉蜂窝理论高效的建立自己的人脉圈,也就是多认识与自己不同行业和背景的重要的新朋友,然后介绍他(她)们彼此认识。选择重要的新朋友的标准是对自己重要、价值观认同、人品好、认可自己、志趣相投、不同圈子的人脉中心。怎么样与重要的新朋友建立深度关系呢?一对一真诚的沟通;用自我暴露的方法分享一些不会再公开场合谈论的话题;做一个给予者,问对方三个问题:我怎么样才能帮到你?你能给我什么建议吗?你觉得这件事还应当在去咨询谁?搭建有价值的人脉圈需要自己用心、用脑。

        在日记中反思:成家老师培养深度认知能力的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在日记中反思,看了他的日记,再对比我的日记,我发现我过去记的都是流水账,从未就某个事情进行深刻的反思,也可以说我压根不知道该怎么反思,这也使得我一而再、再而三的在同一类事情上犯错。反思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问题,借鉴成甲老师教给的方法,我对我的健康日记模版做了升级,在里面增加了对事情的深入思考和临界知识的运用部分,同时把历年今日发生的大事业放进来,便于对比。就一件事情的反思要细到发生了什么?是如何发生的?我当时的情绪是什么?我的思考过程是什么?当时的外部环境怎样?其背后是否有某种通用规律。在做每一项决策的时候,我会先画思维导图,给自己提各种问题,然后将思考的过程和决策结果保存到日记中,便于今后回溯。我现在的日记比过去的日记要写的深刻的多,写日记是培养深度认知能力的很好的方法。

        二八原则:十几年前我工作时就听有同事评价我:最大的优点就是认真,最大的缺点是太认真。我当时真的很难理解这句话的含义,因为在我看来凡事都应该认认真真的去做,这样才会有出人头地的机会,认真怎么会成为缺点了呢?后来发生的许多事情,让我逐渐理解了这句话的含义,我常常因为想追求完美而过度专注于某件事情而忽略更重要的事情,或者因为我做事很认真,老板便理所当然的以能者多劳为借口给我安排做更多的工作,显然这些工作不仅占用我大量的时间,对我薪资上的提升也没有任何帮助,还常常搞的我身心皆疲。我在想我该如何避免过度投入一件事情呢?看了二八原则后,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其实我在做每件事情时,没必要要求自己做到100%,我只要求自己做到80%就可以了,剩下的20%应该用来休息、眺望远方、享受生活。我们不可能做到100%,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阶段对100%的定义是不一样的,况且做到100%又能怎么样呢?不刻意追求完美,让自己适当的放松,我们才能走的更远。

        这个世界其实是由问题组成的:看了《这样读书就够了》和《好好学习》这两本书,发现一个共同点:提问!提问!再提问!也就是高级学习者都是善于提问题的人。我以前并不善于提问,或者说懒得提问题,现在发现学会提问题对于提升我们的认知水平相当重要。通过不断的提问题,我们才能更好的认识这个世界,也就是说这个世界其实是由问题组成的

        时间管理并不能帮助我们节省时间:过去几年,网络上铺天盖地的都是讨论如何做好时间管理,并且出现了各种有关时间管理的课程,最有名的要数易效能的时间管理课了。我自己从2015年就一直在研究践行时间管理的方法,在时间管理方面做的应该还算不错。可是我现在发现即使你在时间管理方面做的很好,也并不能帮助你提高效率节省时间,因为我们的很多问题是出在决策错误上,例如:我前面提到的我去年用了8个月的时间训练自己的演讲,后来发现然并卵,其实我没有必要花这么多时间在演讲的训练上。我们的决策是受我们的认知水平影响的,一旦决策错误,不论我们时间管理做的再好,那也是百搭,最后发现走了弯路,时间浪费了,更谈不上什么效率和效果了。我有个朋友经常问我时间管理方面的问题,我就跟她说单纯的做时间管理没有任何意义,我们首先要提高的是我们的认知水平,认知水平高了,自然我们的时间就能管理好。

        互联网与认知:读这本书的时候,我就发现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我们获取各种资讯更加方便了,再加上近几年自媒体的信息,各种信息更是铺天盖地。这本来这应该是好事,有助于提高我们的知识水平,但渐渐的我们发现,这些铺天盖地的海量信息有真有假,我们在亦真亦假的信息海量信息面前显得是那么力不从心,表现出独立思考问题能力的匮乏。因为我们的应试教育制度并未培养我们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于是出现了人们的认知水平跟不上互联网发展的现象。成甲老师提到继学历优势、关系优势之后,认知优势将成为中国越来越融入世界、市场化竞争越来越普及之后的新的机遇红利。我个人认为,再过10年、20年,我们就会步入人工智能时代,要想不被人工智能淘汰,我们就得培养和提高我们的认知能力。深度的认知和学习,需要我们永远耐得住寂寞,下得去苦功夫,没有刻意的练习,就没有一针见血的清楚。

        一年阅读100本书?:成甲老师说过他有两年每年阅读200~300本书,可是后来发现他读过的许多书讲了什么内容都忘记了,感觉自己白读了。后来他降低阅读速度,也不要求自己一定要把整本书都读完,在阅读的过程中他会进行深入思考,于是认知能力得到提升,他现在每年可以阅读100本书。近几年网络上竞相出现了每年读书数量的比拼赛,你一年读100本书?那我一年读200本书。你一年读200本书?那我一年读300本书。好像读书越多,就离成功越近,可是读书多就一定会成功吗?如果拿一年读300本书分析,平均一天要读一本书,除去吃喝拉撒工作,留下的阅读时间也就2、3个小时,2、3个小时读完一本书?内容比较粗浅的书可以,但是像《这样读书就够了》和《好好学习》这类需要深入思考的书就不可能了。难道有些人为了追求每年读书的数量,只选浅显易懂的书来读吗?这样做除了跟别人吹吹牛外,还能有什么用呢?我前段时间看到行动派经常推出关于影像阅读法的培训广告,号称你参加了这个培训后,打开每页书扫一眼,你就能立马明白每页书的意思,这不胡扯嘛!你看了不等于你理解了,理解是需要经过大脑的思考和消化的,这是需要时间的。2010年前,有个叫@童牧晨玄的人特别推崇影像阅读法,但他后来上了大学接触了批判性思维后,反应过来了,意识到影像阅读法就像是安慰剂纯属骗人,于是他专门写了一篇文章公开自己的观点。没想到几年后还有人相信这种所谓的影像阅读法,并将这种方法作为牟利的工具,我也是服了。一年100本还是可行的,因为成甲和吴晓波老师都曾提到他们每年阅读100本书。但我作为阅读小白,现在还做不到一年阅读100本书,所以我不追求数量,我先追求阅读的质量,选择经典书籍,认真的阅读,也许等我的阅读量、知识水平和认知能力提升到一定的程度,我自然就能实现一年100本的阅读速度。

        听课还是读书?:我有个朋友经常在樊登读书会上听书,他大部分时间都是听书,很少看书,他说他一年能听300多本书。我问他:“你觉得听了之后有效果吗?” 他说:“感觉提到什么都知道一些,不过有些记不清了”。此时我想起韩寒说过的一句话“听过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 。我们在樊登读书会上听到的书,那是别人的解读,并不是我们的理解,而且在听的过程中我们无法想读书一样读到关键句子停下来深入思考,前后对比。所以听书无法代替读书,那么怎样利用樊登读书会呢?我觉得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书来听,看看作者怎么解读的,如果自己确实感兴趣,那就买一本回来深入阅读,也就是说可以把樊登读书会当成选书的工具,但它不能代替我们读书。另外,我通过阅读《好好学习》这本书还有个体会就是有些情况下读书比听课重要而且高效,我们应该把读书的比重放的多一些,把听课的比重放的少一些。以我为例,我今年参加了一个学习讲故事的训练营,费用是499元,前后21天,我大概每天要花3个小时认真听课、整理笔记、写作业,然后让助教点评,其实助教点评的作用不大,因为助教也每天忙的不一定有时间点评。学完之后我算了一下,我总共在这上面花费了大概60多个小时,可是到现在为止我影响最深的就是故事的六大要素、故事的冲突、冲突要有升级、通过人物的对话或者内心的独白来展现这种冲突、然而这些内容通过买本如何讲故事的书上也能学到,看完一本书我恐怕最长也用不了30个小时,学习的深度可能更深。听课有个缺点就是只能顺序听,不方便跳着听,而读书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章节来跳读。有些情况,读书比听课更高效、更省钱。如果让我重新选择,读书能解决的问题,我就不会选择听课。

    四、下一步我将如何行动?

        如果不将学到的知识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上,那这种读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根据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这本书中所提到的方法,我计划下一步的行动包括:

    1、进一步提高阅读能力。

    1)提出问题

    2)寻找可能会讨论这个问题的书籍和文章

    3)观察——作者用什么样的思路解决问题?

    4)在这个解决方案背后,是否有我熟悉的知识?

    5)我还能把这个解决方案的原理应用在什么领域?

    6)不追求数量,也不要求读完

    2、坚持通过写日记反思

    1)发生了什么?

    2)是如何发生的?

    3)当时的情绪

    4)思考过程

    5)外部环境条件

    6)历史上的今天

    7)某件事情发生之后,反思其背后是否有某种通用的规律?

    3、积累基本概念、临界知识,通过主题阅读或者画概念图的方法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框架

    4、抽时间回顾自己2008年~2017年这十年发生事件,找寻底层的规律

    5、每月做总结的时候把本月的新启发、新方法、新认识、新问题集中汇总起来

    6、定期回顾一下自己的重要人脉,有意识的构建自己的人脉圈

    7、每两个月买10本书。

    8、思考、搭建自己的能力圈

    9、用黄金思维圈思考、分析问题

    10、用结构图分析法帮助自己做决策分析,只在有胜算的情况下才做出决策,不做赌徒

    11、以“学会提问题”为主题进行阅读,培养自己提问题的能力

    12、阅读三本培养系统思考能力的书:《第五项修炼》彼得.圣克、《系统之美》德内拉梅多斯、《系统思考》丹尼斯.舍伍德

    五、思维导图

        这本书的干货特别多,所以我按照两种方法分别绘制思维导图:1、按章节划分 2、按个人的需求划分

    1、按照章节

    2、按照个人需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e9e6369b827d:牛逼 大佬
        纪菲的人生保典:@萊蒽旧号不用了 我是一只小蜗牛🙃
      • 覃小新:而且在听的过程中我们无法想读书一样读到关键句子停下来深入思考,前后对比。——我没猜错的话,无法“想”读书这里,应该是“像”才对吧?因为我读起来不顺,哈哈哈哈哈哈,不过很佩服作者的学习力,也很认同作者的观点,给了我一些启发,我以前真的就是为了读书而读书,一切都只是看起来很努力,实际然并卵。哈哈哈,一起加油吧!:heart_eyes::relieved::relaxed:
        纪菲的人生保典:@威诗柏 谢谢!确实打错字了,因为写的太多,没时间仔细检查,难免出错!我一会儿改一下😊
      • 曹雪没芹:这学习态度,不进步怎么可能。向你学习
        纪菲的人生保典:@曹雪没芹 谢谢!😊
      • 云飞云飞:👍👍
        纪菲的人生保典:@云飞云飞 谢谢!
      • 不看书的大叔:谢谢分享,写的非常棒,也特别羡慕你学了看了那么多,看了你的分享,我的思路也一下子清晰起来,很有帮助。由衷感谢
        纪菲的人生保典:@不看书的大叔 很开心对你有帮助!😀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06 | 《好好学习》——认知能力将是最具竞争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cl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