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习
脾胃属土,胃主受纳、脾主运化。脾胃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理上相互影响。故古代医家在论述脾胃病时,区分的并不是十分严格,甚至二者可以互相代称。如把脾的病变按胃论之,把脾气虚称为胃气虚等。或者本是脾胃气虚,单纯按胃气虚来论述。
痰饮的形成本是脾气虚弱、运化功能失常导致水湿停留所致。而清代陈士铎先生在《辨证奇闻》一书中谓“然则痰之来也,由于胃气之虚”,我在此提出来,望读者在阅读时注意。
他所用药方“散痰汤”,陈氏自谓“二陈汤”之变方,而我却发现更是“六君子汤”化裁而来。
另外火生土之火既包括心(包)之火与肾阳之火。如现在常说“肾阳温煦脾阳”而陈氏在此则单纯强调了心包之火对生胃(脾)土的作用。
不过,以上我所论述也不一定十分准确,目的只为抛砖引玉而已,望读者批评指正。
下面请看清代陈士铎先生《辨证奇闻》一书中“痰症门”。
之一:
人有肠胃之间,沥沥有声,饮水更甚,吐痰如涌,人以为痰饮之病,谁知是胃气之虚乎!
夫胃为水谷之海,饮食无不入于胃中,游溢精气,上输脾胃,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此胃气之旺而然也。
倘胃气一虚,仅能消谷,不能消水,由是水入胃中不存于胃,而下流于肠,故沥沥有声也。
其症初犹不觉,久之水之精华变为混浊,遂成痰饮,团聚于呼吸难到之处,而上涌矣。
然则痰之来也,由于胃气之虚,邪之成也,由于水气之盛,治痰必先消水,消水必先健胃。
但徒补胃土,而胃气不能自旺,盖胃气之衰,由心包之气弱也,补胃土必须补心包之火耳。
方用“散痰汤”
人参3、白朮9、茯苓15、陈皮1.5、半夏3、肉桂1.5、山药15、薏仁15。
此方即二陈汤之变也,二陈汤止助胃以消痰,未若此方助心包以健胃。
用肉桂者,不特助心包之火,且能引茯苓白术入于膀胱,以分消其水湿之气;薏仁山药,又能燥脾以泄其下流之水,水泻而痰涎无党,不化痰而化精矣,岂尚有痰饮之不愈哉。
此症用“运痰汤”亦效:人参9、茯苓30、陈皮1、半夏9、益智仁五粒,肉桂3。
(注:处方用量原为钱,现我按1钱等于3克换算过来为克)
自拍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