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奇迹四连 罗燕
字数:1703
入营前
01 写作
年初参加了目标营。在制定十年目标时,我把写作作为实现个人成长、事业进步的途径之一。通过设立目标,我知道阅读、写作对我而言很重要。但明知很重要,却没有动力去做;制定了日更计划,只更了两天就断更了。
02 拖拉
在参加行动营之前,我参加了写作班学习写作。但我仅仅满足于完成每周的写作作业,并且每周一篇的作业也常常拖到截止时间才完成、提交。
03 阅读
参加行动营前,我的阅读习惯是一本书从头开始、逐字逐句地读,生怕漏掉了“重要”信息。一本书往往读不了几页就觉得乏味而搁置一边;或者是好不容易读完了一本书,却不记得书里到底讲了些什么。
04 连接
一直以来,我都活得比较自我,总是担心麻烦他人,不敢向他人请教。所以,遇到问题总是想着死磕、自己解决。
05 期待
希望通过行动营的阅读和践行,培养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思维习惯;期待在行动营中靠近猫叔、连接更多优秀的人、开阔眼界,尝试如何读书、用书。
入营后
22天行动营一眨眼就过去了。期间有过挣扎、困惑和焦虑,也有成长、喜悦和收获。这22天打通了我的任督二脉,让我提升了行动力,实现了多个从0到1的转变。
01 第一个从0-1——日更
在行动营的尾声,我开始日更并发表在公众号。在我的公众号,第一篇发文就是我的第一篇日更文。
有一次,懒癌发作,又不想写日更了。我让自己先把word打开,然后把标题写上;告诉自己只需要写500字,就可以去睡觉了。最后,这篇文章我写了1200多字,不仅完成了当天的日更,并编辑发布在公众号。
我把《微习惯》一书中提到的方法用在了自己身上,体会了践书和用书的好处。
02 第二个从0-1——第一
在行动营,为了争取打卡先锋,每次听完导师的课我都马上输出笔记。这让我意识到,其实逼一下自己,我也可以做到不拖拉。我的懒癌晚期还有得治疗!
就在本周一一大早,写作年卡班的每周一问又发布了。那时的我正好完成了行动营的6点打卡。于是,顺手把每周一问写完并发在了群里。这是我最早完成每周一问的一次,也是这周每周一问的第一篇打卡。
那天下午,我还把中午发布的写作作业也完成了,并在周六进行了修改。这是我第一次在发布作业当天完成作业并提交。要知道往常我都是拖到最后两天,甚至时截止时间才完成的呢!
行动营让我的行动力大大提升了。
03 第三个从0-1——阅读
在行动营,经历了一天一本书的狂赌战役和三天一本书的精读战役。这期间,cool排长提到的“阅读的穷人思维”给我敲了警钟,也点醒了我。
以往的我就是阅读的穷人,总是害怕遗漏掉书中的信息而“认真”阅读,但最后却是什么也没学到!现在,我努力摆脱这种思维惯性,摸索适合自己的阅读习惯和笔记方法。
在阅读《如何掌控自己的时间和生活》这本书时,我改变了以往按顺序阅读的习惯。在读了序言后,根据需求从目录中挑选能解决我的困惑、为我提供帮助的章节来看。还和身边的人分享这本书的精华,把学到的、实践的内容写在文章里。
你看,这就形成了输入-实践-输出的学习过程。
04 第四个从0-1——连接
参加了行动营后,我的脸皮变“厚”了:敢于向优秀的人请教和学习,不再担心自己的问题会麻烦对方。
比如,我看到群里分享的文章写得特别好,有很多书中的例子和句子做支撑,好奇作者是如何做到的。于是,我马上和她连接,并真诚地向她请教。在这个过程中,我的心里是很忐忑的:担心对方不愿意连接,担心对方不愿意分享。
但后来,我发现自己是错的。对方不仅很快通过了好友申请,还耐心地解答了我的疑惑,并且向我推荐了一个学习工具。那一刻,我真的非常开心,也非常激动。没想到这么容易就连接成功,并且解决了我的困惑。
当然,为表示感谢,我也给那篇文章进行了打赏。稻盛和夫说,要把谢谢挂在嘴边;猫叔说,别人帮过你,要表示感谢,更要记在心上,并想办法在合适的时候,给对方回馈。
05 期待
回顾这22天,入营前的期待我基本都实现了。原来,我的预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只要做,就有实现的可能。
接下来,我希望能深入、持续地培养阅读习惯、写作习惯和学习习惯,并把每日三省持续践行。像曾国藩那样,直到生命的尽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