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书籍
《把时间当朋友》——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把时间当朋友》——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作者: edwardzhang24 | 来源:发表于2017-11-22 19:21 被阅读196次

书中涵盖了大量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知识,作者李笑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来告诉我们:如何运用心智来和时间做朋友,从而开启人生的成功旅程。

如果简单概括书中的内容,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是:

1.提升认知水平

2.相信积累的力量

让我们来看三个书中的片段:

1.学习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

任何一个人如果曾经有最终习得某种技能的经验,就会知道,在习得的那一瞬间,整个世界都会为之改变。换一种说法:因为所习得的技能,他拥有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每掌握一项新的技能(是否精通或者是否比别人强实际上根本不重要),就感觉自己像重生了一次。如此看来,其实每个人原本拥有的都并非只有一辈子,只不过是大多数人放弃了而已。

拿我来说,中学时代曾自学围棋,它在潜移默化中给我的思维模式带来了脱胎换骨的转变。

第一:养成了复盘的习惯,不论输赢,我都会事后琢磨经验教训。

第二:通过读棋谱,有效地提高了水平,打败了一个又一个对手,懂得了读书的好处。

第三:每下一步棋,我会想,对手会怎么出招,那么下一步自己又该怎么走?养成了琢磨对手的习惯——换位思考。

后来,在从事外贸销售的过程中,我不自觉地运用了复盘技巧和大量读有关销售、心理学、谈判方面的书籍,理论结合实际,来提升业绩,换位思考让我能更好地理解客户需求。

围棋和销售本是完全不相关的事情,但我从围棋中习得的经验,却能有益于自己销售水平的提升。

“学习”最关键的一点是:任何知识的获取,都是不可逆的。在知道它的那一瞬间,它就已经改变了一切,生活因它而改变,却无法还原。例如,那些学过概率统计的人,在一般情况下是没办法掏钱买彩票的,因为这种行为在他们眼里是对自己智商的侮辱。但与此同时,彩票却是地球上最畅销的商品,可见有多少人一生都未曾有机会了解那些重要的知识。

比方说,如果一个人能熟练掌握一门外语,他就比只能讲母语的人多拥有了一个世界,好处数不胜数。

很多拒绝学习的人,认为学了也没用,理由有很多:我又不出国,在公司或这个小城市根本用不上等等。既然认为没用,自然没有学习的动力。

其实,不是外语没用,是水平不够才没用。

2.人脉

中国人喜欢强调人脉,讲关系。似乎有了人脉,就可以搞定一切。西方也有“六度分隔”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最多通过六个人你就能够认识任何一个陌生人。

一些人热衷于拉关系,振振有词地把“六度分隔”理论挂在嘴边,还嘲笑那些踏实工作,努力积累的人。他们过分夸大了这个理论的作用,理论上,你是能通过六层关系,比如,朋友的朋友的朋友......,找到顶级富豪,如李嘉诚,但人家能搭理你吗?资源不对等啊。

大多数人所谓的“友谊”实际上只不过是某种意义上的“交换关系”。可如果某人自己拥有的资源不够多、不够好,那么他就更可能变成“索取方”,做不到“公平交换”,最终成为其他人的负担。这个时候,所谓的“友谊”也就慢慢无疾而终。

李笑来的观点“敢于不去证明自己是好人”,让我深有感触。

一个熟人让我帮忙翻译一下英语资料,见只有2句话,我二话不说就给翻了。不料,过几天,他直接发了20几页资料给我,说:“你英语好,抽空帮忙翻一下吧”。这20几页资料涉及很多专业名词,我又不是专业翻译,得查专业字典才能翻,起码两天。于是,我解释了原因并建议他找翻译公司。结果,他把我给拉黑了。

生活中,优秀的人会更懂得“尽量不给他人添加麻烦”,一旦麻烦了别人都会想法以各种方式给予回报。而不优秀的人,往往不懂得“公平交换”的道理,麻烦起别人来总是那么理直气壮,而且只会“索取”,不会“回报”。时间长了,别人都会像瘟疫一样避开他,因为,没有人喜欢“不公平交换”。

因此,与其整天为建立人脉而忙碌,不如多花点时间,充实自己。只有优秀的人,才有有效的人脉。

3.相信积累的力量

从整体来看,人脉当然重要。不过,针对某个个体来说,比人脉更重要的是他所拥有的资源。否则,别人的资源凭什么让你来整合呢?市场经济遵循的是平等交换的法则。

既然人脉不是那么靠得住,那我们如何来实现成长呢?

相信积累的力量,本质上就是相信复利的力量。任何积累都需要时间,而且必然需要漫长的时间。也正因如此,大多数人才不肯积累,不愿积累,甚至不屑积累。

举例来说,如果本金为10万元,年利息为10%,那么30年之后,本利之和大约为174.5万元——超过本金的17倍。

如果没有复利,本利之和仅为40万元,差距会非常大。年轻人,如果一上班就养成储蓄理财的习惯,即使收入不高,时间长了,也能存下一大笔钱。利滚利的指数级增长效应是惊人的。

学习是同样的道理,刚开始,即使投入很多,也看不到什么收获。

也就是说,在学习的投入与收获上是非线性的,前期投入很多,收获却很少。只有积累到一定程度,“量变到质变”的效果才会出现。

很多曾经的放弃,不是因为不够自律,没有毅力,而是不懂得学习投入与收获的非线性关系和学习的阶梯型曲线。无论是学什么,大部分人会在学习的前3个月放弃,浪费了时间和金钱不说,还给自己带来了深深的挫败感。

小结一下,认知水平不高,就不会真正懂得学习才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行为,而不是所谓的人脉。认知水平不高的人,也不会懂得学习进步的阶梯型曲线,投入一分就想马上看到成绩。永远等不到量变到质变的那一天。

除去运气、家庭背景等因素,成功只能靠积累,靠提升认知水平,才能用正确的方法做正确的事,让时间成为自己的朋友。

备注:本文图片均来自网络

相关文章

  • 《把时间当朋友》——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书中涵盖了大量心理学、行为经济学、统计学和管理学知识,作者李笑来用浅显易懂的语言,通过自己职业生涯中遇到的事例来告...

  • 把时间当朋友

    1把时间当朋友 ‍朋友是什么?惺惺相惜,互相帮助,共同成长,把时间‍‍当朋友,就是每天和时间亲密无间,‍‍他往前走...

  • 把时间当朋友

    李笑来老师擅长打磨概念,尤其是我们脑中被误解和忽视的概念。把时间当朋友这本书就是辨析概念,而辨析概念就是自我成长的...

  • 把时间当朋友

    看了李笑来老师的书«把时间当朋友»,觉得时间管理真要好好学一下。 一直觉得时间不够用,或者做不好时间管理的朋友可以...

  • 把时间当朋友

    《把时间当朋友》这是一本认知模式的操作系统的升级指南,可以帮自己提升大脑的运作效率。比如:估算时间、勤于思考...

  • 把时间当朋友

    生活中的我总是困扰于时间管理,经常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没有很好的执行力,因此在朋友多次推荐下读了《把时间当朋友》这一...

  • 把时间当朋友

    当作者因懊悔自己没有早早的学会盲打,盯着电脑存着文字资料的文件夹发呆时,就像是在噩梦中掉下悬崖后突然惊醒;...

  • 把时间当朋友

    真正够把时间当朋友的人,他一定会在他所从事或者所喜欢的事上有的成就。但是,纵观现在,无论走到哪里,包括我的孩子几乎...

  • 《把时间当朋友》

    “有些道理是突然醒悟的,在此之前,需要时间。” 首先我推荐那些觉得生活中无所事事(闲人的时间管理),或者每天忙碌却...

  • 《把时间当朋友》

    1、关键问题 [爱心]今天在掌阅iReader新买了一本电子书,是李笑来老师写的《把时间当...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把时间当朋友》——成功的两个必要条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lcj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