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前,每次你“煽动” 我去你上大学的城市看看时,我总是找各种理由搪塞。
直到有一次和朋友和朋友聊天,她冷不丁地感慨: “如果毕业和爱情一样总是姗姗来迟该多好。”
我怔愣了片刻,内心却早已思绪万千。好像有件事即将被我拖延了四年。
坦白招来,我是一个不爱远行的人,更是一个疲于奔波的人。
虽说你了解我的秉性也能理解我,但难免偶尔会故作生气和我抱怨,说我不懂享受旅行的愉悦。彼时,我总是会轻易转移话题,让你束手无策。
去年二月下旬,你就早早收拾了行李,踏上远行的旅程。
临走前的数日,我们揪着并不宽裕的相处时间到处瞎逛,或约会或看电影。
某天从电影院出来,你还是不死心地像以往一样探口风: “你要不要和我一起去X X 玩玩 啊?我到时再送你回去。”
你的口气真挚无比,我却假装和往常一样敷衍你: “再看吧。”
短暂缄默,你的脸上还是挂着一贯温和的笑容: “嗯,我等你来”。
很多时候,不去改变不是因为不够深爱,而是因为当这种爱日益渗入我的生活后就会让我习以为常地接受。
你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爱你的?
❤
都说当局者迷,当你长久地接受一个人的好时,时间会慢慢消殆你对这种“好”的深刻感动,心中的波澜日益趋近平静。
可能这也是我的朋友们常叨念我身在福中不知福的缘故。
去年三月七日,我抛下了所有的事情,不管不顾踏上了你走过无数次的路程。一直到出站口,我才掏出手机瞥了一眼。
刚好晚上七点了,我拨通了熟悉的号码。
“喂,我现在在动车站了,你能来接我嘛?”
“什么...你什么时候来的,我马上去接你。”
隔着电话,脑海里却能清晰地浮现你震惊的表情,顿时忍俊不禁。
等了好一会儿,看着眼前川流不息的陌生人群,突然才发觉我好想你,眼眶不自觉地就红了。
真不是因为矫情,只是突然觉得自己这么些年总是那么特立独行,我行我素,一直以来都把自己心里的那份感情给忽略了,对你也总是一副若即若离的态度。
所以,在你出现在我面前的那一瞬间,内心深处五味杂陈。
“怎么来了也不事先说一声,还自己偷摸摸地来。”语气中夹杂着斥责。
“因为想你了,想给你一个惊喜。”我第一次言笑晏晏地贫嘴。
虽然你的神情故作严肃,但我分明看到了你低头时嘴角扩散的弧度。
我一直觉得深爱是不必言说的,但其实不全是,偶尔一次温暖的话显然是远远大于每天的糖衣炮弹所带来的幸福感的。但是常久不讲情话的两人,总是觉得少了一点爱情的光泽和恋人之间才会有的悸动。
你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爱你的?❤
三天的时间,我们还是一起留下了很多不同于以往的快乐。
偶尔逛累了,走进网红店休憩时,看着我手中的美食攻略,你就会开始捏着我的耳朵失笑:“有我就够了。”
偶尔出去时,虽然你不喜我提着电脑在途中临时处理排版或其它工作,但是还是会帮我提电脑和解决问题。
这样的动作,这样的场景,这样的画面,形成了我从未假想过的「几天恋爱时间」。
三天转瞬即逝,本来我是打算自己回去的,只是一向温和的你变得十分执拗,非要专程送我到学校。
两人都没点破,可我知道,我们的关系正悄然发生变化,不似以前的毫无波澜,也不再是你单方面的热情。
你大概不知道吧,和你挥手作别时,往日种种好像一下子涌入我的脑海,片段式的场景在脑中不断翻涌呈现。
有人曾说:“记忆就像一个漏风的老房子,风来的时候,都是不请自来的”。
我想,离别就是我们的那场风,它携着我们的一切纷至沓来。
你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爱你的?❤
四年前,我们是高中同学,四年后,我们成了亲密的男女朋友。
四年前的我,寡言慢热,擅文弱理,是个典型的文科女,四年前的你,理性耿直,是个缺乏浪漫情调的理科男。
两个本该在各自平行轨道上走着的人,就这么阴差阳错地相交在一起,构成了我们由 0 到180度渐渐扩大的幸福指数。
我们都凭着自己的努力考上了理想的大学,虽然相距甚远,虽然性格不搭,还是走到了一起。
性格都缄默的人都不擅长将喜怒哀乐显露于人前,所以我们有过摩擦,有过冷战,有过气到不想再见到彼此的念头。
虽然过后先屈服的都是你,但我也知道了你对我的迁就。
我开始会反思自省,会主动低头认错,会站在你的角度理解你的难处。
日子一天又一天,我渐渐读懂了你眼里一次又一次的震惊,不知道你是否慢慢读懂我一次又一次的主动和改变。
恋爱关系对我来说,是一次成长过程,这中间,也需要通过那种漫长的凝视和咀嚼,才能日渐培养出自己对爱情的理解力。
你知道我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很爱你的?大概就是我以最大的隐形动作向你靠拢时。
希望我们有往后余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