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办公厅、应急管理部办公厅联合发布的《关于健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整改若干工作机制的通知》指出“线上培训机构所办学科类培训班的名称、培训内容、招生对象、进度安排、上课时间等必须在机构住所地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必须将教师的姓名、照片、教师班次及教师资格证号在其网站显著位置予以公示。”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086/55422f6f8e1ce736.jpg)
早在8月份国务院办公厅就下发了《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接连的文件通知,足以表明国家对教育机构的整改重视。
截止到11月23号,北京市教委召开媒体会,通报了北京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进程以及具体做法。
据了解,截至目前,北京共排查出校外培训机构12681所,其中存在问题的有7557所(占比59.6%),已完成整改校外培训机构2567所,完成整改率为33.97%,未完成整改的校外培训机构数量为 4990所,未完成整改率达66.03%。
校外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办学资质、办学行为和安全隐患等三个方面。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086/06b7733f7b669367.jpg)
接连的文件直指K12校外培训机构整治规范,其中也提到鼓励发展以培养中小学生兴趣爱好、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培训,体现出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鼓励和支持。
但素质教育从业者也不能因此而盲目乐观,素质教育培训机构作为校外培训机构的一部分,并非与此次整改所释放的某些信号毫无联系,其中多处内容值得素质教育从业者思考,从长计议。
在近期关于整改校外培训机构的通知里,一些内容或会对素质教育培训机构产生影响的重点内容:
一、在场所方面,同一培训时段内生均面积不低于3平方米;
二、严格执行国家关于财务与资产管理的规定,收费时段与教学安排应协调一致,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
三、确保证照齐全,校外培训机构必须经审批取得办学许可证后,登记取得营业执照(或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民办非企业单位登记证书,下同),才能开展培训;校外培训机构在同一县域设立分支机构或培训点的,均须经过批准;
四、校外培训机构营业时间不得晚于20:30 。
对此,教练加采访了多位科创、艺术、体育培训机构的创始人,从各方反馈的想法来看,业者们对以上第二、第三点内容反应最为强烈。
办学场所要求愈加严苛具体对办学场所的标准和要求更加细化,机构需提前规范和提升自身办学场所的建设标准。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7086/3d551a79df335c67.jpg)
首先,不得一次性收取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的费用,会直接影响初创机构,使其严重“受挫”,因为大部分初创机构往往达不到盈利状态,面临着场馆租金、师资团队建设、课程研发、获客推广等成本支出,但这些无法单靠短期学费收入维持公司资金运转,机构会面临巨大压力,并身陷恶性循环。
教练加与多位体育培训机构创始人交流发现,大家一致认为此内容主要对小规模机构会产生一定影响,而对已形成一定规模的大中型素质教育机构并未造成显著影响。
但该内容也比较清晰的反映出,政府对校外培训机构办学场所的标准和要求越加细化的趋势,如校区空间、硬件配置、安全、卫生等等。
可以预见,未来相关部门将会愈加重视这方面的规范与整治。包括素质教育培训机构在内的所有校外培训机构,则需提前规范和提升自身办学场所的建设标准。
全网搜索“教练加”,免费体验机构办学神器。
有业者指出,“此次整改不仅会倒逼机构提升自己的课程设计和产品研发,而且还会促进服务水平的大幅提升。因为其直接影响学费收入,并使得续费频次增加,课程质量和服务就成了影响续费的生命线,而没有核心研发能力和体系化服务能力的机构就会很难存活。
除此之外,还有从业者表示,这条政策也将有利于机构打造自身良好的财务模型,拥有更好的现金控制能力,有利于机构未来顺利进行投融资和收并购。
总的来说校外教育的整改有利于行业的良性竞争,避免劣币驱逐良币,另一方面,那些中小型的培训机构要想不被淘汰,需要从运营规模、师资力量、硬件配置、招生教学等方面进行机构升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