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下班,SJ顺路坐我的车回家。在路上我和他说起午饭后,带领孩子散步时发生的一件事:
我们班孩子在自由玩着新器械,同时还有中一班的孩子们。一会,一个男孩子跑来告诉我:“老师,她踢我们!”顺着小手指的方向,是中一班的一个小姑娘!我便告诉自己的孩子:“她小,你们自己玩自己的!”
不一会,玩“滚筒车”的孩子又跑来告诉我:“那个小朋友踢人!”我忽然想起,这学期中一班转入了一个“特殊”的孩子。一问班级老师,果然就是!我安慰自己班的孩子后,便带回教室,准备午睡!
路上,我跟SJ说:“早就听说这个小姑娘了,今天终于`对上号`了!”SJ说,不要随便给孩子“贴标签”!我想说“没有”,但却没说出口!我所谓的“对上号”,不就已经按照“听说的”,把这个孩子纳入了“特殊孩子”的行列,不是“贴标签”是什么?还能说没有吗?
紧接着,SJ给我讲了一位老师用自己的努力转变了一名学生的事,让我再次深深觉得:所谓老师眼中、口中的“问题孩子”,并不是“无药可救”,而是老师、家长都还没有找到帮助孩子转变的最有效的方法!还需我们更用心去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因为家庭环境的不同,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只不过有的问题多一些,有的少一些罢了。问题再多,也就只不过不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而已!作为老师的我们,包括家长,不能随便给孩子“贴标签”!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也不乏这样的孩子。就拿重读大班的dr来说,坐着的时候要前摇后晃只用椅子的两条腿支撑自己;要么趴在桌子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读诗、背儿歌时,他不怎么参与;尤其是一起站队,好像脚下有弹簧似的,不停的扭来扭去;有时也会点名批评(毕竟影响其他孩子),但面对老师的批评他以嬉笑面对,让人气上心头却又忍着不再批评!转身去表扬做好的孩子……dr妈妈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我希望老师管,可又怕老师管!作为家长的妈妈,肯定是希望老师的引导教育,能让孩子成长得更好;但同时又怕老师管得太严,让孩子失去了个性!
是啊,每个孩子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是一个处于逐渐成长中的生命!她们来自于不同的家庭,入园前有着不一样的生活习惯等,但是入园后生活在一个集体中,集体规则是必须要遵守的!好多要求也就成了千篇一律的必须遵守,要做好更多整齐划一的动作!一些有个性的孩子也在慢慢失去个性!难道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力弱,就是“特殊”孩子吗?试想,如果所有孩子都是老师眼中的“乖孩子”,那我们教育的意义在哪里?
所以,对这些所谓的“调皮捣蛋鬼”,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多关注,多鼓励,多包容;同时,那些自我管理能力强的孩子能帮老师做的事,我也会请这类孩子来做。比如,当小班长,比如请给老师帮忙…让他们知道老师是喜欢他的,并且相信他可以做好,给予更多的期许!
美国教育学家、心理学家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指出,人有八种智能。也就是说,每个人都有多种能力,但有的强,有的弱!所以我们不能以某一点的弱就去否定一个孩子,给他贴上相应的特殊“标签”!
希望孩子们能够快乐、健康成长,有个性,有各自的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