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巴纳姆定律:真正地认识自己

巴纳姆定律:真正地认识自己

作者: 源辰北斗星 | 来源:发表于2019-08-26 17:35 被阅读0次

    【一位名叫肖曼·巴纳姆的著名杂技师在评价自己的表演时说,他之所以很受欢迎是因为节目中包含了每个人都喜欢的成分,所以他使得“每一分钟都有人上当受骗”。人们常常认为一种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十分准确地揭示了自己的特点,心理学上将这种倾向称为巴纳姆定律。

    巴纳姆定律说明,人们常犯的一个错误是,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自己。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他仍然认为这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

    “不自知”是一种危险

    有一只乌鸦,看到老鹰总是能抓到羊吃,而自己也和它一样长着翅膀、尖嘴和爪子,于是它就想自己肯定也能抓到羊来吃。可是,当它扑向羊的时候,不但没有抓到羊,还被羊角给扎死了。

    不难看出,这只乌鸦犯的就是不自知的错,它并没有清楚地认识到自己和鹰的差别,只是想当然地认为鹰能做到的它也能做到,结果白白地送掉了性命。

    与之类似,人若不自知,同样会非常危险。

    春秋时期,有一段时间越国政治混乱,兵力疲弱。作为“五霸”之一的楚庄王认为,这正是攻打越国的好机会,于是就要出兵讨伐越国。这时,有一个名叫杜子的人前来劝阻。他问楚庄王:“大王要攻打越国,为的是什么?”楚庄王答:“因为越国现在政治混乱,兵力疲弱!”杜子听后,意味深长地说道:“一个人的智慧就好比人的眼睛,能够看清楚很远的地方,却始终无法看见自己的眼睫毛。大王的军队自从被秦国打败,已经丧失了许多的国土,这是国家的兵力疲弱;有人在国内造反,官吏却无法制止,这是政治混乱。目前,楚国兵弱政乱的情况与越国不相上下,而您还要出兵攻打它,难道您就看不到自己的不足吗?”听了这一席话后,楚庄王立即取消了攻打越国的计划。

    有很多人都像楚庄王一样,只看到别人的不足,却看不到自己的缺点。这样是很危险的,不自知的人很可能在战争中送命,在生活工作中失败。所以,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谨记中国的那句古训:人贵有自知之明。

    这也正是巴纳姆定律所要告诉我们的做人精髓。若做不到自知这一点,哪怕身居显赫、大权在握,都是一种危险。

    不得不承认,人类的智慧可以认识世间的万事万物,却偏偏难以认识自己。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自命不凡;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性情狂妄;因为不认识自己,所以才会逃避;也正因为不认识自己,才会在自己的强项上重重地摔伤。

    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

    认识自己,心理学上叫自我知觉。认识自己是非常重要的,像老子说的:“知己者强。”一个人越了解自己,就越有力量,因为他知道怎样扬长避短,以及怎样最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

    但是认识自己是很难的。在日常生活中,人既不可能每时每刻都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位置来观察自己。正因为如此,个人便需要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但由于外部世界的复杂多变,个人在认识自我时很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而不能正确地认知自己。

    看下面的这个小故事:

    从前,有个里长押送一个犯罪的和尚到边疆去服役。这个里长有点糊涂,记性也不大好,所以每天早晨他上路之前,都要先把所有重要的东西全部清点一遍他先摸摸包袱,告诉自己:“包袱在。”又摸摸押解和尚的官府文书,告诉自己:“文书在。”然后他走过去摸摸和尚的光头和系在和尚身上的绳子,又说道:“和尚在。”最后摸摸自己的脑袋说:“我也在。”

    里长跟和尚在路上走了好几天了,每天早晨都这样清点一遍。有一天,狡猾的和尚想出了一个逃跑的好办法。

    晚上,他们在一家客栈里住了下来。吃晚饭的时候,和尚一个劲地给里长劝酒把他灌醉,躺在床上睡着了。和尚去找了一把剃刀,把里长的头发剃光了,又解下自己身上的绳子系在里长身上,就逃跑了。

    第二天早晨,里长醒了,开始例行公事地清点。他摸摸包袱:“包袱在。”又摸摸文书:“文书在。”“和尚……咦,和尚呢?”里长大惊失色,但他忽然看见镜子里自己的光头,再摸摸身上系的绳子,就高兴了:“噢,和尚还在。”可是忽然又恐慌起来:“那么我哪儿去了呢?”

    这是个笑话,用来比喻人们有时候对自己不能有清醒的认识。

    那么人怎样才能真正地认识自己呢?这就需要人能经常反省自己,不受外界环境的左右。曾子说:“吾日三省吾身。”就是靠经常性的自我反省和思考,来了解自己的本性及其变化。别人的意见不是不能听,恰恰有时旁观者清,当局者迷但是在听完别人的意见后,一定要进行自己的分析,也就是说,你永远不能把自己的脑子交给别人,永远要保持自己的清醒的独立的头脑。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的一生中不可能不犯错误,有人躲避,有人忌讳,有人强辩,有人认真反省。从面对错误的态度中,就可以看出一个人的个人素养。

    俗话说:“知人难,知己更难”。人的眼睛能看清楚远处的东西,却看不见近处的睫毛。要正确地认识自己很不容易。因为自己看自己,难免带有主观的成分、感情的色彩。老子曰: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只知彼,不知己,虽称得上是智者,但还算不得是明白人。领导者不但要尽可能了解他人,更应该充分地了解自己,清醒地认识自己。要做到具有自知之明和善于自处,就必须乐于自省,严于解剖自己。“省”是察看、检查的意思。自省即是自身的反省,这既是自身修养完善的手段,也是通过修养而达到的一种习惯美德。养成善于自省、勤于自察的习惯可以从以下三方面进行。

    1.对自己的思想活动、言行表现等进行反省。

    冷静地分析自己的对错得失,明确努力的方向。很多成功的人士都有这样一些习惯,即每天下班后、就寝前“过过电影”,坚持写日记、周记等。

    2.与别人相比较对照检查自己。

    孔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就是这个意思。人都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中生活的,只有把自己与其他的社会成员进行比较,才能确定自己的社会位置以及长处和短处,而不是局限在自己的小圈子里,成为不知天高地厚的“井底之蛙”。

    3.从自己的工作对象即周围人和事的反映中来反思自己

    心理学家柯里说:“人与人之间可以互相作为参照物,每个人都有在对方眼里的形象。”别人对自己的态度、评价等都是自我认识的参照点,有心人在群众中随时会捕捉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警醒。

    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

    这个世界上万物都有其归属——不论是美的还是丑的,高的还是低的。每一对恋人无论因为什么原因而分开,都只是说明你们不适合一起。在冥冥之中,那个适合你的一直在等你,历经沧桑之后,你和她终于相遇,之后牵着彼此的手一直走下去。世界上不是看着好就真的好,适合的才是最好的,就像猫吃鱼、狗吃肉奥特曼打小怪兽,各有所属。

    有两只老虎,一只在笼子里,一只在野地里。在笼子里的老虎三餐无忧,在野地里的老虎自由自在。两只老虎经常进行交谈。笼子里的老虎总是羡慕外面老虎的自由,外面的老虎却羡慕笼子里的老虎的安逸。一日,一只老虎对另一只老虎说:“咱们换一换。”另一只老虎同意了。

    于是,笼子里的老虎走进了大自然,野地里的老虎走进了笼子。从笼子里走出来的老虎高高兴兴,在旷野里拼命地奔跑;走进笼子的老虎也十分快乐,它再不用为食物而发愁。

    不久,两只老虎都死了,一只是饥饿而死,一只是忧郁而死。从笼子中走出的老虎获得了自由,却没有同时获得捕食的本领;走进笼子的老虎获得了安逸,却没有获得在狭小空间生活的心境。

    许多时候,人们往往对自己的幸福熟视无睹,却觉得别人的幸福很耀眼。他们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对自己不适合;更想不到,别人的幸福也许正是自己的坟墓。

    这个世界多姿多彩,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有自己的幸福,何必去羡慕别人?安心享受自己的生活、享受自己的幸福,才是快乐之道。

    你不可能什么都得到,你也不可能什么都去做,所以你还要学会放弃,放弃不切实际的想法,放弃愚蠢的行为。只有学会放弃,学会知足,才能更好地把握快乐、享受幸福。

    静谧的非洲大草原上,夕阳西下。一头狮子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时,我要奔跑,以追上跑得最快的羚羊;此时,一只羚羊也在沉思——明天当太阳升起时,我要奔跑,以逃脱跑得最快的狮子。当太阳升起时,狮子发现了羚羊,但追了半天也没追上。别的动物笑话狮子,狮子说:“我跑是为了一顿大餐,而羚羊跑却是为了一条命,它当然跑得更快了。”

    是的,无论你是狮子还是羚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你要做的就是奔跑,不管是为大餐,还是为生命。每个人的目的都不相同,重要的是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向。

    也许你奔跑了一生,也没有到达目的地;也许你攀登了一生,也没有登上峰顶。但是抵达终点的不一定是勇士,失败的也未必不是英雄。人生之路,无须苛求,只要你找到适合自己的坐标,路就会在你脚下延伸,就能充分发挥你的智慧。一个出色的打牌者,他拥有的牌并非总是最好的,但他能将自己手中现有的资源用到合理的地方。小牌有小牌的作用,大牌有大牌的功能,不是说最大的就最好,合适的才是最好的。

    生活中,有人会觉得别人做的事情非常好,就不考虑自身的条件而去跟着别人做同样的事情,却屡屡失败。比如:看着在娱乐圈大红大紫的明星们,他们受众人瞩目,假如你只是觉得这样的生活令你艳羡,就去模仿,那真的很可能耽误了你。要知道,在明星令人艳羡的光环下,是他们付出的远超出常人的努力。刘德华被誉为“不老的情人”,但是他的努力也是有目共睹的,他是一个将生命献给舞台的人。他聪明、勤奋、坚毅,在他所有的长处中,他更适合做演员,更适合于舞台,所以他选择了,努力了,成功了。并不是所有人只要付出努力,有了目标就可以取得胜利的,首先要找准自己的坐标,如果找不准自己的坐标,那么很可能就只是做无用功。

    巴纳姆定律告诉你:认识自我的3大途径

    认识自我的渠道主要有3种。

    1.从“我”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

    与他人的交往,是个人获得自我认识的重要来源,他人是反映自我的镜子。聪明而善于思考的人能从这些关系中用心向别人学习,获得足够的经验,然后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规划自己的前途。

    在与他人的关系中认识自己要注意一些问题:跟别人比较的是我们做事的条件,还是我们做事的结果?跟他人比较的标准是可变的还是不可变的?和什么样的人相比较?是与自己条件相类似的人,还是个人心目中的偶像抑或那些取得巨大成功的社会名人甚至不如自己的人?所以,确立合理的比较对象对自我的认识尤为重要。

    2.从“我”与事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即从做事的经验中了解自己。通过自己所做过的事,所取得的成果,所犯过的错误看到自己身上的优缺点。

    3.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

    从“我”与自己的关系中认识自我看似容易,其实做到这一点是非常困难的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去试着认识自己。

    自己眼中的我,即个人眼中观察到的客观的我,包括身体、容貌、性别、年龄职业、性格、气质、能力等;

    别人眼中的我,即在与别人交往时,从别人对你的态度、情感反应而感觉到的我。不同关系的人,不同类型的人对自己的反应和评价是不同的,它是个人从多数人对自己的反应中归纳出的认识;

    自己心中的我,也指自己对自己的期待,即理想中的我。

    以上对三个“我”的比较分析,可以帮助我们来全面认识自己,完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巴纳姆定律:真正地认识自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ypde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