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觉醒:开启自我改变的原动力》
周岭
60个笔记
>> 第七章 情绪力——情绪是多角度看问题的智慧
>> 第一节 心智带宽:唯有富足,方能解忧
>> 稀缺心态,让人变笨
>> 所谓心智带宽,就是心智的容量,它支撑着人的认知力、行动力和自控力。心智带宽一旦降低,人很容易丧失判断力,做出不明智的选择,或急于求成,做事缺乏耐心,难以抵挡享乐的诱惑。
>> 任何能制造压力的事件都会挤占我们的心智带宽,比如明天的演讲、考试的期限、失业的担忧,等等。只要我们的注意力被某一个巨大的事物吸引,我们就有可能进入稀缺状态,进而降低心智带宽,做出不明智的行为。
>> 急于求成,焦虑丛生
>> 当一个人同时面临很多任务的时候,他的心智带宽就会降低,反而没有了行动力和自控力。
>> 一是上有老下有小,责任关口出现;二是前浪未退,后浪追击,职业关口出现;三是左有钱右有势,比较关口出现。
>> 现代生活虽然缓解了生存压力,却又带来了自控上的压力。抵制诱惑和欲望无一不消耗我们的心智带宽,而那些有着大把时间和金钱的人士,如果没有足够的心智带宽,也会让自己陷入无聊和空虚之中。
>> 唯有心智富足,方能解忧
>> 那么如何才能获取心智带宽呢?我想,最重要的莫过于保持自我觉知了。对此,我给大家备上五帖觉知“良药”,请各位按需取用
>> 第一帖,保持环境觉知,理智选择。
>> 第二帖,保持目标觉知,少即是多。知道自己的人生目标之所以最为重要
>> 第三帖,保持欲望觉知,审视决策。
>> 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脑子里存在大量任务和念头的时候,往往是我们行动力最弱的时候。所以保持对欲望的觉知,及时地审视它们,是清理自己心智带宽的好办法
>> 真正的行动力高手不是有能耐在同一时间做很多事的人,而是会想办法避免同时做很多事的人。
>> 第四帖,保持情绪觉知,谨慎决定。
>> 不要在最兴奋的时候做决定,也不要在最愤怒的时候做决定,尤其是重大决定
>> 第五帖,保持闲余觉知,自我设限。
2023/4/27 发表想法
1.勤移动
2.善学习
3.要开放
4.寻帮助
5.多运动
6.勤反思
>> 第二节 单一视角:你的坏情绪,源于视角单一
>> 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的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
>> 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
>> 世界是多维的,而我们只有一双眼睛
>> 不难推断,像这辆摩托车一样,世界上任何一个人、任何一件物、任何一件事都是多维立体的。
>> 一个人的性格和脾气好不好,也取决于他多角度看问题的能力:视角单一的人容易固执、急躁和钻牛角尖,而视角多元的人则表现得更为智慧、平和与包容。
>> 所以,要想让自己变得更平和、更智慧,首先要认识到这个世界的多维性,并把这个意识深深地刻在自己的脑子里,这样,我们方有自我改变的可能。
>> 成为一台更好的相机
>> 用相机的概念来理解多视角真是一个不错的方法,因为它还包含了另一层含义——相机本身的差别。
>> 比如有些人成年后和自己的父母越来越疏远,因为看不惯老一辈人的言论、习惯,接受不了他们对自己的关爱(干涉);
>> 总有一个更好的视角
>> 让自己尽快从悲伤的情绪中走出来
>> 所以,不要被原始视角束缚,主动转换视角可能会看到一个新天地。
视角不同,选择也会不同。
>> ·同样是工作,有的人认为自己是在给老板干活,所以能偷懒就偷懒,有的人认为一切工作都是为了锻炼自己,即使没有回报也愿意尽力投入。
>> 只是有的人面对再好的事情时都盯着一点瑕疵不放,而有的人却能从任何一件糟糕的事情中找到闪光点并放大,忽视其他不足之处。
>> 大师修炼之路
>> 我们常常意气用事,缺少自我审视,时间长了都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这么容易生气。
>> 一是勤移动。顾名思义,就是多移动你的“相机”机位,尝试用不同的视角看问题。
>> 我们不会随口说出刻薄难听的话,尽管自己可能确实很想说,但在话说出口之前,我们会在脑子里估计从各个角度听到这句话后的感受和反应,然后选择一个最佳角度,让所有人都觉得得体、舒适。
>> 二是善学习。
>> 三是要开放。更准确地说是保持客观、不臆断。很多人情绪不好,是因为他们把自己做的假设当成了事实,在不确定对方真实想法的情况下,直接把情绪发泄了出来。
>> 四是寻帮助。
>> 五是多运动。适当的有氧运动会提升我们体内多巴胺的水平,而多巴胺对于创造力和多角度思考能力来说都很重要。
>> 六是常反思。
>> 第三节 游戏心态:幸福的人,总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 幸福源自主动掌控
>> “自我决定理论”了。它指出人类有三种天生的内在需求:关系需求、能力需求和自主需求(见图7-3)。
>>
图7-3 自我决定理论中人类的三种内在需求
>> 一个人想要生活幸福,需要具备以下因素。
·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得到别人的爱与尊敬;
·有独特的本领、技能,为他人带去独特价值;
·有自主选择的权力,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
>> 困难和压力总能把人的情绪和注意力抓得死死的,让你很难看到其他角度。
>> 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 我并不是在做这件事,我只是在做另外一件事。
2023/4/27 发表想法
阿Q精神
>> ·我并不是在做跑步测试,我只是在玩追逐游戏;
·我并不是在写作业,我只是在挑战自己的速度;
·我并不是在洗衣服,我只是在活动自己的手脚;
·我并不是去见领导,我只是和一个普通人聊天;
·我并不是为老板做事,我只是为了提升自己。
>> 事情本身并不重要,我们只是在通过它获取另外一种乐趣,顺便把这件事给做了。在心理学上,这个方法叫作“动机转移”。
>> :为自己而做和为玩而做。
>> 为自己而做
>> 为玩而做
>> 为自己而做,通常是为了应对外部的压力和要求,为玩而做,则是为了应对重复、枯燥的事情。
>> 这个世界的模样取决于我们看待它的角度
>> 为自己而做可以解放情绪,为玩而做可以解放注意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