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商业角度解析:张凯律师运用《张凯律师:都在一条船上》一文获取公众打赏。
近日由于假疫苗事件,闹得全国上下沸沸扬扬。一针假疫苗确实给社会带来不小的恐慌,同为孩子父亲的我也是深有体会,让爱人赶紧翻出疫苗手册看看自己家小孩有没有使用。
于7月23日有一位叫张凯的律师发布了一篇文章,叫做“张凯律师:都在一条船上。”此文章收到广泛的关注。对于文章的内容和事件的属性我不做评判,毕竟我在这方面是非专业人士。今天我们要聊的是关于张凯利用该文收取大众打赏,且不停更换收款账户获取打赏的这么一件事。很多人说,张凯发国难财,张凯卑鄙无耻利用民众对疫苗事件的关注度来赚钱。总之众说纷纭吧。
针对张凯打造一篇好的软文,利用软文来获取民众的打赏这么一件事,其实在在我看来,从商业角度上来讲,张凯并没有什么不妥之处。他只不过是写出了一篇受大众喜爱的文章,然后附上一个收款二维码,附上卖文为生,赞赏随意。仅仅不过是因为打赏的民众太多,以至于微信收款限额,导致他频繁更换收取打赏账号,最后激起一部分人的不满情绪罢了。我们做一个假设,如果说张凯今天的稿子发出来,没能得到这么多的打赏,得到的打赏未能超过微信日收款额30W的收款限制,那么是不是也就不会发生这么一件事情呢?如果大家仅仅是从张凯频繁更换收款账号的角度来评判他如何如何的话,我想大家有点小题大做了。
什么是商业法则?我认为很简单,就是不触犯国家法律的情况下运用自己的能力去赚钱。至于你卖的是什么并不重要。你可以卖实物产品,你可以卖知识,卖文化,卖服务。显然张凯是在卖自己的知识。那么他成功的蹭上了这波新闻热点,消费了大众的情绪给自己带来巨大的财富,我认为是无可厚非的。仅仅是由于钱来的太容易了,自然就容易招人妒。
他这何尝不是一个牛逼的蹭热点新闻的经典营销案例。遇到这种案例,我们要考虑的应该是别人是如何做到的,别人是怎样搭上这波热点的。而不是别人这么做有悖什么伦理,道德之类的想法。有句话,我在这个时候说,或许又会刺痛一些人的心,但我还是要说。如果你想赚钱的话,我建议你听进去。是什么呢?赚钱其实无关于良心和道义!那有人要说了,为了赚钱是不是就可以为所欲为,杀人放火了呢?当然不是,我们有一个前提,不能触犯法律也不要干伤天害理的事情。在这个大前提下,你能凭你的本事赚到钱,怎么都不为过。我给大家举个例子,肯德基,大家都不陌生吧,你们去看看肯德基打出来的电视广告,那一个汉堡有你半个头那么大,可是你买到手里的时候,是不是只有你的拳头那么大呢?如果从道德层面上来讲,这是不是也是不道德的行为呢?然而他并不违反,并且他一直都这样存在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并且肯德基赚到钱了。那么这个商业模式就是合理的成功的。对还不对?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就是这个房地产。你比如说,一线江景房,那么我们理解是不是挨着江边那叫一线江景,但是收房的时候你会发现,能看到的江景就只有一条线那么宽,隔着2栋楼之间看到的远远地一条线。对吧。如果你太在意良心与道义,那你房子卖给别人,你是不是让别人给退了,跟他说这不是我承诺的一线江景。像这种玩文字游戏的数不胜数。只不过大家早已麻木而已。或许其实你们在批判别人的同时,你们自己在从事的工作也正和你批判的良心道义有所违背。你就比如说那些养猪的,养鸡的,种草莓的。反正我老家那些农户,自己批量养殖的东西自己从来不吃。至于原因,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以后大家要养成一种习惯,不要总是去关注那些负面的消息。你比如说这件事情,我们完全不要去关心别人消费了大众的情绪,不应该,或者说不道德。大家应该多想想,别人这个营销案例的成功之处,为什么别人能巧妙的运用热点一炮而红,这才是我们要多考虑的。一个强者永远都在发现别人的优点,并为我所用,弱者永远都在找别人的缺点,抨击别人。这也就是人,为什么会有强弱之分的根本原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