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瑜伽经》第四章

《瑜伽经》第四章

作者: 涵养幸福庄园 | 来源:发表于2020-08-15 23:56 被阅读0次

第四章  解脱自在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过药物而获得、通过念诵咒文,以及通过静坐冥想而获得。

生命由低级到高级转化,是由于自然的创造力。

行为无论好坏都不直接引起蜕变,只是除去对自然力的障碍,就好像农夫在田里除去石头,才能犁沟灌溉一样。

意识可由真我的力量产生。那个原初的意识,仍控制着那些被创造的意识。

只有那些达到三摩地的意识才能免于欲望,成为最高的。

瑜伽士的行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由此三者,表现出与之相应的果报。即使有时间、空间、物种的阻隔,由于记忆和习性,那些果报都能持续。对喜乐的追求是永恒的,而欲望和习性则没有开始。它是由因、果、支持与对象造成,没有这些,它便不存在。过去与将来,各依它们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它们或潜藏,或显明,各按其特性。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为这是整体的进化。对象相同,但如果意识不一样,看出来便不一样。

人体脉轮图

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是否能被心灵认知。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意识的调整永为知觉者所知,因永恒的灵是不变的。那些心灵不能照亮自己,因为他们是作为对象而被认知。知觉者与对象不能同时被知觉。意识由另一意识所知,便造成无穷后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乱。

当心灵变成更高形式的灵体,便能知觉更高的意识。在一切知觉中,知觉均被被知觉者着色。心灵受欲望调节,是为了最高者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混合性质。对于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觉者来说,他们的真我与思维分离。得到分辨的意识,便能达到自由。有些时候思维从过去的习惯而来。上文说过,去除这些习性便是去除障碍。

那些达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的状态,叫做三摩地。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种因果的障碍,获得自在。知识免除所有遮蔽,变成无限,感官的作用也变得很小。完成了它们的目标,三态之进化便停止。不断进化的到了最后,成为一种明显的转化。

当三态完成了它们的目的,便达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识。这便是绝对的自由。

------结束------

相关文章

  • 2019-02-26

    练习瑜伽要按照瑜伽经练习瑜伽 经

  • 随笔 |《瑜伽经》第三、四章读后的4点思考

    《瑜伽经》的第三章主题叫做“力量”,第四章主题叫做“解脱”。 从第三章开始,阐释让我觉得越来越神化了,文中描述瑜伽...

  • 《瑜伽经》第四章

    第四章 解脱自在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过药物而获得、通过念诵咒文,以及通过静坐冥想而获得。 生命由低级到高级...

  • 【Day2.瑜伽两部经典著作】

    [玫瑰]《瑜伽经》和《哈达瑜伽之光》是练习瑜伽的人必备书籍,习练体式、研读经典你将得到升华。 [玫瑰]1.《瑜伽经...

  • 瑜伽经

    《瑜伽经》31句说到的:痛、心里抑郁、发抖、呼吸紊乱称为压力状态vyutthana samskara,练习的...

  • 瑜伽经

    要改变我们的视觉,就要改变事物的外表,但如果我们能治好那有偏见的眼睛,就没有任何东西会带有色彩了,如果我们不从心去...

  • 瑜伽经

    为了了解内在的平和,你的心必须是安静的;否则,真理会被扭曲! 感想:也许这这是应了冲动是魔鬼这句话。虽然事情的本质...

  • 《瑜伽经》

    《瑜伽经》由梵文写成,在翻译上非常困难。现存的英译本有数十种之多,但译法各有不同,有时分句也不一样。这篇译文只是根...

  • 《瑜伽经》

    《瑜伽经》内有一梵语箴言:Yoga Citta Vrtti Nirodha(Yoga,瑜伽;Citta,意识;Vr...

  • 瑜伽经

    1.33心的平静来自对德行的培养:对幸福的人友善和对不幸的人慈悲,对有德的人喜乐和对邪恶的人冷漠。 1.34也可以...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瑜伽经》第四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bn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