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首页推荐易效能®️时间管理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时间”的主动权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时间”的主动权

作者: 终身学习者小张 | 来源:发表于2017-12-04 17:25 被阅读0次

    李宗盛的一句歌词——“当你发现时间是贼了,它早已偷光你的选择”——是大多数人现实的写照。

    世上最可悲的事莫过于,当时间悄无声息地偷光我们的一生时,我却还不知道为什么?别渴望被老天选中然后“重活”半辈子,停止你那侥幸心理吧,静下来,好好思考一下你和时间的关系 ,或者,听我说。

    一、时光飞逝如电

    我们大多数人都一样,是深夜里的“思考者”和“自我批评家”,尤其是躺在床上的那一刻。我们大脑飞速地运转,脑袋里回想这一天、这一周都做了什么,就像放着一部“每秒10张ppt”的幻灯片。

    然而,情理之中地是,我们并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有意义的事,只是觉得时间过得飞快,眨眼之间,犹如白驹过隙。

    不过,令人讽刺地是,我们唯一记得的,是诸如“打了5个小时的游戏、刷了2个小时的微博、聊了1个的小时微信这种,连自己都觉得“不应该”的事。

    于是,我们开始责备自己,片刻后,就能带着自信立下一个充满希望的flag!第二天梦醒了,还是想咋滴就咋滴,到了夜里,依然是同一个问题:为什么时间过得这么快?

    二、时间是有加速度的

    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一个基于心理学的解释是:

    时间是有加速度的

    客观上,时间是线性的,即,小张的“一年”=小李的“一年”;可是在主观上,时间在人们的感受下是不同的。比如:一个5岁小孩子的“一年”是他所经历的“一生”的1/5,即20%;相比之下,一个50岁的大叔的“一年”是他所经历的“一生”的1/50,即2%。因此,小孩会有“怎么一年这么长啊,像过了一个世纪一样”的感受,而大叔会有“一年怎么这么短啊,一晃就过去了”的感受。

    随着我们年龄的增长,我们对时间的主观感受是“加快”的,反过来说,时间就好像有了“加速度”似的。再用这个思路去解释“为什么我们越接近‘截止日期’我们就越感觉时间不够用?”,道理是一样的,因为“截止日期”带着加速度向我们飞奔过来了。

    知道这个“事实”以后我们该如何行动?从刚才的事实我们一定会得到一个结论:我们一定会觉得时间越来越不够用,且这种感受是不可逆,那么,应对这种做法可能就是:

    从现在开始,立刻把时间用在行动上,在截止日期来临之前,能用多少时间就用多少时间,能做多少行动就做多少行动,能做成什么样就算什么样。

    从思维上,我们能明白“别等准备好再开始,不管结果如何,现在开始做,总比什么都不做强”。也许此刻纠结考试时间临近,不能力挽狂澜的的你,应该马上放下手机去复习,能复习多少算多少;也许此刻纠结要不要健身的你,应该马上起身去健身房,能待几分钟算几分钟;也许此刻纠结“写什么好?写什么别人爱看?”  的你应该马上动起笔来,想到什么写什么,好与不好都算数。

    三、我们在时间上的注意力太少了

    我们应该对高中时代这样一个现象深有体会。理科班的同学们在上语文课的时候,一般是“行尸走肉”的形态,想逃课又不敢,所以我们只能静静地等待。于是,我们五分钟就问同桌一次“几点了”,还不停地抱怨“时间过得怎么这么慢?”。原因很简单,此时,我们给予时间大部分的注意力,让我们注意到了它每一分甚至每一秒的流淌,我们对它的感知变强了,它在我们的感受中变慢了。

    这件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我们应当给予时间一定的注意力,让它在感受中“慢下来”,然后做出更好的行动。所以正确的方法是:

    做时间记录

    我已经坚持了一年的时间记录,清楚这一年的时间都花在了哪些地方,这对我未来的行动有很强的指导性。同时,我对时间的态度变得更敬畏了,到现在为止,关闭朋友圈已经4个月,删除微博3个月,金钱全部花在买书和买健身补品上,这些好处只有自己亲身体会才更真实。

    具体做法是:

    找个能随身携带的笔和本,每天做完一件事,就在本子上记下这件事的内容和所用时间。

    当然,如果你觉得本子不方便,你也可以用手机,我现在就是用手机app做记录,近期,我会写一篇推荐“时间管理app”的文章,欢迎关注【知识帝国】。

    扯远了,这件事还没完,还有最重要的一步:

    以“一天”、“一周”、“一个月”和“一年”为单位,做回顾,然后根据数据反馈做行动调整

    这件事最重要的,就是后半句“据数据反馈做行动调整”了。千万要警惕“为了记录时间而记录时间”的陷阱,我曾近就载过跟头。如果有时忘了记录,或者一些占用时间太少的事情不知道如何记录,不必为此烦恼,忘了就忘了,没记就没记,我们需要借助“时间记录”来指导方向,数据不详细、不够准确也没有关系,指南针还因为地磁场而常常出错呢,难道就不用了么?

    三、我们的时间没有意义

    这可能是对“时间为什么过得这么快?”的最后一种解释。

    不可否认,我们多数人生来就拥有时间,因而很多人觉得“拥有时间”这件事是理所应当的。相比之下,钱不是任何人生来就具备的,所以,很多人认为钱更稀缺,把钱看得比时间重。

    “钱更重要”的想法无可厚非。不过,我们并不应该因此就忽视时间。究其根源,是我们对时间的漠视,有一个值得我们去尝试的方法是:

    为时间赋予意义

    把时间当作资产,为它赋予“货币”的属性。想想你5年后的样子,定一个你期望达到的年薪,然后把年薪折算成“一小时的价格”,接着在便签上写“此时此刻,我每小时的价格是×××元”,最后把它贴在你经常活动的地方,最好是余光一扫就能看见。

    这并不是简单地打鸡血!根据心理学的理论,基于这样做的原因是:便签上的文字能够作为一种“触发器”,它能不断地触发脑中的前(潜)意识层,前意识会随着一次次地强化和自身状态地提高浮出水面,暴露在“意识层”,于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做出,像“口误”一不小心说出了实话这样的行为,我们的目的是要不由自主地形成对时间的新认知。

    可是,把时间当成“钱”又会产生新的问题。有些人用钱投资,收获更多的钱;有些人用钱买奢侈品,用掉就没有了;还有些人用钱赌博,还要额外偿还更多的钱。那么,到底该如何界定“钱”的使用原则呢?

    答案是:“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过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准则:

    尽可能做“半衰期”长的事,少做“半衰期”短的事

    “半衰期”是物理学的概念,是指“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所需的时间”。

    在这里的意思是,半衰期长的事,做完之后的实际价值高,且幸福感持久;而半衰期短的事可能做完以后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变化,更何况那种快感停留片刻就会消失。把“半衰期”结合“收益值”,在事情的选择上,这两个概念的应用大有裨益。

    两两组合会有四种情况。如图所示:

    我按最正确的行动方式排序:“高收益、长半衰期”>“低收益、长半衰期”>>“高收益、短半衰期”>“低收益、短半衰期”。

    最正确的做法是:大部分的时间做“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偶尔做“高收益、短半衰期”的事,不做“低收益、短半衰期”的事,那“低收益、长半衰期”的事呢?我认为要单独来看。

    拿“背单词”这事儿举例,人们背着背着就会变成“低水平勤奋”的状态了,原因是“被动地在做这件事”。我们不能因为它的半衰期很长就一股脑儿地做,一定要带着思考主动去做,就像“高收益、长半衰期”的事一样,为解决一个实际问题去行动。

    背单词除了硬背是不是还可以这样:一个单词先听一遍,然后模仿一遍,自己再读一遍,然后盖住英文看中文默写出来,再盖住中文看英文造个句出来……这一切的行动都是为了应用这个单词,而非为了背而背。

    参考资料:

    《精进》

    《简单地心理学》

    《把时间当作朋友》

    《成功、目标与动机》

    百度百科: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BA%BF%E6%80%A7%E5%85%B3%E7%B3%BB/1653156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D%8A%E8%A1%B0%E6%9C%9F/288174?fr=aladdin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其实,我们每个人都有“时间”的主动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hm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