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和社会的许多重大变化,往往就缘于某种偶然而微小的因由。
2.要从眼前《人生》所造成的暖融融的气氛中,再一次踏进冰天雪地去进行一次看不见前途的远征,耳边就不时响起退党的鼓声。
3.沙漠之行斩断了我的过去,引导我重新走向明天。当我告别沙漠的时候,精神获得了大解脱,大宁静,如同修行的教徒绝断红尘告别温暖的家园,开始餐风饮露一步一磕向心中的圣地走去。
4.我一生中度过的最美好的日子是写《人生》初稿的二十多天。为此,我准备了近两年,思想和艺术考虑备受折磨;而终于穿越障碍进入实际表现的时候,精神真正达到了忘乎所以。
5.我要给文学界、批评界,给习惯于看好人与坏人或大团圆故事的读者提供一个新的形象,一个急忙分不清是“好人坏人”的人。
6.对于作家来说,读书如同蚕吃桑叶,是一种自身的需要。蚕活到老吃到老,直至能口吐丝线织出茧来;作家也要活到老学到老,以使自己也能将吃下的桑叶变成茧。
7.读书如果不是一种消遣,那是相当熬人的,就像长时间不间断地游泳,使人精神精疲力竭,有一种随时随时溺没的感觉。
8.我只对自己要做的事情充满宗教般的热情。“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只能如此,这也很好
9.无论是汗流浃背的夏天,还是瑟瑟发抖的寒冬,白天黑夜泡在书中,精神状态完全变成一个准备高考的高中生,或者成了一个纯粹的“书呆子”。
10.作家对生活的态度绝对不可能“”中立,他必须做出哲学判断(即使不准确),并要充满激情地、真诚地向读者表明自己的人生观和个性。
11.生活可以故事化,但历史不能编造,不能有半点似是而非的东西。只有彻底弄清了社会背景,才有可能在艺术中准确描述这些背景下人们的生活形态和精神形态。
12.作家的主要之一就是编故事。
13.在占有具体生活方面,我是十分贪婪的。我知道占有的生活越充分,表现生活就越自信,自由度也会越大。作为一幕大剧的导演,不仅要在舞台上调动4多的演员,而且要看清全局中每一个末端小节,甚至在背景上的一棵草一朵小花也应力求完美准确地统一在整体之中。
14.在这无穷的奔波中,我也欣喜地看见,未来作品中某些人物的轮廓已经在渐渐出现在生活广阔的地平线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