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到中国制造业的溢出,除了越南,印度绝对是永远绕不开的最重要话题。印度什么时候可以承接第四次产业转移的接力棒。为什么印度的呼声会这么高?
当然大家第一时间一定会想到的就是印度的人口红利。印度目前据官方统计有14亿人口,从2020年到2030年,印度政府报道中显示还将会增加约9000万的适龄工作人员,如果再加上适龄工作的女性的话,这个增加的数字可以接近于1.5亿,这个新增加的劳动力都是现在越南的2倍多。而且印度目前的人工成本不到200美元,约为中国的三分之一,越南的三分之二。再加上地缘政治的因素,美日澳都极力地支持印度的制造业崛起以抵消中国的制造业优势。
看到这里,想象一下,印度的制造业想不崛起都难啊,可是幻想总是很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在2008年-2018年的十年间,从中国溢出的制造业产值约为1400亿美元,可是印度仅仅承接了其中的非常小的比例,远远落后于越南和孟加拉等。按理说,资本家都是趋利的,为什么有这么好的人口红利,都没有人过来投资制造业呢?我仅拿鞋业的转移做举例,在过去十五年间有很多的台资鞋厂前赴后继地去印度考察,但也仅仅有两家鞋厂在南印开了分厂,我们工厂就是其中的一家。可以想象得到,商人们对于印度的制造业环境还是在持币观望的。那到底又是那些因素让他们不愿意去印度投资呢?
-- 基础设施太差,电力不稳定,交通条件不好。
-- 宗教因素和种姓制度,民众不如中越民众的入世心态和经济愿望那般强烈。很多人都会甘愿拿200美金的收入做十年同一份工,这是我亲眼所见的。
-- 饮食和生活习惯,我们过去的中国干部有些已经好几年了,依然无法适应印度的餐食,当然这个可以克服,我们自己请了中国厨师。可是在印度就很难像在越南一样形成产业链的积聚,更不可能会形成愿意留在本地长期工作生活的“印度姑爷”群体。( 部分内容可以参见昨日更新日记的“越南姑爷”群体。)
-- 政府的办事效率太低,劳动法很多保障劳工的条例也不合理;可是这些都必须需要投资者长期深耕在当地,才会慢慢理顺这些关系。
-- 最关键的其实是政策导向。印度政府限于各方政治势力的博弈,并没有想要大力发展制造业的魄力和意愿。再来印度虽然是一个名义上的独立政府,但是每个州又有独立的政策,这相较于中国的执行力度差距太大。
我们再来举例看看印度的棉花种植和纺织业的情况,
-- 中国的棉花亩产量是117公斤,而印度是34公斤,这还是改良过后的,以前平均仅在约20公斤左右。中国已经逐步使用无人机进行棉花采摘,而印度只能全部依靠人工。其实印度的其他很多农业种植都是差不多,完全靠人工,靠天吃饭,缺乏水利设施,没有精耕细作。
-- 中国已经实现了从棉纱,织布,漂染,制衣全流程的工业化,智能化,机械化的产业链。而印度却依然实行的是全产业链的人工化,任何一样机械化的产业改革都可能导致数百万的农民失业或是自杀。印度依然到中国去买淘汰的80-90年代的纺织机器,但就是这样,依然会对整个纺织业链的棉农,纺织工人形成巨大冲击,会让很多人失去工作失去生活的来源。
政府担心国外的制造业涌进印度会造成大批的农民和国内低端制造业的倒闭和失业,这必然会引发严重的经济危机和社会危机。鉴于保住自己的政治地位更加重要,就没必要去强势地进行这种伤筋动骨的改革。甚至有很多农民是在用非暴力合作的方式抵抗这种现代化的进程,他们认为西方文明和现代化是魔鬼。我呆在印度的这几年,依然看到像建筑/除草/采摘,很多行业都是完全手工的,这只能在30几年以前的中国才会看到。
中国是积极地把自己嵌入到世界的贸易体系中间,可印度不敢,从独立到现在,他们都深深地害怕这种冲击,所以在印度看到一些部分的行业是可以的,但是这些需要大量密集型劳动力的制造业却并没有在印度真正地发展壮大起来;如下图,印度有占全世界的劳动力适龄人口,制造业占比却只有3.5%,这就是制造业的现实差距,再换句话说就是:印度有大量的人口,却没有挖掘出人口红利。
印度的一些智库和精英阶层当然也认识到这些差距,可是谁能够改变这一残酷现实。印度内向型贸易保护政策如果没办法改变,是不可能取代中国全球制造业大国和供应链地位的。路还很长,也有很多的中国商人已经在向非洲开始转移来替代印度的人口红利,国家也是在引导资产往这个方向发展。大家都知道这是制造业的未来黄金之国,可是横亘在这路上的沼泽到底有多宽,要花多久时间穿越,还要如何跨越,依然是迷雾重重。
-- 部分数据和信息参考自得到课程-徐弃郁老师的全球智库报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