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丝潮剧情

作者: 笑笑竹笋妹 | 来源:发表于2016-07-26 13:06 被阅读142次

昨天老公的朋友来家里喝茶,见我正在看潮剧,很是吃惊,估计那眼神就是在看火星人了,嘴巴好一会儿才能合上,又笑个没完没了:“年纪这么轻就看潮剧,真是想不到啊!”我马上纠正补充:“潮剧其实很好听,我从小学开始就是潮剧迷了!”他也不再说什么,毕竟没有感受其中,是没有发言权的。他的观点也不足为奇,在很多潮汕人心目中,年龄不管是老中青,都认为潮剧是老年人的专利,就像动画片是小孩子的专利一样。

在潮汕地区,每当盛大节日,春节自然不用说,元宵啊,冬至啊,还有一些迎神送神的重要节日,三天三夜的大戏,也就是聘请当地潮剧团的现场表演,是绝对必须的。这恐怕也是现在潮剧团的主要经济来源了吧?现在影视媒体发达,人们更倾向于在家里看电视或是上网,出门看戏的热情低多了,尤其是冬夏季节。

即使在节日里,看戏的人们也是寥寥无几,基本上都是老年人,要么就是好奇的小孩,很少看到年轻人;老年人很多忙于手头上的祭拜活动,也只是稍微驻足观看一会就转身离开了。有时候,舞台前甚至一个观众也没有,但是演员们依然动情地投入地表演,只是我总觉得他们的眼里有一抹难以掩藏的落寞。有一次正月十五闹元宵,只剩下我和贝贝在舞台前认真地欣赏潮剧,我能够感受到台上的艺术家更加投入,更有激情了。地方戏曲的发展确实面临严峻考验,有着四百多年历史的兼容并收的注重与时俱进的潮剧也不例外。

在我七八岁的时候,家里还没有电视,左邻右舍也没有,那个时候,电视在贫穷落后的乡村里,还没有走进千家万户,还是奢侈品。但是我的大姑妈有一只小小的黑色的收音机,大概只有一块红砖那么大。印象中,每个夏夜,大姑妈经常坐在家门前,开着收音机,摇着藤扇,聆听着,有时候还会跟着收音机哼唱起来,很是享受。我家离大姑妈家还不到五十米,大姑妈又特别和蔼可亲,所以我经常去大姑妈处,搬着一只小凳子,坐在大姑妈跟前,跟她一起聆听收音机。后来我才知道,大姑妈迷恋潮剧,她每天低回吟唱的就是潮剧,我觉得她唱得很好听,样子也非常迷人,令人陶醉。有时候,大姑妈也会跟我讲剧里的内容和人物,可惜年长日久,我通通都忘光了。只有那姑侄相依的情景,始终清晰,仿佛昨天。大概从那个时候开始,我就喜欢上潮剧了。

后来,在成长的岁月中,虽然没有特地观看和聆听潮剧,但是父母亲欣赏潮剧时,我却也没有像其他孩子一样,觉得难听,觉得烦躁,拖泥带水的哼哼唧唧,一定要换频道或是切断。有时候,我会坐下来,跟他们一起欣赏。

有一次,听潮剧名戏《金花女》的《刘永祭江》时,我被人物的深情,戏曲语言的精致古雅给深深迷住了。

心香浊泪悼悼亡妻,

你魂归何处,

你魂归何处,

我这里临风哀蹄,

我这里临风哀蹄,

一杯酒敬娇妻。

忆当初,

荆钗聘得贤淑女,

蒙娘不弃缔结萝丝。

甘为寒门糟糠妇,

亲操井臼易素衣,

针黹文章期谐老。

谁知,

谁知如今阴阳割分离。

二杯酒感娇妻,

感娇妻勉我发奋勤书史,

寒窗伴读三更时。

归宁筹资甘受辱,

千里程途愿相依。

亏我今日身荣耀,

难报妻你恩如天。

三杯酒悼娇妻,

龙溪遇难全死节,

碧波冤沉玉骨冰肌。

妻你有情该入梦,

重睹音容慰相思。

哭破咽喉妻不应,

你在黄泉知不知?

你知不知?

这段唱词或融情于事,或直抒胸臆,或反复,或直接呼喊,低回哀痛,尤其是著名潮剧演员陈学希的版本,把那种生死茫然的悲怆完全哭泣出来了,让人也沉痛得不能自拔。所幸故事最终是大团圆,否则悲剧总是不让人轻松。

潮剧的名篇我听过很多,比如大义灭亲的《赵少卿》、《告亲夫》;比如荡气回肠的才子佳人剧《莫愁女》、《双贵子》、《张春郎剃发》;比如史诗巨片《汉武帝》、《红鬃烈马》,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经典名篇,尽情全力表现真善美,台词雅俗共赏,精致优美,耐人回味,百听不厌。

我最喜欢的一出潮剧是许佳娜和郑健英版本的《莫愁女》。故事内容并不新颖,创作手法学习《红楼梦》与《梁祝》,是痴情贵公子和下层侍女的曲折爱情,生不能同枕共眠,死后双双化蝶,双宿双栖。该出潮剧高潮部分《声声血泪声声情》,我多次聆听,每一次都忍不住掉下眼泪,尤其是许佳娜精湛的唱腔,投入忘情的演出,更是催人泪下。

徐澄:莫愁呀,

你有气有怨将我恨,

我心痛难言谁知情?

我岂是无情无义薄幸人?

祖母她逼我联姻宰相女,

我力拒不成锁在书房到如今。

三月来你香扇时时在我袖,

三月来你形影夜夜梦中临,

三月来我四处探问你踪迹,

三月来我思念妹妹病染身。

今夜方知你在此,

我逃离洞房到湖心。

原只为细诉衷情抒积怨,

谁知你拒我门外不谅情,

教徐澄怎不伤心泪零?

这段唱词把多情公子的悲哀,无奈,委屈,挣扎,深情,都展现了出来。

莫愁:听他声泪倾诉我心碎,

不由人柔肠寸断泪,

我这里待欲开门去相见,

此刻相见礼不容人。

公子呀,

公子你赤心真情我铭记,

莫为着再见莫愁招祸临。

你是堂堂贵公子,

莫为丫头毁了名声。

这段唱词展现了莫愁女表面拘束于礼节实则深明大义,爱人超过爱自己的无私。

徐澄:你莫提显赫门第惹我恨,

我情愿不做公子做平民!

只要能与你相伴,

安贫乐苦过此生。

一段唱词,尽显多情公子的蔑视权贵,为追求真爱而无所畏惧的难能可贵的品质,人物的形象更加丰富饱满。

莫愁女:句句话尽痴情,

再不开门怎忍心!

公子呀,

并非莫愁不愿见,

今非昔比两份心。

你今已是相府东床婿,

理当琴瑟和鸣度光阴。

她今独守新房将你待,

我将心比心何忍心?

关键时刻一段唱词,把莫愁女的善良表现无遗,她宁愿舍弃自己的幸福,她就是不愿意破坏别人的幸福,她做不到。

徐澄走投无路,只好以死相逼。

徐澄:莫愁呀,

我心已落在你心里,

你魂已附在我的身。

你若狠心不开门,

我撞死亭前表寸心,

撞死亭前表寸心!

此时,莫愁女果断打开柴门,谁愿意心爱的人死在自己的眼前,躺在自己的怀抱里?此刻幕后女声伴唱响起:“绵绵情意绵绵恨,声声血泪声声情。”更是把情感推向高潮,心潮澎湃,久久不能自己。

有人说,潮剧已经过时了。但是,我却觉得潮剧里面有着朴素的真善美,比如,追求真爱时勇于战胜世俗,不计较出身与财富;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甚至大义灭亲,追求公理;这些都是永恒的美,是春草般的生命力。作为一个80后,我越来越沉浸在潮剧的魅力世界里。有时候,我会特地安排一整个下午,聆听一整出潮剧,沉醉,骄傲,忧思,我相信,艺术是永生的。

相关文章

  • 丝丝潮剧情

    昨天老公的朋友来家里喝茶,见我正在看潮剧,很是吃惊,估计那眼神就是在看火星人了,嘴巴好一会儿才能合上,又笑个没完没...

  • 去说话,才能找到说得着话的人

    天气越来越接近清明时节。纷纷细雨丝丝寒。 连续一个星期的阴雨,一个星期没跑步。衣裳是潮的,被子是潮的,心情也是潮的...

  • 南方的冬季

    南方的冬季,总带着些许的忧郁,凉凉的、潮潮的。较之北方的刚烈,又带着丝丝的柔情,让人恼怒不得。碰到连绵几日...

  • 暗潮汹涌

    夏日 雨后的夜 空气中多了潮湿 湿湿的潮潮的 是雨留给大地的丝丝温存吧 是大地挽留雨的楚楚氤氲吧 潮气 涌漫在天地...

  • 秋的思绪

    美丽的江南,夏日的潮热还没退去,它掩饰了秋的到来,这几天在潮热过后,终于感觉到有了几丝丝的秋意。窗外下起了秋雨。 ...

  • 平遥古城情境体验剧《又见平遥》,为什么这么火?

    王潮歌导演的情景体验剧《又见平遥》,超级震撼,大气,更多的是感动! 又见平遥剧情是王潮歌在平遥采风后提炼和挖掘出来...

  • 无题(平水韵)

    微云寸寸度津桥,霞束丝丝照画桡。 有信梦中偏作醒,海滩潮退紫泥礁。

  • 丝丝落雨,丝丝念想

    秋风凉 秋叶黄 秋窗之上落雨忙 月洒哀伤 梦断肠 丝丝落雨 丝丝念想 落江上 东流去 东流去 看谁拾起 …… ——...

  • 职业梳理056—陈丝丝—丝丝

    形象梳理 目前在教育行业,任私立中学的行政职员,服务于学校的后勤,工作场景主要在办公室,其次是教学楼,有时需要接待...

  • 乡村印象 ——石子口村

    张燕 雨 轻吻着古巷 湿笼翠绿 山也迷濛 心也潮潜 伞 擎着 相遇、相知、相惜、相随 和 丝丝甘甜 石墙 石檐 石...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丝丝潮剧情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pnj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