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管见

作者: 哈喽李桐 | 来源:发表于2019-02-17 18:08 被阅读13次

    关于《论语》开篇第一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的解释,可以说是最有争议性的一句。

    大概来说有三种:

    一  学习了知识而经常复习,不也是一件很愉悦的事吗?

    这是最普遍的一种解释,也是普通人之所以讨厌《论语》的原因!

    因为咱们上学读书,本来就不是一件快乐的事。因为有那么多的作业要写,根本没时间放松自己。更不要说学完要多复习了!

    孔子是多么的不通达人情啊!所谓的传统经典就那么迂腐吗?

    其实客观来说,学习了知识当然要多加复习咯,不然怎么能够掌握呢?但是硬说这是一件很愉悦的事,我不认同!

    二  学习了知识后时时践习,不也是一件跟愉悦的事吗?

    这种解释相比于第一种,就比较有深度了!它强调了所谓的知行合一,学习了知识,要时刻去实践它,这是一件令人愉悦的事。

    这里有一个问题:实践会不会一次就成功?就像我们学开车,各种知识都知道了,就意味着我们一上车就会开吗?根本不可能!一定要经历多次的失败,一定要被教练破口大骂后才能学会。

    那请问这个练习的过程愉悦吗?肯定是不愉悦啊!那为什么还要说学习了知识时刻去践行是一件愉悦的事?

    当你练车练了两个月,这两个月每天你都在痛苦地练习着,直到最后科目四考试成功,可以拿到驾驶证了,请问那一刻愉不愉悦?

    何止愉悦,简直是开心啊!所以,我认为:学习了知识要时刻去践行,当你经历挫败,到最终成功了,这不也是一件愉悦的事吗?

    三  学问是做人做事,而不是读死书的不通达人情世故。做学问要时刻在做人做事中体会,时刻反省自己,有了心得体验,不也是一件跟愉悦的事吗?

    这是南怀瑾先生的独特见解!因为他认为学而的学,就是指儒家学问,而学问不只是读书,更重要的是做人做事!

    这个说法很有道理,因为《论语》后面就有: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由这两句可以看出,做人做事才是儒家学问的根本,把根本做好之后再去学习文化知识!

    不像我们想象中的,孔子是只知道读书的迂腐的人!

    而《红楼梦》中曹雪芹也写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真是真知灼见啊!

    我认为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就是因为大家都可以通过读经典而启发自己的慧思。这三种解释其实都可以解释的通,也都有各自的道理,我们不必去争论谁对谁错。

    重要的是我们对这些解释真正去思考了吗?思考后去实践了吗?就算再高明的见解,如果没有对我们产生好的影响,那又有什么作用呢?

    所谓: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共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管见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tn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