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思想越来越固化,听不进任何晚辈的意见。
这次是父亲第二次到重庆市区,第一次还是二十年前的事了,他的口头禅总是:城市有什么意义?车多人多房子多,噪音大吵死人,完全不适合生活。他对城市敌视,对染发的青年反感,对新事物反感,甚至连大众化的微信和快捷的顺风车他也严词拒绝。
妹妹预约了从彭水到重庆的顺风车,他却一脸凝重地说,这个风险太大,司机会不会把我们一路带到东南亚喊你们拿赎金。妹妹笑岔气:这司机脑子有问题吧,绑架两个乡下人。
劝说了很久,晓得安全有保障后,父亲还是带着母亲朝长途汽车站跑,并要求妹妹马上取消顺风车,因为司机让等一个小时。妹妹坚持说等一个小时也比大巴快,关键还一路送到家,不转车。父亲发火了,妹妹一想,好汉不吃眼前亏,他要去坐大巴拦不住。
很郁闷,我不得不改变当日的计划,提前到南坪长途汽车站等他,把一帮提前一天到的朋友撂那了。父亲太任性太自我了,完全不照顾我的感受,自以为节约成本,却无形增加了我大量时间成本。我电话头生气地说,爸爸你这个问题没处理好,我们这边很忙,还得来接你,一路堵车很糟糕。他轻描淡写地说,我们到了自己打车过来,不给你添麻烦......
半个月前,他也是这么回答我。一朋友的父亲常年酗酒得食道癌,喉管被切开,两根管子插进去,吐痰直接从喉管出来,医疗费花掉十多万元还不够,将此事告他,他说:你放心,以后喝酒生病了不去医院,也不要你拿一分钱,不给你添麻烦。
瞬间觉得父亲不可理喻,完全无法交流。
父亲在重庆的行程安排得很紧凑,第一天到,第二天参与婚礼,第三天凌晨飞黔江。三天里,我知道父母体验了他们过去几十年从未体验过的内容:比如逛解放碑拍照留念,参观LV店,去基督教堂、吃披萨,坐顺风车、乘飞机。
工作后的梦想就是带父母坐一次飞机,因此不顾父母反对坚持买了从重庆到黔江的机票,并选了靠窗位置,祈祷阳光灿烂,让他们可以觉察白云浮动,透过云层空隙看到壮观大地,可惜今日市区大雨倾盆,飞机晚点,他们在机场从早上七点等到十一点。
在安检口目送父亲带着母亲无所适从地通过安检,父亲回头向我挥手,让我早点回去。这我想起2002年他在彭水县车站送我的情景:大巴车开动时,看到他穿着一件破旧的衬衫,朝我使劲挥手,他当时一定很自豪,一定在想,儿子到城市会更努力地迎接新的生活。
今天我送他离开,他挥舞着相同的一双手。他或许已经无法为我做任何事了,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回头朝我挥挥手了。
他落后可笑的行为方式,格格不入的思维习惯,对我都只是一种暗淡的过往,不想提起。
他跟母亲,就像两台破烂的发动机,推着我前行,耗尽最后一滴机油,废弃在大山深处,隐约还在转动低吼着:儿子,你赶紧走,爸妈给你断后!
他们用三十年的时间,成功让我与这个城市互融,让我知道顺风车,并且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嘲笑和生气他们不懂顺风车!
我为自己感到骄傲!于是,我在出租车里正襟危坐,失声痛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