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讨厌过别人吗?有的。
你被别人讨厌过吗?不知道,但我想应该是有的。
在盖洛普优势识别中,「和谐」是我的第一优势。也许因为这个,我不擅于引起冲突,不喜欢纷争,甚至,过去的我,会为了和平解决而让步或讨好。
讨好型人格的人,大多数都希望别人喜欢自己,不希望自己被讨厌。
读完了《被讨厌的勇气》后,我才发现,原来,我对“讨厌”是有误解的。
1. “讨厌”是每个人的权利,“被讨厌”也是。
当有人的行为和言语引起旁人的强烈不适,或者跟别人的期待有很大差距,那么别人可能会“讨厌”他,这是人之常情。
可是,当“被讨厌的人”是自己时,很多人的愤怒或者自责等情绪便会涌现,无处安放。
甚至有的人会因为别人的一个冷眼,一句淡淡的略带刀的话,一句让内心难受的批评或否定,便让自己陷于泥泞之中,止步不前。
实际上,我们讨厌别人,是一种权利,而我们被别人讨厌,同样也是一种权利。
不必因为“被讨厌”而自责,也不妨尝试欢迎生命中出现的那些“被讨厌”。正是因为有了那些“被讨厌”,人生也多了些趣味。
尊重每一个“讨厌”和“被讨厌”的存在,接纳它们,坦然处之。
2. 现在的有勇气,更多体现于内在。
接纳我们可以”被别人讨厌“,是一种有勇气的表现。
在以前的充满战争年代,如果我们说一个人有勇气,那很有可能是表现在武力上,那些人往往会在战场上英勇杀敌。
但当今我们处于一个和平年代(至少是在中国),往往有勇气的人,很少会通过外在力量去呈现,反之,更可能是内在有能量,内心坚定的人。
3. 可适当内省,但不宜沉沦,专注目标更重要
过去的自己,很擅长自省。遇到挫折,摔倒了,适当的自省,很有必要。
但自省,是一个自我否定的过程,如果处理得不好,会很容易让自己处于一个低迷的状态。
所以,在自省过后,如何让自己重新站起来,弹弹身上的灰尘,继续向前,这点至关重要。
自省的下一步,应该问问自己,我的目的地在哪。专注于自己的目标,看清路在哪,坚定地往前走。
仅仅因为“被讨厌”而止步不前,其实很可惜,也不值得。
4. 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
在我们“被讨厌”的时候,翻翻书,保持阅读可以让我们更懂思辩。
无论是“讨厌”还是“被讨厌”,很多时候都是从在个人角度出发而衍生的评判。
当我们可以看到更广阔的世界,了解这星球上还有很多比自己有智慧的人是如何思考的,便会知道,其实自己遇到的问题,前人早已遇到过。
从书本中汲取智慧,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也许在下次我们再“被人讨厌”时,便不会那么害怕,可以更加勇敢地做自己。
5. 小结
在看《被讨厌的勇气》这本书之前,自己好像从来没有对“被讨厌”有如此的释怀过。
看完后开始觉得,我们无法让身边的每一个人都喜欢自己,不讨厌自己,但我们可以做到的是,接纳自己,拥抱自己。
接纳,不代表不改变。改变的第一步,恰好是接纳。
当我们都拥有那份被别人、被自己讨厌的勇气时,我想,这便是蜕变的开始。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