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了解我们的大脑和阅读的关系。
在大脑神经科学领域,大脑被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爬虫脑,又称为原始脑,是我们在爬行动物时代发育出的大脑;第二层是基于爬虫脑发育成的哺乳动物脑;第三层是我们人类经过几万年时间进化出来的新大脑皮层,也称为皮质脑。
这三层脑分别对应乌龟、老虎和爱因斯坦。
大脑喜欢简洁的东西,讨厌复杂的东西;大脑喜欢结构化的东西,用思维导图记录的东西比密密麻麻的文字要更受我们大脑的欢迎;大脑喜欢图像,喜欢视频,因为他们一目了然。
2.我们阅读一本书首先得明白阅读的目的是什么,动机是什么。相比于被强迫,更高的层次是你自己确实有兴趣来阅读这本书。
3.除了战略层面,还需要提升战术能力。比如提升专注力,可以借用一些软件(类似“潮汐”)来帮助我们专注于某一件事情;又比如,我们需要重复记忆学过的知识,如果不重复就只能保存瞬时记忆或者短时记忆,而没有长期记忆,那就毫无意义。
4.养成阅读的习惯。我以前很讨厌阅读,一本《格列佛游记》读了好几年都没有读完。可是最近1个月连续读完十几本书,而且有一定的产出。这对我来说是个很大的突破。
我之前猛然醒悟,意识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不再像以前那么得过且过。
在公交车上、地铁上,我都会阅读,或者听一听读书音频。
最重要的是,我坚持写作一年,保持了持续输出的势头。
5.世界上的书那么多,我们不可能看完,那么就要有选择性地去看。有些书主题一样,那么就可以选择其中几本优质的来看。
我们还要养成快速阅读的习惯,以及培养高效阅读的能力。
我们看的书越多,阅读能力就越强。它们是相辅相成的。
6.使用一些方法,事半功倍,帮助我们获取阅读的成果。比如用卡片来记录我们所学的内容,同时分门别类,需要的时候就能快速找出来,为我所用。
李敖大师剪书的方法就特别有意思,特别有效。
7.不能为了阅读而阅读,要有结果导向。我们阅读了一本书,就要为我们所用,没有结果的阅读都是耍流氓。
为了做到有结果,我们需要拿出自己的诚意。了解了书本的框架之后,还需要进行深入阅读,要有刨根究底的毅力和决心。长时间的研究同一个领域,找出同一个领域所有的书籍,要有不作出一番成绩就不罢休的精神。这才是真正有意义的阅读。
深入阅读的建议有:寻找知识的内在联系,多发挥我们的想象和联想能力;主动探索和挖掘“冰山”下蕴涵的能量,因为表面上的东西往往只是表象,其背后还有更深层次的内在逻辑。
最后,任何学习都要有结果,我们要在多场景下运用所学知识,而后面获得的反馈就是对我们的奖励,这样形成一个回路之后,我们的阅读会越来越有深度。
8.了解深度阅读的误区。我们看一本书,没有必要从头到尾都进行深入细致地阅读,就算是拿到一本经典书籍,也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需要精读。
我们需要看一本书能否让我们的大脑感到兴奋,同时能否让我们提出很多的问题,能否让我们所学和所用的知识产生关联。
阅读可以让我们身心愉悦,因为知识可以给我们勇气,也能够让我们变得更加睿智,最终帮助我们实现自我价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