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避免生活的各种陷阱

如何避免生活的各种陷阱

作者: GideonXX | 来源:发表于2018-09-15 00:23 被阅读0次

行为经济学魅力深远,就在于它的出现和发展解释了很多经济生活中的“反常情况”,也提出了应对非理性行为的对策措施。同时,“人并不是完全理性的经济学人”这一核心观点已经逐渐被社会接受,人们也越来越能够开始反思和避免:那些因“不理智”行为造成的“不该承担”的决策错误或代价。但是,有句话说得好:“尽管明白了很多道理,但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接触了行为经济学,人们还是不能有效避免经济生活中遇到的这样、那样的陷阱。为什么呢?因为,世界是变化的、未来是不确定的,你并没有掌握行为经济学的核心精髓,做不到举一反三的应对变化了的“陷阱”。所以,想要做到多数的决策正确合理,那还是要深刻认识和理解这些“陷阱”的。

理性消费就要善用锚定效应。可能源自早期人类面对资源短缺时的竞争,人们面对选择,一定会找一个参考值,拿来比较,然后做出自己认为相对合理的决策。这个参考值就像固定轮船的锚一样,锚一旦被放下,轮船的活动范围就被固定了,不会超出锚链的长度。人也是一样,心中一个“锚”沉下去这后,判断决策就一定会被这个“锚”所束缚。“锚定效应”最早是由尼尔·卡尼曼教授发表于《科学》杂志上的一篇论文。后来,随着经济社会博弈活动的广泛应用,逐渐被心理实验所证实,成为行为经济学的重要观点,用以解释非理性决策行为。生活中,因为锚定效应引发消费者非理性消费的例子很多,运用最好的莫过于商家组织的一些促销活动。最为典型的是“双十一”电商促销,平时商品的价格比较高(这就是一个锚),“双十一”时,各类商品都出现一定程度的打折,消费者自然会觉得“划算”。如果再加上某些商品再进一步设定第二个锚:“此件商品只剩5件”。那消费者就会不自觉地做出不理性的消费行为,多买许多实际生活中用不上或用不完的商品。最后用只好用一个“剁手”的词来提醒自己理性消费。这个例子告诉我们:决定行为的,很多时候是人对某种“标尺”的记忆,而不是真正偏好。也就是说,你最后买到商品并不都是你理性决策后“想买”的东西。

避免非理性消费最佳方法是“以彼之道还之彼身”。当你牢记“锚定”概念后,便可以时不时有意识地审视自己的习惯,并可以用“新的锚定点”替代“旧的锚定点”,生活也就会发生微妙地变化。比如,消费前,在你心中主动设置一个“锚”,这个“锚”也就是你将要消费商品的“关键信息”。说白了,你要去买一件商品,如果你提前掌握了该商品的价值信息,你一定不会被“忽悠”。当然,若你买东西没有提前做功课,那就需要学习和实践了,每次消费时,你就刻意提醒自己“锚定效应”,练习久了,一定能够控制好你的非理性消费行为。还有,若你想减肥。那你不妨把你平时用的餐具换小一号,你的心理很快就会认可“小碗”这个新的锚定值,你也会很快适应新的食物摄入量。这些都是善用锚定效应改变生活的具体方法。

理性投资需要认清楚禀赋效应。禀赋效应这个概念,是2017年诺奖得主理查德·塞勒1980首次提出的。它指得是,当一个人拥有了一件物品之后,对它的评价会更高。这个效应看似不够理性,甚至可以算是一种偏见,但它来源于人类“避害”高于“趋利”的本能。塞勒参照现代心理学方法,通过精心设计的实验,证明了禀赋效应在现实经济活动中确实存在。简单说,一件商品,比如一个房子。你一定不想以低于自己买入的价格卖掉自己的房子。这个效应就是禀赋效应,这也是心理学基础,说明人们对物品价值判断不够理性。一个人越是倾向于规避损失,最后遭受的损失可能就越大。股票套牢就是典型的例子,被套股票越下跌,被套的人就越不愿意止损出货。因为,那是实实在在地损失。只有当最后“损失”到一个极限,往往又会有一个更加非理性的决策,股市中形象地称作“割肉”,这时的损失远远大于你开始有止损想法时的损失。

应对禀赋效应的方法只有一个:学习和实践。试验证明经验丰富的商人在商业交易中更容易避开禀赋效应。他们显然已经学会了正确提问,即“与可以得到的其他东西相比,那个杯子或那支股票真得是我特别想得到的吗”?它不是你拥有的、具有情感属性的商品,它仅仅是一个用于交易的商品,它的价值就是市场给出的价值,而不会成为你期望的那个“高价值”。所以,按照现有的市场给出价格出售它,并不会给你带来更大损失。相反,用其换取的钱可能去买你更想得到的东西,这也正是成熟商人所具备的“理性”。

合理的决策还需要避免可得性偏差。某件事情更容易从记忆提取出来,我们的大脑就自动认为这件事发生的概率大。如果,这件事又是你厌恶和不愿意发生的事情,那你会想办法避免它。比如,新闻里听到:京广线发生了高铁相撞事件,你会很容易想起若干年前,高铁相撞时,100多人死亡的场景。直觉就会默认“高铁事故”的概率很大,有一段时间你就会不自觉地避免乘坐高铁或动车。但如果你理解了这个现象背后的原理,你反而会因此受益。2014年,马航失事后,绝大多数人会受“可得性偏差”的影响,短期内避免搭乘飞机出行旅游,尤其选择去马来西亚旅游。简书作者中就有一个看透“非理性决策”机理的简友,他就“反其道而行之”,选择在2014年5月赴马来西亚旅游,不仅遇到了超低价格的机票,而且用平时旅游预算的1/5成本,且享受了超规格的旅游服务。“股神”巴菲特也曾讲过这样的例子,当年泛美航空因为某丑闻事件,公司名誉受损、股票下跌,他老人家就做到了理性决策,狠狠抄了一把底。

相关文章

  • 如何避免生活的各种陷阱

    行为经济学魅力深远,就在于它的出现和发展解释了很多经济生活中的“反常情况”,也提出了应对非理性行为的对策措施。同时...

  • [转载]ES5知识点测试

    var的作用域是什么?hoisting是什么?如何避免跟var相关的各种陷阱。 'use strict'产生的效果...

  • 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陷阱

    如何避免生活中的陷阱 —— 认识那些来自我们思维的偏误 “这件衣服好漂亮,你看模特穿上多美,我也要买一件”,当你在...

  • 【个人成长记丨避开思维陷阱小技巧(二)】

    上次浅聊了下关于思维陷阱里的认知陷阱部分, 这次接着聊聊怎样可以在生活中避免掉入认知陷阱。 避免“认知陷阱”,换句...

  • 30/70好好说话—广播笔记D026-飞鹰-设计

    一、如何避免沟通陷阱? 人际冲突预防为主,日常小冲突日积月累会变成炸弹, 1、避免两个版本的陷阱:同...

  • 笨办法,大智慧

    我们所处的世界是由各种误判打造出来的,那么如何才能避免落入同样的误判陷阱,或避免受他人的误判之害呢? 简言之,不要...

  • 绵阳,成都江水平装修

    绵阳江水平装修,装修如何避免装修陷阱?装修小白看完也不怕了(先施工,后付款) 装修小白如何避免装修陷阱 李工不得不...

  • 25个最基本的JavaScript面试问题及答案

    1.使用typeof bar === "object"来确定bar是否是对象的潜在陷阱是什么?如何避免这个陷阱? ...

  • 2019-02-24

    1.使用typeof bar === "object"来确定bar是否是对象的潜在陷阱是什么?如何避免这个陷阱? ...

  • JS系列1-布尔陷阱以及如何避免

    布尔陷阱以及如何避免布尔陷阱 什么是布尔陷阱? 布尔陷阱 当一个布尔型变量在表达某种意思存在歧义的时候,我们称之为...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生活的各种陷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xz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