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拆掉思维里的墙
【作者】古典
【摘录】从绝望中寻找希望,人生终将辉煌!这是我当年被新东方吸引的原因。但今天的青年,他们不绝望,更多是迷茫。人生终将辉煌,但哪一种是他们的辉煌?我的回答是:成长,长成为自己的样子!
这篇读后感我不知道该从哪里写起。这本书稀稀拉拉的读了三天的时间,终于完成了,读完以后感觉收获特别多,但是还是会有一种迷茫的感觉。就是有一种,没错,说的很对的感觉。但是让我自己一点一点的分析,好像还没有达到哪个水平。读后感还是要写的,既然没有思绪,那就随便写一写吧!
Part one:有趣的生命
我自己就是一个没兴趣一族,自己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也没有什么特长,甚至在工作上都缺少激情也不知道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对于任何事情也只会投入三分钟的热度,然后不了了之,这是不够用功。
什么是用功?
大师说:饥来吃饭饱来眠。
而我?其实很多时候也是活在焦虑里面。
就比如说,我吃饭的时候会想着工作那是事情还没有做完,工作的时候又想着还有多久到时间下班或者吃饭;晚上睡觉睡早了,会有晚上没有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的负罪感,睡晚了又担心第二天没有精神;出去玩想着没有完成的任务,呆在家又为错过玩耍的时间感到遗憾。这种例子在我身上数不胜数!
甚至于:单身的时候担心自己遇不到良人;恋爱的时候又担心会分手。却没有想过单身的时候要珍惜单身的时间,好好做一下自己的事情;恋爱的时间就享受两个人的时间,不要去想未来的结局,把握好现在的时间。
人只有一颗心,一个时间只能完成一件事情,但是人好像又太贪心,恨不得一口气做到所有的事情,对于自己完成的事情视而不见,只会为了自己没有做的事情倍感惋惜,所以不满,所以焦虑。
想想以前的自己,想过学习古筝、学习画画、学习韩语、学习摄影........但是没有哪一个想法真正开始过,因为每每到想要开始的时候,就会有一个声音在我的心底说:“你是学不会的,为什么还要浪费这么多时间,放弃吧”于是,我就这样一次又一次的放弃了。从未开始尝试过。
可能就是因为太过于关注结果,就从来没有去把自己投入到一件事情当中去,没有去享受过程中带给自己的快乐,就在一开始把自己给否定了。
书中对于投入的理解是这样的:
1、尝试是有可能成功的,有可能失败的。
2、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结果。
3、不成功的尝试能收获到智慧。
4、不管成功不成功,投入都能带来快乐。
这让我想起来我朋友圈里面的一个高中同学,现在并不怎么联系了。我很惊讶于她的改变,因为在读高中的时候,她并不是很起眼。而现在,因为喜欢学习了摄影、学习了化妆,开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把自己的爱好当成了职业。可能她在去做这件事情的时候,没有考虑过会不会成功,就是喜欢,就是开心,所以她收获了投入带来的成果。
所以,如果真的想去学一样东西,不要问自己那么多问题,想去尝试吧!人生不就是不断地去尝试新的东西才会丰富多彩吗?人的天性里面是有好奇和冒险的~更何况,新的尝试不一定是冒险!
Part two:等待成本、穿越成本
你认不认识这样一个人?想去考研,但是一直不知道自己是不是能够考上,然后不停的纠结要不要去考研,每天问自己这个问题,分析自己的时间够不够用!精力够不够用!有哪些阻碍!然后,就这样问了自己一年!最后也没有得出答案!
那个人,就是我!
我就是那个想要考研却又一直纠结的人!然后还会为自己的没有考上研的行为找种种借口,有一种典型的受害者思想:我没错,都是别人的错。
借着写读书感悟的机会,想来分析分析自己的这种行为。
受害者小剧场:
A:我今年考研错过了报名,哎呀,都怪工作太忙了,让我忘记去资格审查了。
B:你只需要定一个闹钟就可以提醒自己不错过啊,那你考试的准备的怎么样?
A:是啊,都是因为我太忙了。所以把这个事情忘了,你不知道,最近一段时间xxxx工作特别累心。
B:好啊,错过了就错过了,明年可别忘了。你考试准备的怎么样?
A:考试啊,我看了一些书,但是没看完,前一段时间公司有xxxx事情,所以一直没顾上,回家以后太累了,不想学习。
B:哦,这样啊,那周末有好好学习吗?
A:周末就想好好休息一下,哪有心思学习啊.......
..........
掌控者小剧场
A:今年错过了资格审查,都怪我自己意志不够坚定,没有把这个事情放在心上。
B:这也不能都怪你啊,你年底工作这么忙,忘记了可以理解的。
A:不是的,就算很忙我应该也要有时间关注这个事情,这样至少能够参加考试。虽然复习好像也没有准备的很好。
B: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前段时间公司xxxx事那么多,精力跟不上也可以理解的。
A:其实还是我自己意志力不强,每天晚上下班我都可以好好学习的,但是我还是把时间浪费了。
B:工作很累下班回家想休息很正常啦,你不用太自责了。
A:这确实是我自己的问题,我不仅平常工作日下班没有好好学习,周末也浪费了时间。我应该改变自己的行为。
有点不忍心看了,大多数时候,我们还是会下意识的推卸自己的责任,来减轻自己的负罪感,或者保留自己的“尊严”。
考研这件事的等待成本、穿越成本
看来结论应该是,我应该去努力一下,享受这个过程!
Part three: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我想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答案是:我不知道!
当然,这是在读这本书之前的我的想法!
在完成这本书的阅读之后,我也问了问我自己,我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我到底想要什么?
当我停下来静静的思考这个问题,我把很多很多的词语写在了草稿纸上,最后有了答案:读完十本书、能够顺畅的阅读英文文章、有属于自己的小金库
明白了自己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就有了自己的小目标,有了目标就有了方向,不会向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定下实际可量化的小目标,就能够慢慢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完成它。
现在,我内心还是迷茫,但是我至少应该知道要做什么了!
其实,这本书里面的很多观点我都还有彻底弄明白,因为我不知道该怎么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继续努力吧!
已完成书单
1、《书都不会读,你还想成果》
2、《拆掉思维里的墙》
PS:感觉自己写了一篇流水账~不怕丢人~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