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一句特别戳心窝的话:
“谁的晚年都是一场血雨腥风!”
不用等到晚年,人近中年就能体会到这句话说的是多么的准确啊。
我们谁都不能延迟晚年的来临,与其恐惧不如从容。
哲学家康德曾说:
“老年时像青年时一样高高兴兴吧!
青年,好比百灵鸟,有他的晨歌;
老年,好比夜莺,应该有他的夜曲。”
什么时候,觉得自己已经进入晚年了?
最明显的标志,莫过于退休了。
退休之后,做到这两个字,越活越从容。
这两个字就是——示弱。
01示弱不是软弱,反而能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退休之后,还会有人发自内心地尊重你吗?
尤其是那些身处领导职位的人,他们可能一时接受不了,
他们没有认识到自己手中的权利,不是他自己的,而是岗位赋予的。
很多退休了的人还想对“手下人”颐指气使,耀武扬威。
在领导岗位的时候,那些人会听他的,甚至很多人还会拍马屁,
但是如今他退休了,那些人就去听新领导的了。
当然,有很多人知道感恩,即便领导退休了,
但依旧会发自内心地尊重他。
而作为退休了的“老人”而言,切记不要要强,
既然已经离开了工作岗位,曾经的那个职场便不再是你的“天下”了。
不该说的不要说,不该做得更不要做,不仅如此,还要迅速地转变心态,
不恋权,不贪名,把自己放到低一些,再低一些的位置上,
这样不仅不会让人反感,反而会赢得别人发自内心的尊重。
02示弱才会虚心,才能活到老学到老,才不会冥顽不化
王尔德说:
“老年的悲剧不在于一个人已经衰老,而在于他依旧年轻”。
人最可怕的不是变老,而是自以为是,固步自封,拒绝继续成长,
认为“我吃的盐比你们走的桥都多”。
一个人,一旦有了这种“唯我独尊”,甚至是“倚老卖老”的心态,
他就真的老了。
如果你已经八十岁了,还能用8岁小学生的心态,
去与这个世界相处,虚心学习,活到老学到老,那么你将永远年轻。
也让周围的人,你的老伴,你的儿女免去一场“灾难”,
要知道和一个冥顽不化的老人相处是多么痛苦的一件事啊。
看过一句话:
“只要头脑保持灵活,世界的景象仍然吸引着你,好奇心没有衰退,
变老并不是一个悲剧。
青年和老年之间并没有一道深渊。”
而这需要一份示弱的心态,让自己永不老去。
03示弱才不会攀比,理性平衡,越活越从容
西亚·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写道:
“一个幸福晚年的秘诀不是别的,而是与孤寂签订一个体面的协定。”
有多少人能够忍受这份孤寂呢?
又有多少人,追逐喧闹,活在攀比之中呢?
老人们攀比的情景,谁都陌生,比退休金,比儿女的工作,比儿女找的对象,比孙辈,比生活条件……
当几个老人在一起攀比的时候,他们真的会生气,生气对方不服自己,甚至还会大打出手,彼此绝交,
那些“倔老人”是永远不会承认自己比对方差的。
比不过对方,没说服对方,然后气呼呼地回家,再和家人抱怨,甚至几天气得吃饭不香,耿耿于怀。
这真是何苦来哉!
学会示弱吧,称赞别人几句,你的财富不仅不会变少,还有益于你的健康。
如今物质生活条件好了,最大的问题便是心态了。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过:
“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
有时人性最劣根的地方就是——见不得身边人好。
而如果我们能战胜自己人性中这个劣根的地方,
心理自然平衡了,气顺了,日子就安稳了,晚年就从容了。
本文完,感谢您的阅读。
我是晓角心语,专注情感写作,愿我的文字能滋润您的心田,愿我们都能过好当下的每一刻,不负此生。
原创不易,点个赞再走吧。退休之后,做到这两个字,越活越从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