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诗经》杂谈(原创)

《诗经》杂谈(原创)

作者: 贺承德 | 来源:发表于2023-07-14 21:58 被阅读0次

爱诗的人大致有三种类型,一是爱阅读诗的人,二是爱写作诗的人,三是爱研究诗的人。我认为,一个没有拜读过《诗经》的所谓诗人,他对诗歌的爱其实是一种盲目的爱,糊涂的爱,虚伪的爱。既然爱它,你就应该知道它是怎么来的,它的来路究竟在何方。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是中国诗歌的光辉源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坐标,是中国文学的精神支柱。在古代,它曾经一度被以必修教科书般的雄姿存在着。古代的读书人,如果不读《诗经》的话,就难以参加科举考试,更别说金榜题名。因此孔子有言在先:“不读诗,何以言?”意思是说,如果你连《诗经》都不认真阅读的话,你不可能把话说好,更别说写好文章了。

《诗经》的门外可汉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呢?有的人连到《诗经》的大门口转悠一圈的勇气都没有。到《诗经》的大门口去采风,你就能够赚得一身的诗情,满心的画意。如果再有名师引领,说不定你还能够成为《诗经》研究的“座上宾”呢?以前的我算是什么呢?我连《诗经》的门客都算不上,我是《诗经》面前的真正的乞丐。我却自以为从《诗经》那里讨到了一碗精神富有,讨到了两杯文化辽阔。

君子手捧着《诗经》,从3000年前向我们走来。淑女携带着《诗经》,从3000年前向我们走来。在一定的程度上,对《诗经》的崇拜就是对君子的热爱,就是对淑女的青睐。

《诗经》是死过一回的“人”,它让“焚书坑儒”给坑了。但是它后来却又奇迹般地复活。它之所以能够起死回生,是因为它有旺盛的生命力,有顽强的战斗力。人生在事,充满了坎坷与艰辛。居里夫人曾经说过:“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并非易事。”但是双手再困难,两脚再泥泞,我们也要心怀希望,毕竟希望是超越现实的浪漫情怀。不是有这样一句歌词吗?“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想必这就是诗歌的法力吧!带着诗歌上路,即使远走他乡,跋山涉水,你也不会感到心累。

我们都是《诗经》的粉丝,我们都可以成为《诗经》的粉丝,但我目前却还不够资格成为它的铁粉。中国历史上有一个人,堪称《诗经》的铁粉。他的名字叫曹操,他的作品就是铁证。《诗经》是以四言句式为主的古体诗,这符合周代四声音阶的特色。中学语文课本上的《观沧海》和《龟虽寿》等名篇皆是四言,皆出自曹操之手。教材上的四言诗并不多见,《式微》《关睢》《蒹葭》和《子衿》等都是经典美篇。领略了《诗经》的神力以后,我开始更加佩服曹操。曹操是一个真正爱诗的人,他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他的最爱。

通过学习《诗经》,我发现君子和淑女似乎都是古今异义词。在中学语文教材上,对于“君子”的解释是“有才德的人”。我觉得这种解释似乎有一点问题,君子是男性,解释为“有才德的男子”似乎更为妥帖。才德高的男子,这是君子的今义。君子的古义是“统治者和贵族男子”,是指地位高的男子。那么“淑女”作为“君子”的反义词,是和“君子”相对而言的。一些资料中把“淑女”解释为“文静善良的女子”。对比一下,在现代,才得高的男子叫君子,才得高的女子叫淑女。在古代,地位高的男子叫君子,地位高的女子叫淑女。所以说淑女的古义应该是“统治者和贵族女子”。也不知我的这种理解是否正确,在这里提出来,供师友们进一步细研。

能够拜在王海兴老师的门下,我幸运至极。我觉得,我终于找到《诗经》了。

我愿意永远做一名小学生,毕竟学无止境。让我们共同学习,快乐成长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诗经》杂谈(原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szzmu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