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建自己的水库,既能避免“干旱”,又能预防“洪涝”

建自己的水库,既能避免“干旱”,又能预防“洪涝”

作者: 火星人30 | 来源:发表于2019-05-26 19:59 被阅读0次
图.png
这是日更1000天计划的第一百八十三天

最近的华为事件几乎刷屏了各大媒体封面,很多人觉得华为手机已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但是,任正非的“备胎”计划,让事情有了转机。原来,华为在很多年前,就开始研发自己的芯片和操作系统,即便这些研发的东西一直没有派上过用场,但他们还是持续在更新、改进。

据报道,在华为,“备胎”的预算和人力编制,是和“正胎”一起划拨的,并不只是做做样子,就像一辆正在行驶的汽车突然爆胎,备胎是能够及时换上,车是能继续开的。

很多人觉得,华为真有眼光啊,那么早就开始为今天的事情做准备了。大家都知道,研发是非常耗钱的,大部分的研发,都是以产品的高额回报为目的,像华为这种不计收益的投入,真的是很少见的。

实际上,在系统动力学中,这是应对危机的一种重要方法:安装缓冲器。

现代的新闻媒体,往往都是在宣传追求效率的最大化,零库存、即时生产、尽可能地利用现金流,是我们经常听到的概念。

确实,追求效率是每家企业,每个人都应该做的事情,效率是商业进步的方向,但是,如果过度地追求效率,往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后果,因为他们放弃了缓冲器。

零库存听起来很高大上,但是随时会有销售波动的风险;将手上的现金花干净,当然能提高效率,但会有猝死的风险;公司不养闲人,一个萝卜一个坑,当然成本最低效率最高,但万一意外来临,或者突然有一个额外的重大项目,这时候会面临无人可用的风险。

盲目地提高效率,最终的结果,可能会朝着相反的方向发展,因此,我们有必要的使用缓冲器,来对冲波动和猝死的风险,即便这需要牺牲一定的效率。

下面是两种常见的缓冲器,值得我们重视:

1、应对“缺乏型波动”的缓冲器;

一个项目到了关键阶段,突然几个核心人员要离职,这时候,如果你平时没有做准备,就会出现人才的缺乏型波动,没人可以用了。

因此,在平时,可以多招一点人,作为存量,以防万一,同时,采取AB角的轮岗制度,一个岗位千万不能只有一个人可以胜任,至少要有2-3个人有相关的经验,以防万一。

还有包括前段时间ofo的押金挤兑事件,也是现金流的缺乏型波动导致的,最好的预防办法,就是要有一定比例的押金存在第三方托管账户,缓冲波动的提款需求。

包括我们上面提到的华为备胎计划,也是应对技术的缺乏型波动的缓冲器,平时我们可以采用国际通用、流行的技术,但是关键时刻,我们也要有自己的技术,以免被人要挟。

2、应对“过剩型波动”的缓冲器;

过剩,就是能量太多了,这也会给系统造成了很大的负担。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需要建立一个水库用于蓄水,进行中间调节。上游水多的时候,通过闸门控制,把多余的水先存在水库里,避免对下游造成影响。

有很多公司是项目制的,忙起来很忙,闲下来却闲得要死,可是工资却要照发,这时候就出现了人才过剩,怎么解决呢?

最好的办法,就是公司内部搞一个“蓄水池”,让员工们把平时工作的经验,或者是积累的问题,慢慢整理起来储存进去,以便今后查阅,这个蓄水池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有人闲下来,就去补充自己的那一部分,当公司接到新项目的时候,蓄水池里的员工就自动回到原岗位,去完成新的项目。

这个蓄水池,就可以很好地解决人才过剩的问题。

综上,我们可以看到,系统的流入量有时候会多,有时候会少,缓冲器就是专门用来平滑流入量波动的存量,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具。当然,我们也要注意,缓冲器是有成本的,而且会降低系统响应变化的速度。

因此,合理地使用缓冲器,是保证系统平稳前行的重要办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建自己的水库,既能避免“干旱”,又能预防“洪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bf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