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即是正等觉体;正等觉者,永离一切诸根境界。
――大乘入楞伽经
没有分别而明了的觉知状态,实际上这句话不成立,仅为一时的方便说。因为明了本身,就已经是意识在分别的表现。如果意识的粗分别暂歇,那么包括明了在内的一切感知觉就消失了,比如无梦睡眠、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的状态。这不是最微细层面说的不分别,最微细层面而言,无梦睡眠、无想定、无想天、灭尽定等状态也还是有分别心行的,只是处在这些状态中的人自觉不到而已,但佛菩萨大乘圣者看得很清楚。所以佛在了义教法中说,凡夫五蕴诸法都是因意识分别而显现出的主观感知觉境界,只要意识粗的分别不起,它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故五蕴皆空,无其客观实质自体故;外道无想定,和二乘灭尽定的三昧道果,也是潜在分别心支撑的不究竟的生灭法,终究是要出定现五蕴幻觉相的。
所以,凡夫只要有感知觉——明了的觉知也好,空灵的意境也好,心境不二的体会也罢,就已经是意识分别后的效应。持续不断的有感知觉,就是意识在背后持续不停地分别。只是这种分别,对于执五蕴相为本然合理的凡夫及二乘而言,都太深密微细,故而发现不了。而已经消解五蕴幻相障碍,实证唯心无境实相的大乘圣者,都能亲见众生这种潜在的意识及其分别的过程。
所以认为真的存在一种没有分别而明了的心境状态,这是一个不了解心意识运行规律导致的误会。其实那只是暂时没有人我、心境对立等等法尘概念这最粗显的分别,潜在熟练到自动化的能所虚妄分别,刹那都未曾停止过。可见,如果把这觉受到的人我对立等粗显法尘分别暂歇时的明了心境,当成证悟了一种常住真心,并于行住坐卧中保任,那是多么大的误会。如果把明了当一种无形无相玄妙本性的作用来解,那么这不过是个意识推测或意会的比量认知。而真实性是要现量亲见才算数,且这现量亲见也是有客观标准的,基本标准就是,五蕴这以潜在意识虚妄分别而得以显现的凡夫可思议主观幻觉相永不再起,现量见心识自体,开始受用唯心实相的自在境界——百佛世界自在化身度众生。
尽管依明了的觉受和“妙性”的知见来安住,会因有心定和人事物境一心圆融的感受而暂伏烦恼,但毕竟非大乘觉悟唯心实相之道。可不慎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