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时写下这(梦回大唐千百回)的标题,脑海中竟是一片空白。不知该如何用自己的语言文字来书写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怀。
与其说是梦回大唐千百回,倒不如说是梦回古典美。不知为何,我竟沉迷于这种美。一直追寻着这种美......
如果可以选择,我愿意抛弃一切现代科技社会的所有成果的享受。去做一个地地道道的大唐百姓。在那辉煌的时代里,有李白.有杜浦..............有太多太多的才子佳人..........去过那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男耕女织的生活。
记的儿时,最喜欢的就是读鲁迅先生的文章。几乎整个小学时光,一直是鲁迅先生的思想在影响着我。在那孩提时代,我又怎能去理解他的语言文字呢?说受到其影响,不免说的有点大了。不过现在依稀记得,那时读他的文章,是一种绝美的享受。到中学时代,随着学习的深入,又知道了很多很多的文学大家。那时才真正的领会鲁迅先生的文章。他的思想深深的影响着我。可就在这时我却又喜欢上了纯情的文章。读了读三毛的《撒哈拉的沙漠》一时竟迷上了情感。随后于是便读了很多情感类的文章。一时半会,我是想不起来具体篇名是什么了。可那种细腻的情感,那优美的语言文字..........深深的印在我的脑海里。在那青春朦胧的年纪里,开始向往情感的世界(此处省略一万字)。也就在那时我开始去读外国的名著,读着读着竟感到毫无意思。不知道是外国人的作品本身就是如此,还是没有翻译的好,还是我这做为外国人的读外国人的,文化上的差异。直到现在我还是不喜欢去欣赏国外的文学作品。不过西方的哲学,经济学的书。反而倒是很喜欢去读。像《沉思录》《资本论》《国富论》....都很不错。
到高中后,方知古往今来并非只有那几个大家而已。还有很多很多....一会痴迷于哲学,一会痴迷于经济学,一会又痴迷于佛学,一会又痴迷于古典文学.........那时真的搞不懂自己,现在依然搞不懂自己。
梦回大唐千百回。好想回到大唐盛世。去谈一场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爱情。去与李白对酒吟诗,一起去游历祖国大江南北。(现在没有什么自然的东西可赏了,自然的东西都被挂上了风景区了。所谓的风景区,就是你没钱,你就不要妄想去欣赏了。呜呼!哀载!我堂堂中华竟如此行事,生为一个中国人,竟要拿钱来欣赏自己家门前的所谓的风景。真是可悲!!!)去与杜浦,流离失所,悲伤感怀........或者隐于山林之中,与百兽为伍,过着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田园生活.......
现在我已经退学好多年了,也走上社会好多年了。可学生时代的文艺情怀,反而越来越浓了。或许这就是所谓的文学的本身就来自于生活吧!现在想来自己在高中时写的那篇短篇小说,难免有点不切实际。可那篇小说,却搏得了好几个女同学的眼泪。现在想来难免有点好笑。那篇小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带在身边。不知是为何,我一直把她压在箱底。那是一个梦,我一直不敢去开启。我一直把她压在心底的最深处。
最近又迷上了汪国真的诗。他的诗集,我花了好几年的时间寻觅。每到一处,必找书店。而后便是汪国真的诗集。终于在去年,在无锡的南禅寺书城购得。如获至宝,每每欲读之。终因其太美,而无法赏阅。就像当初读《红楼梦》时一样的感觉。那是一种绝美享受.....
说到汪国真的诗,难免不会让我想起唐诗宋词,想起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千古杰作。(我最爱的一首词)泪,不禁潇潇的落......
夜,已开始深沉。梦,又开始悄悄的走近......
刘亦池
二零一一年十二月六号于太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