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笔记想法读书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作者: 姜汁花叶 | 来源:发表于2019-04-26 23:27 被阅读3次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修福者,于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为实。当知是人,不于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种善根,已于无量千万佛所,种诸善根。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须菩提,如来悉知悉见,是诸众生,得如是无量福德。何以故?是诸众生,无复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无法相,亦无非法相。何以故?是诸众生,若心取相,则为著我、人、众生、寿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众生、寿者。是故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以是义故,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道家说“上善若水”,水性绵绵密密,微则无声,巨则汹涌。

真实的世界其实是一片混沌的,很多东西都和水一样同时具有细密绵软和惊涛骇浪两种截然相反的力量。力量的聚集其实就是来自于执着。异常的执着会造成巨大的伤害。

无法相,亦无非法相。指不要执着于法相,也不要执着于非法相。因为不论是执着于法相还是非法相,都一定会把注意力放在相上,然后用力去判别,可是当你去判别时你就着相了,因为万事混沌,无法判别。

《金刚经》是谈空的,可是行文里却不会谈到空字,因为能说出来的道理就不是道理,对空的执着也是执着。所有的语言都只是对道理的表述,他不是道理本身;所有的修行只是求法的方式,也并不是佛法本身。

相关文章

  •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

  • 正信希有分第六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

  • 《金刚经》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金刚经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

  • 《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序文】前几段经文说明了“甚深极甚深,难通达极难通达”的离一切相的现见法性,这种甚深妙法自然不易令人生起实信。所以...

  • 《金刚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一】原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 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

  • 渡水需筏,既渡则舍

    昨日读《金刚经》,读到正信希有分第六: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顿然领悟。 这...

  • 老山羊聊《金刚经》(第6品)

    金刚经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

  • 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正文: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后五百岁。有持戒...

  • 金刚经第六品正信希有分

    闻是章句乃至一念生净信者如来悉知悉见。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如来常说汝等比丘知我说法如筏喻者,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 金刚经-第六品 正信希有分

    须菩提白佛言:“世尊!颇有众生,得闻如是言说章句,生实信不?”佛告须菩提:“莫作是说。如来灭后, 后五百岁,有持戒...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正信希有分第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icn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