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技术与生态学自我
J. Baird Callicott
在西方思想史上,自然哲学(即:关于 ϕυσις①的哲学)是第一哲学。它是公元前 6 世纪的希腊哲学家们所讨论的第一个话题,也是亚里士多德的体系中关于逻辑先在者(即“作为存在的存在者”)的第一哲学——即本体论和形而上学。
后世的西方科学都以一种关于观念的历时辩证法②的形式产生于古希腊的哲学之中。米利都的泰勒斯认为所有事物都是由水构成的,但他的学生阿那克西曼德批评说,如果万物都是由水构成,那么它们都将是潮湿的。由此,他认为万物的始基必然是无限的、没有规定的
“阿派朗”(即:无定,απερον),从阿派朗中产生出各种基本属性,如冷和热、干和湿等。阿那克西曼德的学生阿那克西美尼指出,作为单纯的始基的阿派朗实际上并不是单一的,而且上述四种存在的混合体。阿那克西美尼自己提出的学说(气本源说)既保证了始基物质的完整统一性,也充分考虑了它在分离与聚合中的各种变形。这种关于观念的历时性的辩证法最终演变出了由留基伯提出并由德谟克里特详细阐发的原子理论。当自然哲学在西方重新获得关注时,伽桑迪和牛顿接过了德谟克里特的遗产,而在此之前,哥白尼已经在前人的基础上创立了数理天文学。实际上,数理天文最早由亚里士多德的同时代人欧多克索斯提出,并在公元一世纪经过了托勒密的发展,而哥白尼对托勒密天文学的改造,其灵感正是来源于萨摩斯的阿利斯塔克斯③在三世纪提出的日心说④。
此外,西方的道德哲学也一直受到自然哲学影响,并在微观到宏观层面都反映着后者。古希腊第一个关于伦理和社会的思想——社会契约(the social contract),在苏格拉底同时期的智者学派之间广为流行。(这种学说认为)每个人都是社会原子,并与其他的社会原子发生外在联系,整个自然界(及社会)存在一种为资源和配偶竞争的混乱状态,强者任取其所需,而弱者则必须承受苦难,但强者也终将衰老并成为弱者。自然界的法则保证了自然秩序的完善,因此,引入法律可以确保社会的公平和秩序。显而易见的是,随着 17 世纪原子论在西方自然哲学领域的复兴,社会原子论和社会契约论也重新被复活,其主要提倡者则是霍布斯⑤。
西方哲学的另一个奠基性理论便是毕达哥拉斯开创的心理哲学。(他认为)灵魂本身是一种(神圣且)永恒的、被禁锢在肉体中的精神原子,随后的恩培多克勒和柏拉图都进一步阐述了这种心理哲学,并且很大程度上由于柏拉图的影响,这种精神性的原子概念成了基督
① Φυσις:希腊语,有自然、始基、形式等含义(译者注)
② 关于观念的历时辩证法(the diachronic dialectic of ideas):即观念随着历史发展不断被讨论、不断演变,这一概念在后文中会反复出现(译者注)。
③ 阿利斯塔克斯,生于古希腊萨摩斯岛,天文学家,大约活动于前三世纪(译者注)。
④ 详细讨论请参见 J. Baird Callicott, John van Buren, and Keith Wayne Brown, Greek Natural Philosophy: The Presocratics and Their Importance for Environmental Philosophy (San Diego: Cognella Academic Publishing, 2018).
⑤ 参见 J. Baird Callicott, “A NeoPresocratic Manifesto,” Environmental Humanities 2 (2013): 169-186.
教信条的基石①。笛卡尔提供了一种现代版本的精神原子和物质性原子结合的版本,由此, 西方思想界继承了一种作为精神性存在的独立自我的概念——即笛卡尔所定义的“位于耳朵之间、眼睛之后”、“通过感官小心翼翼地注视着外界”的“自我意识(灵魂)②”。这种“躯体中的灵魂”式的身心二元论在笛卡尔之后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康德的先验自我,尽管不是本体,却仍然是独立的实存的③;而在现象学中,持续的二元对立中的一极就是意向性意识。这几种自我或意识,都是封闭在肉身之中的,因而也与其他的自我或意识发生外在的联系。在社会规范和法律的允许范围内,每个自我都极力追求自己的利益,生活本身由此变成了零和博弈:一些人成功,另一些则遭受损失。
在 20 世纪早期,随着这种关于观念的历时辩证法的发展,西方自然哲学中本体论开始从德谟克利特主义走向米利都主义④。米利都学派所认为的构成世界的物质(如泰勒斯的水、 阿那克西曼德的阿派朗、阿那克西美尼的气)是某种流体般的连续体。早期的量子物理学家 也抓住了(作为物质构成基本单位的微小可分的)粒子概念——质子、中子、电子乃至最终 的夸克。但是,最终在 21 世纪,自然哲学被刻画为场的本体论,而且这已经超出了西方范围,成了全球性的认同。正如英国物理学家戴维•堂(David Tong)所说:“物理学家一直强 调自然界是由诸如电子或夸克之类的粒子构成的,但这是一个谎言,我们的理论认为,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不是粒子,而是场,即连续的、弥漫于整个空间的、流体般的对象⑤”。瑞士 日内瓦的大型强子对撞机中产生的仅仅存在 1.56x10-22 秒的希格斯玻色子的意义在于,它证实了希格斯场的存在。像希格斯玻色子这样难以捕捉的粒子,现在被认为是潜在场的量子 激发——即无处不在的连续体中转瞬即逝的东西。这种具有内在联系性的基本场的活跃状态, 可以在量子纠缠现象中得到戏剧性的诠释,在这种现象中,一个粒子的量子态发生变化,会 瞬间引起另一个粒子量子态的变化,也就是说,不论距离多少,两个粒子都纠缠在一起。量 子场理论认为,持存的粒子,如光子,其实是电磁场中的集束波。
同样是在 20 世纪早期,在与物理学关系较远的生态学中,也发生了本体论范式的转变。
按照一般定义,生态学主要研究有机体与物理环境、化学环境及生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每一种生物体的形成都受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食物、寄生物、天敌等数百种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一只鹿的身体和意识,正是在与狼群、季节变化、可食用的植物、寄生虫等一系列外在环境因素的关系中形成的。正如物理学中的粒子理论被场理论所取代,生态学中的有机体理论也逐渐被生态系统理论所取代。虽然有机体本身在生态学中仍占有一定的地位, 但它们也只是被看作是能量的流动及循环过程中的一个阶段。⑥
① 参 见 Callicott, et al., Greek Natural Philosophy; Augustine, Basic Writings of Saint Augustine, Vol 1. On the Immortality of the Soul, Whitney Jennings Oats, ed. & tr. (New York: Random House, 1948); and Frederick Copleston,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Vol 2, Part 1, Augustine to Boneventure (Westminster, Md.: The Newman Press, 1950).
② René Descartes, The Passions of the Soul, Stephen Voss, ed. & tr. (Indianapolis, In.: Hackett Publishing Co.: 1989).
③ Gilbert Ryle, The Concept of Mind (London: Hutchinson, 1949); Immanuel Kant, Critique of Pure Reason, Norman Kemp Smith, tr.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63); Hubert L. Dreyfus and Harrison Hall, eds., Husserl, Intentionality and Cognitive Science (Cambridge, Mass.: MIT Press, 1982).
④ Callicott, “NeoPresocratic Manifesto.”
⑤ David Tong, “The Unquantum Quantum,” Scientific American 307/6 (Dec. 2012): 46-49, p. 48.
⑥ Robert V. O’Neill, Donald DeAngelis, J. B. Waid, Timothy F. H. Allen, Garland E. Allen, A Hierarchical Concept of Ecosystem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6)
如果这种关于观念的历时的辩证法的动态发展在形式上真的有效,那么在社会哲学和道德哲学的本体论中也将很快出现类似的变革。如何在内在联系中重新定义自我和个体性,并将其看作社会环境持续体中独特的、运动着的场,成为了当代环境哲学的前沿问题。实际上, 我们每个人都完全置身在复杂的社会关系之中,并完全依赖于这种关系。全球气候变化所带来的人口的流动、农业的破坏以及所有其他社会环境的改变,对地球上的每个人来说都是生死攸关的威胁。然而,盛行的社会原子理论却阻止了我们去理解、去体验这种(类似于量子纠缠的)社会关系网。无论是发生在恒河三角洲的洪水灾害,发生在非洲的干旱欠收,还是海洋的日益酸化和死水化,都不是别人(而是关乎我们自己)的问题,丧钟为我们每一个人而鸣。
两位早期的环境哲学家为我们描述了生态自我(或处于关系之中的自我)的概念。阿恩·内斯(Arne Naess)指出:“(应当)抛弃‘在环境中的个人’的图景,而认同‘相互联系的、总体的场域’的图景”。内斯进一步解释道:“A 与 B 的(内在的)联系,是指包含在概念本身之中的(固有的)联系……如果失去这种关系,A 和 B 就不再是同一种东西了。总体场域的模型不仅消解了‘在环境中的个人’的概念,而且消解了‘在某处的某物’的概念。”
①保罗·谢巴德(Paul Shepard)认为“作为组织中心的自我会影响并引起外界的变化,自我的外壳和行为是联系(而非隔绝)外界的‘软区’(the soft zones),我们身体的外表其实并不是一种隔离性的外壳,而是像池塘的水表或森林的表土一样,是一种具有生态意义的、精妙的互动结构。它表明,外界对自我来说并非威胁,而是自我的外延和扩展,因为自然界的美妙和复杂是与我们持续共存的。” ②
作为与古希腊原子论一样历史悠久的佛教,其当今影响几乎胜过了科学。佛教关于自我的经典解释,如今终于被理论物理学、生态学、进化生物学所接受。要从束缚着每个个体的关系中解脱出来,我们需要找到“无我(annata)”。根据印度教的吠檀多派所提出的“不二论”,我(灵魂)和梵(宇宙最高实体)是同一不二的,无我和虚空也基本上同义的,不过,对“虚空”一词可以有多种解释。这些思想中最有意义的是类似于内斯的“作为内在关系的联接”的自我概念。对此的解释实际上是由京都学派的创始人西田几多郎提出的。西田的“谓语逻辑”和“场所逻辑”这对概念启发了中村雄二郎创造出“谓述性的自我(predicative self)”
③这一概念。简而言之,自我并不是虚空,而是在其所处的独特的社会环境关系(即其谓词)
的构造。在这些关系之外,并没有一个独立的主体或自我。自我虽非实体,也非虚无,而是在家庭、朋友、场所、世界、生物圈、地球以及星辰所编制的网上不断的延伸。
借用当代越南的一行禅师的话来说,每个人都“必须与他人共存……必须内在地与他人相联系……放空狭小的自我也意味着让自己无所不包。”④
现代社交媒体拥有让我们体验这种共存关系的潜力,实际上互联网本身就是这一设想的
① Arne Naess, “The Shallow and the Deep Long-Range Ecology Movement: A Summary,” Inquiry 16 (1973): 95-100, p. 95.
② Paul Shepard, “Introduction: Ecology and Man—A Viewpoint,” in Paul Shepard and Daniel McKinley, eds., The Subversive Science: Essays Toward an Ecology of Ma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 1969), p. 2.
③ David Dilworth, “Nishida’s Final Essay, ‘The Logic of Place and the Religious Worldview’,” Philosophy East and West 20 (1970):
355-368.
④ Thich Nhat Hanh, The Heart of Understanding: Commentaries on the Prajnaparamita Heart Sutra (Berkeley, Cal.: Paralax Press, 2009), p. 7.
实体化。然而,不得不承认的是,当今大多数人的生活却深陷电脑和手机屏幕之中,由此导致日益扩大的个体自我封闭化和孤独化。(但未来究竟会如何?)他们说:“这是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时刻。”但愿[他们]所言不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