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英展回顾之第二单元(下)

大英展回顾之第二单元(下)

作者: 辽Atom | 来源:发表于2017-07-03 22:24 被阅读68次

现在人类起源都是从东非出来的,是否是定论了?还是不同地域会是不同的起源呢?

这个是目前国际古人类学界的主流观点,多起源论目前只有中国学者提的最起劲,然并卵。主要是没有什么能撼动非洲起源说的过硬的证据。

大英展第二单元涉及到的两河流域的文物,大家还记得哪件吗?

是早期文字泥板、王后竖琴、大洪水泥板

我们下面说说这次来的古代印度的文物。再进入展览前,我先就昨天中午探讨的关于两河流域的啤酒和面包问题和大家简单说几句。

昨天晚上请教了一位研究两河流域文明的同道,对方的解释给我一些启发。

这位同道觉得食物应该和农业文明差不多诞生,西亚毕竟是麦类作物的起源地,面包、啤酒还有葡萄酒一直是他们的主要饮食 当然还有渔猎。

世界很多地区的人类很早就尝试出馊了的粮食或者水果是可以喝 酿酒的方式还有菜谱出土了很多,有法国学者专门研究这个,还自己动手按照古人方法来做呢!

下面就来介绍本次展览来的古印度文明的代表,古代印章。

古印度地区有两条大河,一条是恒河,一条是印度河。

今天恒河在印度境内,印度河在巴基斯坦境内。

提起恒河大家会很熟悉,印度的圣河。在恒河流域诞生了很多著名的文化。但对于古代印度文明来说,恒河并不是最重要的,因为印度河流域出现的文明要远远早于恒河流域。

通过考古发掘专家发现,在印度河流域早在公元前3000年就已经出现了先进的文明,完整的城市遗址和农业遗存都是证明。

在城市遗址里我们发现了陶器、青铜用品,但最重要的发现却是小小的印章。请看图!

这是展厅实拍的印章文物照片。上面的是印章,下面的是印完后的图案描绘。

为何我说印章是印度河流域城市遗址最重要的发现呢?

因为在印章上出现了古老的印度文字。

请注意,在印章上面动物上面的字母就是古老的印度文字。

下面,我先说说印章的起源和流传。

世界上最早的印章来自于公元前8000年前的叙利亚地区,最开始是装饰用品和巫术使用。后来传到了两河流域,苏美尔人赋予了印章崭新的含义。

请注意,苏美尔人在人类文明历史进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昨天提到过世界最早的文字、最早的城市、最早的商业都是源于苏美尔人。今天又提到了是苏美尔人赋予了印章新的内涵!

什么内涵呢?今天的印章的作用是证明人的身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证明。这就是苏美尔人对于印章全新的诠释。

因为苏美尔人商业很发达,所以需要文字记录交易信息,甚至用文字签订合约。那么印章就是这份合约的证明象征。

后来印章又通过商业贸易被传到了阿拉伯半岛和印度河流域。

所以我们今天才可以在展厅看到这些珍贵的印章。

本次展览展出印章年代在公元前2000年。

古印度印章的材质有陶土、石头和青铜制作而成的。

在古印度印章上面出现的图案比较有意思。刚刚传的照片和图片里的动物是公牛。

请注意,在牛头下方有什么东西吧?酒杯吗?哈哈,这真的不是酒杯啊!这是什么呢?

专家推测可能是香炉。

为何是推测呢,因为印章上的文字没有被破译。

这是印章的线描图,这枚印章的图案也是公牛。

下面我们看一张印章线描图。这个印章是最重要的一件。

这是古印度印章里最重要的发现。专家称为“兽主印章”。

请注意,印章里面动物的造型,有哪些动物?我从大象顺时针说起,有大象、犀牛、日水牛、水鸟、山羊、老虎,尤其老虎是匍匐在地上。

我们再看男子造型。头戴牛角高帽,一个脑袋上长着三张面孔,穿着华丽衣衫,标准的瑜伽坐姿端坐在地面之上。

这个男子的造型非常有意思,专家认为印度教里的一位主神早期的形象和这印章里的非常相近。

这印章上面的男子很有可能和古老印度神话有关联的。

非常遗憾的就是因为印章上的文字没有被破译,所以很多信息我们到今天仍然不敢肯定。

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字,只有古老印度文字没有被破译。现在发现的500多个古印度文字一个也没有被破译。

印度河流域的古老文明出现于公元前3000年,但在公元前13世纪神秘消失。

好,下面我们来说大英展第二单元古埃及的文物。


关于制古埃及人制作木乃伊时心脏的问题。昨天请教了一位古埃及文化的学者。对方的解释是~

制作木乃伊的时候心脏是不取出的,脑浆丢弃。肝、肺、胃、肠木乃伊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里有的是放回体内,有的是放进卡诺匹斯罐里

你看到的心脏用石头代替我估计是说心形护身符。这个根据财力不同一般是用滑石或者玛瑙制作成心脏的形状,放在木乃伊体外,心脏部位。它的作用一是保护心脏,包括在上面刻咒语,阻止心脏说出主人曾经干过的坏事,以期在称量心脏的时候蒙混过关。另一个作用是万一心脏受损,这个护身符可以代替真实的心脏,木乃伊依旧可以复活。


这次展出的是古埃及第十九王朝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的雕像。

下面我把古埃及各个时期的王朝时间顺序为大家列出。

前前王朝时期(前4500年)

前王朝时期(前4000—前3000)

早王国时期(前3000—前2575)

第一王朝(前3000—前2770)

第二王朝(前2770—前2650)

第三王朝(前2650—前2575)

古王国时期(前2527—前2150)

第四王朝(前2575—前2465)

第五王朝(前2465—前2323)

第六王朝(前2323—前2150)

第一中间期(前2150—前1994)

第七王朝(伪王朝)

第八王朝(前2150—前2135)

第九与第十王朝(前2135—前2040)

第十一王朝(前2135—前1994)

中王国时期(前 1994—前1650)

第十二王朝(前1994—前1781)

第十三王朝(前1781—前1650)

第十四王朝(前1710—前1650)

第二中间期(前1650—前1550)

第十五王朝(前1650—前1550)

第十六王朝(前1650—前1550)

第十七王朝(前1650—前1550)

新王国时期(前1550—前1075)

第十八王朝(前1550—前1291)

第十九王朝(前1291—前1185)

第二十王朝(前1187—前1075)

第三中间期(前1075—前664)

第二十一王朝(前1075—前945)

第二十三王朝(前820—前718)

第二十四王朝(前730—前712)

第二十五王朝(前775—前664)

末朝时期(前664—前332)

第二十六王朝(前664—前525)

第二十七王朝(前525—前404)

第二十八王朝(前404—前399)

第二十九王朝(前399—前380)

第三十王朝(前380—前342)

第三十一王朝(前342—前332)

托勒密王朝(前332—前30)

为什么第一中间期  第二中间期 第三中间期在不同的王朝?为什么不直接按照数字排列?

简言,因为人变了。中间期相当于中国的南北朝、宋辽金那样的分裂动乱时期。古埃及第二中间期是遭遇了赫梯的入侵,所以造成了王朝的中断,后来经过大约一百年左右的奋斗终于赶走了赫梯人,重建了王朝。进入古埃及史上最辉煌的第十八王朝、第十九王朝。埃及在这一时期成为地跨亚非两洲的帝国。

关于古埃及文明是何时断绝的,不同专家有不同说法。有公元前332年说,有公元前30年说,有公元339年说。主要是关联到不同的统治时期。

我这里尊重的是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年说。

公元前30年希腊人建立的托勒密王朝被古罗马人灭掉,一般认为古埃及文化完全断绝。

虽然托勒密王朝为古希腊人建立,但开国君主托勒密全盘接收了古埃及文化,所以有专家觉得这仍是古埃及文化时期。

下面的图片有亮点,大家自己找。

请注意!法老左右两个大臂上都有刻画文字。我才发现刻画的文字内容是不同的。

只是读的资料只说在拉美西斯二世身上会出现法老的王名,最开始没有细看觉得两个文字都是他的王名。但经过仔细辨认,发现内容不一样。

我们看王名的图片

提示,在法老右臂上出现的才是他的法老王名。

古埃及的象形文字,这一种被称为圣书体,是先出现的象形文字,这个圣书体的文字中,法老的名字被用椭圆的边界单独圈起来而与其它文字分隔开,以表示对其的崇敬。后来古埃及后期也使用一种比较通俗的字体,叫做‘僧侣体’。著名的罗塞塔方尖碑,就是因为碑文同时用圣书体、僧侣体、古希腊文三种文字书写的一份条约。商博良就是从其中的希腊文中找到了克里奥特佩拉的名字,然后与圣书体和僧侣体中的这样以特殊形式书写的人名联系起来从而破译了古埃及象形文字的。

创造古埃及文明的柯普特人,现在仍然生存在埃及(已不是主体民族,现代埃及的主体民族是阿拉伯人),但早熟的古埃及文明却已经灭亡了。实际上在古埃及文明的后期已经希腊化了,只是还保留了法老的名号和形式而已。托勒密王朝被罗马灭亡后,古埃及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也走完了它的历程。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手里拿的就是权利的象征,钩子和连枷。但要说明,钩子和连枷是冥王奥西里斯的权利法杖。因为古埃及人认为,法老死后会化身为冥界之王,所以这座雕像上出现了冥王的法杖,那雕像一定是法老去世后才被制作的。

我们注意法老的帽子,被称为双王冠。为什么呢?

上埃及是白色帽子

原来双王冠是上下埃及统一的象征。

上下埃及于公元前3100年统一后,统一上下埃及的叫纳美尔(也有叫美尼尔),于公元前3100年建立了古王国第一王朝,法老便戴着上下埃及合二为一人帽子了。

我们再注意雕像上面还有假发的象征,还有一个断掉的标记。

精心纺织的假发是古埃及流行的头饰,上面缀有蛇的图腾。

法老额下的假胡须是法老权力的象征。古埃及人习惯剃光头,剃胡须,然后戴上假发和假胡须。包括女法老海特哈普苏特也是如此。还要在眼眶画上很重的眼影,烟薰妆即视感。没错!古埃及人爱化妆!在第一单元就来了古埃及人化妆使用的调色板,时间为公元前4000年。

在古埃及,上埃及(即尼罗河上游,现埃及南部阿斯旺一带)的图腾是鹰;下埃及(即尼罗河下游,现埃及北部三角洲一带)的图腾是蛇,所以在法老的额头经常看到或鹰、或蛇、或鹰蛇同时出现的图腾标志。有图有真相,请看图坦卡蒙的金面具。

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面具。是为了说明上下埃及的圣物是蛇和鹰的证明。

好啦!这件文物不多说。下面来欣赏这次大英展第二单元古代中国的文物吧!

马哥,是您大爱的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是来自于西周早期的。按照国博中方策展人的解释,西周的分封制代表着不同城市对周王室的拱卫。所以大英博物馆选择西周早期的青铜器放在第二单元“最初的城市”里。

我们先从铭文入手了解这件青铜器。

铭文为:

王来伐商邑,延令康候图于卫,沫司徒疑_ 图,作_考尊彝。

(画横线为未被破译的文字)

注释为:

王来讨伐商的城池,把卫封赏给康候,沫司徒疑为纪念亡父,铸造了这尊青铜器。

这件青铜器为何大名鼎鼎,因为铭文的记载关联到了西周早期的“三监之乱”。

各位老师,在大英展第二单元里涉及到的四大文明古国的文物都介绍了。往后说两件。先看看古希腊这次来的是哪件文物。

经过考古发掘专家发现,在公元前3000年前,在希腊克里特岛就出现了早期的文明。我们先看图,克里特岛在哪里。

我们发现的古希腊文明来自三个区域。

1、希腊半岛本土

2、小亚细亚西部沿海

3、爱琴海岛屿

克里特岛就是爱琴海域最大的岛屿。

克里特岛上居住着米诺斯人,米诺斯人建立了米诺斯王国,这里的文明我们今天成为米诺斯文化。

米诺斯文化在公元前15世纪来到鼎盛时期。这次来的青铜器就是这一时期的产物。

克里特岛不产金属,所以青铜都由外邦进口。米诺斯人在希腊率先进入了青铜时代。

这次大英展的这件古希腊文物非常小,也就有一个成年人小臂的长度那么高。

描述的是一个赤裸上身波浪发髻的成年男子,男子下半身还穿着裙子,手势比较奇特。专家推断这是正在礼拜的造型。所以这次的展品也叫青铜礼拜像。

因为在克里特岛上也发现过类似人物的造型,所以推测可能是宗教仪式上的一种姿态。

这件文物最大的意义,就是它来自于最早希腊文明米诺斯人鼎盛时期。在展览里配合四大文明古国的文物,说明了欧洲最古老的文明。

米诺斯文明在公元前14世纪,由于外邦入侵和地震海啸,慢慢衰落下去。虽然这种文明衰落,但没有消失。在希腊本土伯罗奔尼撒半岛上出现了迈锡尼文明。迈锡尼文明为后来古希腊辉煌灿烂的文明奠定了基础。

在展厅里这件青铜小雕像旁边,来自于中美洲的奥尔梅克人的面具,代表着美洲最古老的文明。

今天我们在墨西哥发现的本地区最早的人类活动遗迹来自于11000年前。下面我把墨西哥本地文化发展的时间列表。

从一万一千年——公元前1世纪左右称之谓前古典时代。

前古典时代分为

“低级阶段”或“远古阶段”(公元前1500年至前1100年)、

“中级阶段”或“过渡阶段”(前 1100年至前600年)

“高级阶段”或“晚期阶段”(前600年—前100年)。

然后就是古典时代(前100—公元900年)

和后古典时代(月900—1300年)。

有史时期比较短(1300—1521年),阿兹特克帝国时期。

西班牙人于1492年来到新大陆,原先的墨西哥成为了新西班牙(1810年赢得独立时称为墨西哥)。

在上个世纪一战后,在墨西哥陆续发现了城市的遗址,在遗址里发现有建筑和雕像。

专家称这种文化为奥尔梅克文化。

奥尔梅克人作为前古典时代的文化代表,在约公元前 1400—前 400 年统治墨西哥。他们建造了中美洲最早的城市,有自己的文字。

很有意思的就是奥尔梅克人也建造金字塔,也把死去的人做成木乃伊。

奥尔梅克文化也被称为中美洲的“母亲文化”,对后来的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影响巨大。

嘴为何那么奇特?这是奥尔梅克人用绿岩石制成的面具。但这个面具特别小,只有成年男人一个手掌那么大,所以不是戴在脸上的。专家推测应该是挂在脖子上的装饰品,或是某种宗教仪式用品。

没错!嘴巴是奥尔梅克人雕像里最大的特点。具体嘴巴里去什么东西,我也没有查到资料。

大家再注意下在这个小面具脸的两侧还有一个很想烛台的装饰

奥尔梅克人对石头情有独钟,他们认为石头是有生命的,所以用石头做成各种人的面部雕像。

奥尔梅克人雕像最大特点就是雕刻人物的嘴唇非常厚,鼻子都是扁平的,脸颊两侧肉非常厚。我们看图!

这张彩照里的头像很著名,它现在已经是奥尔梅克文化的象征了。它非常高有3米呢!

三张照片我们与这次展品对比一下,看看相似之处吧!

因为奥尔梅克人的文字我们没有破译,所以这种文化很多还是未解之谜。

刚刚介绍了这种文明消失于公元前400年。但它对日后玛雅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都影响巨大。所以我们今天才称它为中美洲的“母亲文化”。

另外,读过一个资料,中国专家觉得奥尔梅克文化和商文化有关,专家从甲骨文和奥尔梅克文字入手解读的。因为奥尔梅克文字没有被破译,所以给了我们遐想的空间。

奥尔梅克人也制作木乃伊,也建造金字塔,会不会与古埃及人在文化上有所相通呢?

又或是早期人类文明的巧合,那么是不是可以这么猜想,木乃伊体现了是早期人类对永生的追求,生死观;金字塔是对空间高度的追求,世界观。

人类本质上是相通的,于是在各地不约而同的选择了相似的方法表达生死观和世界观。

记得蒋勋讲过人类随着自身能力的改变从多神动物崇拜发展到一神崇拜。我想对生死与宇宙的认识也是和自身进化的改变相对应。

从这也比我强,那也比我强,太恐怖了,都是老大;到这也不如我,那也不如我,太恐怖了,我也一定得有一个老大。

我觉得蒋勋这个说法不对,一神教其实是偶然的,很多民族一直延续到很晚的本民族宗教都是多神的,目前一神教基本都可以追溯到犹太教的源头。

嗯,我也觉得不能说有诸神体系的就比一神的落后。

现代几个主要的一神教,都是在中东这一块地区产生的?为毛啊?因为这一带一直有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传统!所以产生崇拜威权的一神独尊的信仰一点也不奇怪!反而欧洲、印度、中国、古代非洲和美洲,都是多神的传统。你看看古罗马、古希腊的多神信仰就明白了。对欧洲而言,基督教是彻头彻尾的外来货好吧!

但中东为毛会产生一神教咧?归根到底是在于当地的生存环境比较恶劣,不抱团不找个带头大哥不好混!古埃及不过是沙漠旁沿着尼罗河谷的绿洲型文明,两河流域除了两河之间其外围都是沙漠,就那么一点资源,他们不抱团怎么混?

对欧洲而言,基督教是彻头彻尾的外来货好吧

————

嘿嘿嘿,老马说的在理。埃及的神荷鲁斯,有12门徒,能在水上行走,也能把水变酒,这些神迹眼不眼熟?

古埃及的神话比较混乱,它是多神教的,但是又有主神。可能算是介于多神和一神之间的混合状态。古希腊古罗马也是。

犹太教的一神教传统就是从埃及带过去的,埃及流行的是一个最重要神其他多神的模式。犹太人出埃及后就只崇拜一个神了,搞出了一神教。然后多次转变基本形成了目前的几个一神教宗教。

大英展第二单元最后一件文物来自于欧洲爱尔兰地区的黄金项圈。

这组展品没有太多学习,个人感觉它来的意义,可能是说明人类早期对于黄金饰品使用和黄金捶碟技术。

这就是第二单元的全部展品。布展思路突出人类四大文明古国的文明。同时古希腊和古代奥尔梅克文明。

早期城市出现后,国家也将伴随出现。所以第三单元将展出涉及到不同地域不同国家的文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英展回顾之第二单元(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izx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