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老师经常说:在学校要服从学校的管理,服从老师的安排,在家里要听父母的话,听从父母的安排;大人在耳边唠叨:在学校要听老师的话,服从老师的管理。
成年了,还是有人经常唠叨:工作了,要听从安排,服从单位的管理,服从领导的安排。
开始,觉得很正常,“服从”不正是我们要做的吗?“服从”才是好孩子,才是好员工,才有饭吃,才……
渐渐地,越想越不对劲,“服从”好像不是那么回事,百度一下,“服从”表示个体在社会要求、群体规范或他人意志的压力下,被迫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个体服从有两种,一是在群体规范影响下的服从,二是对权威人物命令的服从。有“遵从、顺从”之意。简而言之,“服从”,就是“不管叫你做什么都照做不误”。
原来,自己所看到的、听到的、遇到的,甚至亲自参与的,所谓“服从”,只是“控制”罢了,就是“你要听我的”。
或许,“服从”这个词的本意并不是如此,只是某些人为了显示自己的权利罢了,满足内心的控制欲,还冠冕堂皇地“为你好”;或者是某些根深蒂固的、习惯性的希望“被控制”作祟,因为“听话”才有“奖励”。
“服从”,本应是两个意思,而且是相互关联,相辅相成的,先是“服”,作为成年人,作为家长,作为老师,总得先让孩子信任你,让孩子看到你真实的样子,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总得让孩子服你,有让孩子觉得你很厉害的地方,就算没有,也得凡事走在孩子前头。如此,孩子信你,服你,自然就会跟着你走,就会“从”你。
而作为一个单位,作为领导不也应当如此么?让员工感受到的信赖,感受到温暖,感受到被理解、被看见、被尊重,自然就“服”了,自然也就“从”了,自然就会跟着走了,自然就“服从”了。
可惜,很多时候我们只希望“从”,却不愿意让人“服”。
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不受“控制”,不做“听话”的“好孩子”,不愿意“服从”父母的安排,不愿意“服从”老师的安排,不愿意“服从”领导的安排,这不正是觉醒的开始吗?不正是自由的开始吗?正是有了这一批批“不听话”年轻人,追求自由的年轻人,才有了世界的一次次伟大的进步,推动着世界走向文明。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