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这样说,如果没有《安徒生童话》,我的童年将会缺乏色彩。
虽然它只是童话,然而,如果我可以选择,这样的世界比现实生活,实在要好的多得多;虽然它只是童话,但我每次读到这本书时,我都不会失望:曾经那种小孩子式的幼稚目光,只将读书作为游戏,或打发时光;现在,虽不能说长大了多少,至少可以很自信地对别人说,自己已经不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孩子了;虽然它只是童话,但就是这样的一本书,一直影响着我,并且我坚定不移地相信,这种影响将会贯穿我的一生。
书评‖《皇帝的新装》——畅想与感悟虽然现在还是"长大"了不少,虽然我有时候会憎恨这种"成长",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这种为了适应生活的"成长"必须存在,否则本体就会消亡。那就谈不上其它了。
最近忙于考试,一直没有推文。面对一些热心的文友的催促,我甚至感到了某种愧疚,似乎这成为了我的某种责任。于我自身,忙于考试,无暇作诗,似乎也无可奈何。复习的间隙,偶尔翻翻书,那篇我反复读过很久的《皇帝的新装》就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了。也因它,童年的情景有在我的脑海中浮现……
书评‖《皇帝的新装》——畅想与感悟早在以前,我就有写一篇关于这篇文章的评论的冲动了,虽然安徒生的每篇童话都很吸引人,但我唯独对这篇记忆尤深。然而,每次都面临同样的情况:每次读完后,总会"胡思乱想",但提起笔来,脑子却一片空白。于是,三言两语之后,只得放弃。
这次也一样,正在写时,就发现脑子正在渐渐变成空白,我只希望在这有限的时间内,能尽量输出我脑子中的内容,如此,也不枉我牺牲复习时间来写这篇文章。
文章内容,众所周知,我就不献丑了。在这里,我只想提出一个问题:
国王到底有没有穿上衣服呢?书评‖《皇帝的新装》——畅想与感悟
虽然书中早有交代,而作者的描写似乎也已经很明白,但如果将我刚刚提出的这个问题脱离文本,进行更深入的探讨,又会有怎样的结果呢?
想要回答这个问题,就需要对这个问题做假设:
一.国王没有穿上衣服,那个小男孩的话是陈述事实。
二.国王穿上了衣服,这个小男孩的话有另一层寓意。
《安徒生童话》的结局当然是前一种。但作者本人是否在这两者之间挣扎过呢?最后为什么选择了前者呢?
抛开功利性的答案不谈,如果是前者,那么没有什么可说的。毕竟这样的寓言式童话是众所周知的。我也就不再赘述了。
如果是后者,情况就要复杂地多。作为童话,结局虽然还可以保持原样不变,但内容就显得晦涩了。安徒生写的,毕竟还是童话,那属于小孩子的时间。我想,作为一位作者,他大概也这样想过吧!
然而,如果情况属于后者,又会有怎样的寓意呢?
我们不妨先对那位小男孩的话做一番分析。
那位小男孩说:
"国王根本就没有穿衣服呢。"
大家是否会觉得奇怪呢?因为按照后者的情节设定,国王是穿上了衣服的,但小男孩为什么要说这位国王没有穿衣服呢?
我想,有些读者读到这里,应该已经明白了。但容我再继续分析一番。
国王制作新衣的目的实际上就是为了炫耀。而这种炫耀的心态在制作时就达到了极点。因为这套衣服用得是世界上最好的材料制作而成的。
因此,小男孩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其实是言在彼而意在彼。
他实质是想说:
"你的灵魂太丑陋了!"
介于对方是国王,不好明说,所以用这样的曲言表达。最后大家齐声附和。国王自己也感觉到有些冷了。甚至开始怀疑自己到底穿上了衣服没有……
至此,整篇童话就此完结。但一千位读者心中自有一千位哈姆雷特,我仅仅说出我的感悟吧:
有时候,当自己被某种欲望控制时,自己那份丑陋的灵魂就会暴露出来。这时自己尽力去掩盖,但结果往往是徒劳。虽然知道是这样,但这种现象却屡屡发生,以至于成为人们的习惯性思维了。对此,我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书评‖《皇帝的新装》——畅想与感悟
另外,对于结局的进一步想象。在这样的事件过后,那位国王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会改吗?结局我也无从猜测。
不过,如果你的衣服脏了,别人提醒你了,你会注意并且下次洗干净;如果你的灵魂脏了,别人提醒你了,你当时注意了,之后你是否会去洗洗自己的灵魂呢?这答案让我失望!
因为大家总有一种幻觉:灵魂是存在于肉体之内的,是被掩盖起来的,因此,即使脏了,没人看见,自己也可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
但事实却是,人的灵魂常常会暴露出来,通过自己的为人处事这些方面。如果不自知,结局就是……你懂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