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庸时义31

中庸时义31

作者: andy言道 | 来源:发表于2025-01-10 07:03 被阅读0次

其三十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然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有言:宇宙中的事物都是具有相对的辩证统一性的。有无相生,虚实相间,动静相接,外内相比,高下相倾,长短相形。规则即标准,规则通用,则标准统一,则事物之间就可以进行比较和参照。有了比较和参照,我们就可以确定秩序。是以,规则定,秩序出。当我们确定了美之所以为美,那么也同时确定了丑之所以为丑,就是因为我们评判美与丑的规则和标准是统一的。而有丑的存在,也对比出了什么是美。同样的,当我们定义了善,依照规则,善的对立面就是恶。因此,强弱、小大、美丑、善恶、是非、利害、损益等等,都是相互关联、对立统一的成对出现的,统一规则下的相对事物,有正必有反,无正亦无反。这是人类社会中的现象,存在一定的逻辑关系,也包含自身的客观规律。

但是,当人类在规则制定上不能统一标准的时候,这些人为的现象,就有可能因为规则的含混不清与标准的模糊不定,产生歧义,甚至巨大的截然相反的歧义。因此,在通用规则与时代背景之下,以人为本的确定统一的规则与标准,对于文明而言至关重要。因为这关乎人类文明的发展进化方向与人类有可能的结局。

圣人法天地之道以为至善之门,所以为善不止,去恶务尽,能够利体下而生生不息,教化不辍。君子效法之,执中致和,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也。

相关文章

  • 中庸-31

    原文:《诗》曰:“神之格思,不可度思,矧可射思?” 概要:《诗经》说:“神的意志,不可预测,怎敢怠慢不敬呢?” 天...

  • 中庸-31

    原文: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入而不自得焉。 概要:出身富贵...

  •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传统经典《中庸》学习录:31 故为政在人,取人以身,修身以道,修道以仁。仁者人也,亲亲为大;义者宜也,尊贤为大。亲...

  • 《中庸义疏》·自序

    孔子祖述尧舜,宪章文武,所开创的儒学不同于诸子百家中的某一学派。“夫道者,体常而尽变,一隅不足以举之”,儒学乃大中...

  • 国学的数学原理与社会理想的发展方向

    “义者,宜也”(《礼记·中庸》),《墨子·经上》说:“义,利也”,《朱熹集注》讲:”义者,心之制,事之宜也...

  • 切脉中国人的义-2017文化觉醒元年11

    “义”:大义、正义、公平、公正、公道。中华传统文化把“义”作为人生的终极目标和价值取向。《礼记·中庸》:“义者宜也...

  • 详解《三字经》目录

    一、缘起 二、性善 四、教子 六、学义 二六、中庸 二八、孝经 三十、易经 三一、尚书

  • 🎏《中庸》日课31

    《中庸》日课31 子思在反复暗示我们,想在生活中做到中庸,要具有智、仁、勇三种美德。 如果没有智,理解上不去,不知...

  • 转载| 钱穆:《中庸》新义

    (收录于《中国学术思想史论丛》(卷二)) 《诚明》篇 天人合一之说,中国古人虽未明白畅言之,然可谓在古人心中,早已...

  •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义精仁熟,没有私欲,才能做到中庸――中庸心得(九) 文/乐呵呵777 第九章心得体会: 在第九章中,孔子说:“天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庸时义31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qbe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