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陪孩子上轮滑课。热身的时候,教练说:立正,孩子们就喊:一二。一次又一次,声音还是有点小而且不齐。教练明显有点不耐烦了,“我看谁的嘴巴没动,再来”,显然教练嫌有的孩子不配合她,不听她的话。关键她也不示范一下,到底多大的声音她才能满意,其实很简单,只要抬高嗓门,示范一下,孩子们马上就能领会。
中间休息,花生喝了点水后,我提醒他,要不你进去自己先练吧,因为教练说他今天可以升班。孩子进入教室后,看教练还没有喊上课,有点不知所措。没想到的是,教练过来直接说:我说过,休息时间不能在场地晃,你是不是不听话,今天不想升班了吗。作为家长,听了这些话真的是非常反感,为什么不能在场地玩?你不就是觉得乱吗?不整齐吗?
如今不管是学校还是培训机构,为了考核为了应付检查,都希望整齐划一、步调一致,可是孩子们是活生生的人啊!理论上都知道要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成长规律,实现个性化发展,为什么实践的时候就希望是一个模子里面刻出来的呢?就这么搞教育,怎么能培养出创新型人才呢?
看看我们的学校,为了整齐划一,早读要求学生齐读;为了教室整洁,下课期间学生桌面上不能有东西;为了流动红旗,周末放学桌仓里不能有东西…记得我们上高中的时候,桌仓、桌面都是书,摆得高高的,有的脚下桌旁还放着纸箱,装得满满当当的书…
个人认为,考核固然重要,但是不能机械,学生的桌上不是不能有东西,摆放整齐就好了,尤其是书,学生的桌上都看不到书,那还叫教室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