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体验是互联网产品的核心话题,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用户的行为和使用习惯随着使用设备的改变而变化,但是用户仍然喜欢那些清晰、简单、自然、好用的设计和产品。Alan Cooper 在其著作《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中指出,“良好的交互设计的本质是设计的交互能让使用者在不影响个人目标的情况下,达到他们的实际目标”[1]。产品的可用性和易用性作为用户体验的重要衡量标准受到产品设计团队的关注,交互成本作为可用性的直接量化体现,为移动互联网产品的用户体验评判带来了新的思路。
1.交互成本概述
交互成本(Interaction Cost)是指人们在使用电脑、移动设备或其他类似设备时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原子性操作(比如点击、滚动、转移注意力到新窗口)的数量[2],即用户为了完成目标而产生的费力度总和,包括心智和操作两个方面[3]。如果用户在打开网站或应用后可以立即看到自己所需的信息,那么这种情况下交互成本为零,是产品设计的理想情况。但实际情况是,用户在使用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滚动页面,阅读页面内容,理解信息含义,准确无误的点击,等待页面加载,进行注意力切换,不同的行为需要不同种类的交互成本。
2.交互成本的分类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通过感受器和显示器来获取机器的状态,通过效应器和控制器来进行机器操作,人与机器通过界面来进行交互,见图2-1。人类行为可简化为三个部分:感受器、大脑和效应器[4]。因此,根据人机交互模型以及人类不同行为的费力度可将交互成本划分为感觉成本、认知成本和操作成本。
图2-1 人机交互模型2.1感觉成本
一般来说,人的感觉可以分为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每种感觉都能给人带来环境的不同物理特性。用户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产品的过程中,运用到的感觉主要为视觉、听觉和触觉。
视觉是人接收外部环境信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式,大多数人获得的80%的信息都来自光线。人们通过视觉来阅读信息和辨别目标的大小、形状、颜色。听觉是人类对声音检测的结果,是仅次于视觉的重要感觉通道。我们通过响度、音调和音色来对不同的声音进行区分,不同的声音会给带来愉悦、欢快、紧张、焦急等感觉。触觉是体表机械接触(接触刺激)的感觉,由压力与牵引力作用于感受器而引起。在使用产品的过程中用户主要通过手来感知触觉反馈,如按键的形状,按下的阻力,设备的震动等。从信息量的大小来看,视觉、听觉、触觉依次减小。我们通常使用听觉和触觉来辅助视觉上的设计,比如提示音和手机的震动。
2.2认知成本
认知或认识(Cognition)在心理学中是指通过形成概念、知觉、判断或想象等心理活动来获取知识的过程,即个体思维进行信息处理(information processing)的心理功能[5]。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丹尼尔·卡尼曼教授把认知分成两个系统:推理和直觉。推理系统注重理性,主张通过理性思考和分析和解决问题,需要耗费大量的脑力资源,认知成本较高但结果精确;而直觉系统则主要依赖情感、记忆、经验和直觉迅速做出判断,不需要有意识的搜寻和计算,认知成本较低但是结果相对粗略。通常情况下,人们不习惯进行费力的思考,而是满足于相信一个可以快速进入其脑海的似是而非的判断[6]。人们在学习新知识时,会激活大脑皮层的大量区域,比如语言、决策、学习、抽象思维、情感、自主运动等区域,认知成本较高,而在执行一个熟悉的、习得行为时,大脑的认知更像是骑自行车滑行下坡,认知成本较低。
2.3操作成本
在人机交互系统中,人通常利用上肢来操纵机器,例如用手指、手掌敲击键盘,滑动鼠标,按下按钮,在触屏手机和平板电脑表面触摸和滑动,在显示器前挥动游戏控制手柄。点击和滑动作为最常用的手势大量运动到移动互联网产品的交互中,除此之外还有拖拽、轻扫、双指缩放、长按、摇动等交互手势,给用户带来了动态十足的新体验。除了通过动作与机器进行交互之外,声音也是一种重要的交互形式,随着语音识别技术的快速发展,语音交互作为一种更加自然的交互方式在移动智能终端上迅速普及。用户可以通过声音来与移动智能设备上的语音助手进行交互,除了语音输入短信和邮件,还可以实现查询餐厅,询问天气,语音设置闹钟等操作。眼睛除了作为感受器之外还承担着效应器的职责,眼控技术可以通过眼睛发出一系列连续型的操作命令,做到其他某些交互方式无法实现的一些事,例如在Google Glass的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眨眼来控制拍照收发短信和查询天气、路况,完全解放了双手,见图2-2。
图2-2 不同的交互操作3.基于交互成本的移动互联网产品设计原则
3.1移动应用设计中降低交互成本
不同的交互成本需要耗费不同的脑力资源。当用户在屏幕上观看或寻找某物(感觉成本)花费的脑力资源要多于点击按钮或移动鼠标(操作成本)。如果让用户思考、记忆或心算(认知成本),那么脑力资源就耗费得更多。从人机工程学视角来看,不同种类的交互成本耗费的资源从多到少为:认知成本、感觉成本、操作成本。因此,如果实现某一目标需要增加几次点击,但用户可以减少思考或记忆的内容,那么这种设计就是值得的,因为操作成本比认知成本需要耗费的脑力资源更少,费力度更低。在移动应用的设计中可以通过费力度较低的操作成本来代替费力度较高的认知成本[7]。降低用户行为的交互成本可从降低感觉成本,降低认知成本和降低操作成本三方面进行,见图3-1。
图3-1 降低交互成本1.降低感觉成本
首先,根据格式塔原理来优化我们的视觉,通过视觉上的编组将功能相近的对象归为一类,划分功能组、逻辑层次以及从属关系。其次,降低视觉噪声,专注目标信息,通过删除,组织,隐藏,转移来省略不必要的文字及指示性说明,保留界面的核心元素,以保证其被快速浏览。再次,使用低频用色保证信息易识别,利用视觉对比度来突出重要信息。
2.降低认知成本
首先,保持界面、交互、操作的一致性,减少用户的认知负担,充分利用用户现有的认知、行为和使用习惯,简化用户心理模型;其次,依靠识别而非记忆,通过信息的适时呈现对用户的操作进行引导,突出重点,一目了然,确保交互行为的顺利进行;再次,使用图形表达功能,经过提炼抽象出的图形可以比文字表达更多的内涵,在带来更能多趣味性的同时更加具有识别性。
3.降低操作成本
首先,增加手势操作的流畅性,注视焦点转移的流畅性以及界面转场过渡的流畅性[8]。其次,转换输入方式,自动保存用户的操作结果,减少文本输入,尽量把用户的常用选项筛选出来让用户选择,而不是直接让用户输入。再次,充分利用移动智能设备的传感器,使用语音、扫描识别(二维码、条形码、文字等)、LBS技术来减少用户的输入,在降低操作成本的同时增加用户的真实感和沉浸感。
3.2游戏设计中提高交互成本
与移动应用的设计相反,游戏设计往往通过提高交互成本提升挑战难度。例如,有的游戏需要玩家仔细思考,需要大量的认知成本;有的游戏需要玩家在屏幕上四处搜寻,寻找指定物品,需要大量感觉成本;有的游戏需要玩家用键盘或别的设备来瞄准并射击敌人,需要大量操作成本。为了达到游戏时的心流状态,许多游戏增加了不止一种交互成本,例如有的游戏同时具有感觉和操作的挑战难度,见图3-2。
图3-2 提高交互成本4.结语
设计师在设计的过程需要学会对不同种类的交互成本进行权衡和取舍,从更加全面的视角来对用户行为进行审视,让用户自然从容地使用产品的同时注意不到它的实现方式有多巧妙,而是认为这就是理所当然的设计。
[1] (美)艾伦.库伯著.交互设计之路——让高科技产品回归人性(第二版) [M]. 丁全钢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6,140
[2] (美) Jakob Nielsen, RalucaBudiu著. 贴心设计:打造高可用性的移动产品[M]. 牛化成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3] InteractionCost.http://www.nngroup.com/articles/interaction-cost-definition/
[4] I. Scott MacKenzie.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 EmpiricalResearch Perspective[R]. Morgan Kaufmann,2013
[5] 维基百科-认知.http://zh.wikipedia.org/wiki/%E8%AA%8D%E7%9F%A5
[6] Kahneman D. Maps of Bounded Rationality: a Perspective on IntuitiveJudgment and Choice [R]. Prize Lecture, 8 December, 2002.
[7] (美) Susan Weinschenk著.设计师要懂心理学[M].徐佳, 马迪, 余盈亿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
[8] 傅小贞, 胡甲超, 郑元拢著. 移动设计[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
网友评论
2.认知流程相当于思考,通过一致性、可识别性、图形化等方法,降低思考总量和难度
3.操作流程相当于输出,以选择代替输入,利用手机的传感器优势,充分发挥手势的潜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