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晚上,小葡萄都会央求我让她玩会手机,只玩一会,没有1小时,甚至不到半小时,我都会再三确认,小葡萄作业写完了,这才格外开恩,让她玩一会。
通常,小葡萄拿到手玩了不到10分钟时,我就会提醒她不要玩了,各种唠叨,无其不用,目的很明显就是要她放下手机。
小葡萄看似玩了手机,但是都是在我的掌控里玩耍,周身没有一点放松,全程都是紧绷,她一会就会喊一句,“妈妈,我玩一会,就不玩了”。见我没有反对,又低着头接着玩。过了一会,又重复刚才的话,再玩一会,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手机,捧起一本书或得坐在那里发呆,眼角时不时飘向旁边的手机。很明显,其实她还是想玩了,但碍于父母的要求,不得不违心地放下。
身体和心拧巴着,一个人违心地做出的选择,天天和自己内心拧巴,肯定是不情愿的,何况是一个孩子,这样拧巴的生活,肯定是不快乐的,压抑的,没有活力的。
而对这样的小葡萄,我心里的怒火也一点一点的积攒着,小葡萄气嚷嚷的睡觉,我也气嚷嚷的数落她,每个夜晚,这样的场景是我们的必修场景。
直到有一天,我读了梅老师《唤醒孩子的内驱力》,心里豁然开朗,长期违心的孩子,哪来的快乐,又何谈活力呢?
我决定改变,从小葡萄玩手机,这件事做起。
第一天,小葡萄在玩手机时,我会去找事去做,如果实在要想唠叨,就在心里默默地告诫自己”闭嘴,闭嘴“。
小葡萄玩了一会,像往常一样对我说:”妈妈,我玩一会,就不玩了“。随后又低头玩了起来。又玩了10多分钟,她就敏感地发现,今天妈妈没有提醒她玩手机这件事,也没有唠叨。但是小葡萄还是有些不确定,试探着又玩了会,这才恋恋不舍地放下了手机。
其实,也就30分钟左右,但我忍得很辛苦,好几次,数落的话语,就快要从嗓子里蹦出来了,我马上捂住嘴,走出房间,直到小葡萄放下手机,我从回到房间,然后关灯,中间我都没有提醒小葡萄,也没有带任何不满的情绪。
一家人平和的睡觉,小葡萄主动偎在我身边躺下,小声的说:”妈妈,你生气了吗“。
“没有,睡吧”。
小葡萄这才安静地睡下了。
第二天,她还是在试探着我的对于她玩手机这件事,玩了半小时后左右,又玩了一会,这才放下手机。有昨天的经验,今天我的情绪比昨天要平稳,小葡萄玩的时候,余光里,我感觉到她比第一天,要放松,只和我说一遍:”妈妈,我再玩一会“。
孩子都是敏感的,她总能快速捕捉到大人的变化。
第三天,她确信,我不会数落她又玩手机了。她拿起手机,放心地玩了起来,全程没有喊我。大概20分钟后,她就把手机放下了。随后拿起手边的书,看了起来。周身散发着柔和,就连小苹果不小心踩到她了,也只是看了他一眼,随即收回视线,接着看书(如果是以前,她定会踩回去,还会大喊大叫)。
瞧,大人只是调整了一下心态,孩子的随之调整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