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生格局的修炼读书想法
蓝色思维:学会用水的方式思考,提升你的幸福感

蓝色思维:学会用水的方式思考,提升你的幸福感

作者: 苔米_ | 来源:发表于2018-08-05 19:23 被阅读109次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世界的本源,万物起源于水。虽然泰勒斯的观点在今天看来,是不以为然的,但他关于水的论断确实却是值得我们思考的。我们知道泰勒斯是在观察尼罗河定期泛滥之后,留下了肥沃的土壤繁育生命,从而得出水生万物的结论的,但是你有没有想过他得出的结论为什么是水,而不是土,又或者其他的什么物质呢?

    其实人类对水有种天然的亲近,总是逐水而居,无论是西方的海洋文明,还是中国的大河文明,人类文明的起源都离不开水。对于水的依恋,也造成人类爱水的天性

    在如今的社会当中,我们被各种信息包围着,我们面临着太多的压力,我们产生了太多的焦虑。匆忙琐碎的现代生活,逐渐侵蚀着我们对于生活本味的幸福体验。这时候,我们是否可以利用人类热爱水的天性,帮助我们获得另一种新的生活方式,提升幸福感呢?《蓝色思维》这本书给出了肯定的答案。

    图片源于网络

     

    《蓝色思维》的作者华莱士·J·尼科尔斯博士,是美国多家海洋保护公益组织的创世人,也是一位颇有影响力的作家。在2011年,尼科尔斯在旧金山发起了第一届“蓝色思维”峰会,邀请了不同领域的人共同探讨人类幸福感与水之间的关系,“蓝色思维”峰会也持续到了现在。

    尼科尔斯提出的蓝色思维,其实是指一种与“水”相关的思维模式,是一种温和的冥想状态,专注和感知是蓝色思维的精神内核。那么,在实际生活中,我们怎样借用蓝色思维,提升自身的幸福感呢?

    巧用水的“蓝色”

    提到蓝色,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是宁静平和,还是忧郁阴冷?无论你怎样想,你所有的观点,其实都源于大脑对于世界不同的体验。在你的生活中,蓝色是给了你正面的影响,还是负面的影响,会直接决定你的答案。

    不过有趣的是,人们对于蓝色,往往给出的是信任的态度。比如我们手机里很多软件图标的设计就是蓝色的、走在大街上很多广告牌的设计也是蓝色,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有很多“蓝色”,从此我们不难看出,人类对于蓝色的信任。想要培养蓝色思维,我们首先要弄清楚人类为什么会痴迷蓝色。作者尼科尔斯从颜色、反光度、气味和触感四个方面给出了我们答案。

    颜色

    有些研究已经证明蓝色往往具有安抚效果。试想一下,当你心情烦闷的时候,你觉得自己是看到蓝色的物体会感到舒服呢,还是看到红色的物体?答案是显而易见的,我们会毫不犹豫地选择蓝色,因为它可以让你平静下来。除此之外,尼科尔斯还说,蓝色还具有提高我们认知能力的作用,可以激发我们的创造力,让人的思维流动起来,注意到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

    反光度

    从千百万年前远在非洲的人类祖先开始,我们就对闪闪发光的事物抱有极大的好奇心,或许我们的祖先最早见到的最闪亮的东西就是阳光下的水了。“水面上的光影不知疲倦地变化,永不重复,却又那么相似”,正是重复中的些许变化,变化中的些许相似,使得我们在面对水的时候总有一种心安的感觉。

    气味

    也许水本身没有什么独特的味道,但一想起水,我们往往会想到与之相关的物体的味道。比如想到水中水生物的味道,就会觉得水是咸的;再比如想到湖泊或者喷泉,就会感觉水中有种难以言表的清新的味道。人类对于气味的感知,是触发我们情绪最强大的信号之一。

    触觉

    水拥有实实在在的触感,让我们可以穿梭其中。水的密度和人的差不多,沉浸其中,整个人都感觉轻飘飘的,一种无法言说的轻松感布满全身,却又可以带给我们力量。

    控制你的红色思维

    蓝色思维是一种平和、宁静、和谐的心理状态,但我们不可能永久地待在蓝色思维的状态当中。于是,烦闷、恐惧、愤怒等饱含压力的情绪状态,就会将我们带入红色思维的状态当中,让我们时常感到紧张与焦虑。

    快节奏的现代生活,带给我们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有些是有用的,但大部分是无用的,那些无用的信息消耗了我们的注意力资源。

    密歇根大学的两位心理学家史蒂芬和瑞秋·卡普兰将注意力分为两种:一种是受控注意力,一种是不自觉注意力。

    受控注意力需要你付出大量的能量和意志力,比如学习和交流;而不自觉注意力则不需要消耗你很多的意志力,比如看到色彩鲜艳的花朵,你会不自觉地被它吸引,却不必付出很多的意志力。

    当我们处于“受控注意力疲劳”的状态时,就会有一种“心累”的感觉,也就处于红色思维的状态之下了。那么如何避免这种疲累的状态呢?尼科尔斯给出了我们一个答案:到水边去。

    波光粼粼是水面可以触发我们的不自觉注意力,让我们放松自己的精神。处于水边,你不必冥想也可以享受到水的疗愈效果。不过,不是每个人都有机会长时间站在水边,享受这种精神疗愈的,那我们该怎么办呢?难不成还要专门请假吗?对此,尼克尔斯告诉我们,观察水景或者水族馆里的鱼,同样可以达到减轻压力的目的,帮助我们走出紧张的红色思维。

    提升幸福感

    我们每个人都在生活中追求幸福,寻找那一种满足的感觉,但事实上,很多人却不明白,我们真正追求的并不只是一种感觉,而是能够带来这种感觉的情景和条件。

    哲学家们将幸福,定义为了两种不同的类型。一种是当下的体验,也就是在当前的环境和状态中你所收获的快感。一种是最高善,即生活本身的安康所带给你愉悦感。

    《蓝色思维》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幸福“基准线”,这条基准线的高低由三个因素所决定。一是基因,二是生活的环境,三是能带来幸福的活动和行为。

    我们的幸福感,一半由基因和遗传所决定,这是我们难以改变的。而环境,例如个人的成长经历,婚姻状况、文化背景这些条件,对于幸福感的影响,也只有10%。剩下的40%,则来源于我们对有意义活动的追求,及个人目标的实现。

    如此看来,似乎环境对于个人幸福感的影响是非常小的,这好像和我们以往的认知有很大的出入。我们总会觉得一个人的幸福感,往往是由他所生活的环境所决定的,可尼科尔斯却告诉我们并不是这样。尼克尔斯认为,情景式幸福感是非常短暂的,容易获得,却不容易长久维持。其次,你可以通过改变部分环境来获得幸福感,但却没有办法控制他人,改变过往,那么这样的幸福感也是不长久的。

    既然基因我们无法改变,通过环境所获得的幸福感又极为短暂且不稳定,这样看来,我们获得幸福感,最大的可能也就是通过实现个人目标、参加有意义的活动这一项了。

    我们每天都在进行活动,但却并不是每一项活动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幸福感,能够获得幸福感的活动,必须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时间不长,活动的发生具有偶然性。比如你喜欢看海,但如果你天天在海滩泡着,形成习惯,那么海能够带给你的幸福感,也就没有多少了。

    (2)活动要适合你自己。如果你是一个生性安稳,喜欢岁月静好的人,那么,挑战珠穆朗玛峰可能不太适合你。

    (3)你必须长期坚持,但又有所变化。比如坚持跑步,就可以时常换一下跑步路线。

    尼科尔斯的“蓝色思维”旨在通过探索人与水之间的关系,来提高个体生命的幸福感,同时也唤起我们对于水资源环境的保护意识。人类在这颗蓝色的星球上居住了上百万年,我们的生存、繁衍和发展都离不开水,更离不开自然的馈赠。学会利用水的方式进行思考,让我们在面对生活的高压时,可以跳出让人紧张压抑的红色思维,收获宁静与平和。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蓝色思维:学会用水的方式思考,提升你的幸福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tiv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