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生有形状,我的人生可能是一团松松垮垮的毛线团吧。
关于父母不在乎我的感受这件事情,我经历了太多,所以甚至习惯了被别人忽略感受,甚至我自己也在忽略自己的感受,直到痛苦大到我承受不了,也忽略不了。
小时的时候,我的世界里只有学校和书。我只知道上课、做题、考试,除此之外就是看故事会、读者之类的书,书里的另一个世界离我很远,我只能通过这样间接的方式短暂地一窥究竟。
我知道每个人的人生境遇都不一样,我这样的境遇虽然单纯但是已经算好的了,毕竟衣食无忧。而我的性格如此内向,可能也是多元因素,不能一味怪罪于成长经历。但是明白道理是一回事,自伤自怜起来总是免不了会想如果我的家庭环境不是这样,那我会不会变得更好?
小学和初中时期,我似乎也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学习成绩好的乖乖女,高中时期我多多少少有些觉察到自己不善与人交际,我其实是个对生活体验和快乐都很迟钝的人,但是我对痛苦很敏感,抑或说,我很容易感到痛苦。
别人的否定使我痛苦。
自己的失败使我痛苦。
没有令我感到安全的人际关系使我痛苦。
上了大学后,学业的挫败和对未来的迷茫更加使我痛苦。
那个时候的我虽然只是在大学,但是对我来说这样的自由度已经让我不知所措。
学业的不顺利瞬间击垮了我,我纠结于自己为什么不行,自己应该行,但自己又不想努力,总之是在一个错误的方向,一方面想要轻松地往前走,另一方面因为无法实现而痛苦纠结。这现实世界没有按照我自己所想象的那样运转,这一事实让我倍感无措和痛苦迷茫。
我曾给自己找过很多退路,学日语,各种实习、学第二学位。
也曾给自己找过诸多解决方式,在网上刷各种问题、在脑子里翻来覆去得想。
也曾自我欺骗过,GAP、玩网游、不好好找工作。
虽然结果并不怎么样,但是我大概重来一次也不会有更好的选择了。
工作后的我,虽然第一份工作不怎么样,后面也一直在换来换去,但是现在想想,也许这些都是必经之路吧。只有真情实感的体验才能让自己跟这个世界发生连接,才能在确切的感受中发现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抽象的思维永远替代不了实感。
而我也在得到和失去之中学会了接受不完美和妥协。
人一旦开始接受不完美,就有了面对生活的勇气。
很多时候我们害怕,只是害怕达不到完美,做不到百分百,而这概率太高了。正确的不是事事要求完美,而是始终在路上。只要在路上,就永远有机会做正确的事,而完美可能在不经意中到来。
我知道幼时的生活仍然给我留下了很深很深的烙印,但是我也能够感觉得到,我在慢慢改变。这种变化不是疾风吹劲草一夜梨花开那样突然,而是春日融融冰河渐开,一层春风一层暖那样徐徐到来的。
最重要的是,我确认并且确信,只要我想改变,那么我就可以做到。这才是生活给予我的最宝贵的馈赠。
虽然现在的我,对于未来依旧有迷茫有纠结,面对想要做的事情依然有担忧害怕和焦虑,但是我已经可以不让自己沉溺于这些情绪当中,即使偶尔发现自己又陷进去,也会很快把自己拉出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