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情这东西,要么让人心花怒放,要么让人肝肠寸断。究竟什么样的爱情才是我们要追求的?
李大钊曾经说: "两性相爱,是人生最重要的部分,应该保持它的自由、神圣、崇高。不可强制它,侮辱它,屈抑它,使它在人间社会丧失了优美的价值。"
李大钊幼年时父母双亡,靠祖父抚养。他十一岁时,祖父就按当地的习惯,给他娶了媳妇。比他大八岁的媳妇赵韧兰是个厚道老实的乡下女子,她勤劳朴实,全力操持家务,处处体贴李大钊,想方设法资助李大钊读书。
1916年李大钊从日本学成回国,在北京大学当了教授。当时,李大钊刚三十出头,才华正茂,赵韧兰已年近四十。可是,李大钊并未嫌弃她,相反对她的爱恋和体贴比过去有增无减。
在北京居住期间,常有很多知名人士到李大钊家拜访。每当客人光临,李大钊总要把缠着小脚、目不识丁的赵韧兰请出来和客人见面,有时还要帮着妻子换衣服,扣扣子,细心地拉平衣襟。许多客人见到李大钊这样对待自己的"糟糠之妻",都不由得大吃一惊,从心眼里钦佩。平常,李大钊回到家里,总要帮助妻子料理家务,一点也不拿教授的架子。
李大钊令人钦佩的不仅仅是他的学识、他的身份,还有他对爱情的这份赤诚。他不因为自己有名气,不因为自己有学识,看不起糟糠之妻。他向我们诠释了美好的爱情。
当两人之间有真爱情的时候,是不会考虑到年龄的问题,经济的条件,相貌的美丑,个子的高矮,等等外在的无关紧要的因素的,假如你们之间存在着这种问题,那你要先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在爱才好。
现在很多大龄青年,被折腾得将就爱情,生活将就下也没什么。选一个自己看得还顺眼的人结婚,相处起来不厌烦,时间久了还会擦出爱情火花。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将就的爱情终将走向毁灭。
将就的选择,却不将就对方。婚姻里,有了一张纸的保障,便有些肆无忌惮,一心想把对方变成自己理想的伴侣。有了这种心思,眼睛也就慢慢看不到对方那些曾经吸引自己的亮点。眼里盯着的全是另一半的缺点,怎么就改不了,说了很多遍依旧如此。对方也郁闷,觉得是一天到晚的挑刺来显示自己的优越。彼此心里不顺,难免不会相互指责抱怨,一地鸡毛,哪还有浪漫温馨的爱情。
好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打动,而是点点滴滴的感动;好的爱情不是指责抱怨,而是理解支持。好的爱情,其实不在于对方有多优秀,在于彼此真情付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