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如何避免孩子太过畏难怕输呢?

如何避免孩子太过畏难怕输呢?

作者: susie_9bac | 来源:发表于2018-11-28 18:45 被阅读0次

    从养育的角度,如何避免孩子太过畏难怕输呢?

    学龄前,尤其是 3 岁以前的孩子有两个与生俱来的主要任务,一是他们需要和人建立联结,尤其是照顾他们、保护他们的人,因为他们初来乍到这个星球,不会走,不会爬,也不会自己摘果子吃,手无寸铁,这个世界对他们来说是充满危险的,如果没有大人的照顾和保护,他们几乎不能生存。二是他们最想知道这个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是怎么工作的,这个世界上的人都是怎么回事的。

    我们很容易看到孩子们在第二个任务上的发展和变化,也很容易注意到他们在第二个任务上的表现出来的状态,是很积极主动,很投入的,还是很漫不经心的。

    但我们很容易忽视掉他们在探索这个任务上的表现,他们的游戏质量和学习效率,很大程度上与第一个任务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就是说,我们与孩子建立的关系的质量,或者说互动的模式,会影响到TA探索和学习的质量。这也是依恋探讨的内容。

    回到畏难怕输这件事,从探索质量和亲子联结的质量的关系这个角度,我们粗粗可以分为以下三类:

    1、放松-专注

    安全型或者叫平衡型依恋的孩子,他们和父母的关系安全而放松,当感受到压力的时候,他们可以表达自己的真实的感受,并且也学会了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感受,不夸大,也不压抑。

    如果需要帮助的话,他们可以毫无压力地寻求帮助,如果对方想给的帮助超过TA的需要,TA会委婉拒绝,因为,自己探索更有乐趣。所以,安全型的孩子不担心犯错误,他们可以更专注在学习和探索本身。因为犯错误不会给他带来不安全的后果,当然这个不安全更多是情绪上的。

    2、焦虑-回避

    他对结果会比较敏感,因为结果会影响到爸爸妈妈的情绪,爸爸妈妈是否高兴对TA很重要,因为可能会伴随着惩罚,这个惩罚可能是发火,也可能是忽视,就是置之不理,不理睬会给孩子带来很大的恐慌;所以做符合爸爸妈妈期待的事情就很重要。

    这样一来,他们在自己能掌控的范围内,通常会很努力,很乖巧,但一旦这件事超出TA的把控,就会引起他们很大的焦虑。但这些孩子通常并不会把他们的焦虑表现出来,因为他们没有人会像TA期待的那样来安抚TA的焦虑,帮助TA把焦虑调整到TA可以处理的水平,在这种情况下,回避就是很有保护意义的一个策略,所以我们会看到退缩的或者看起来满不在乎的孩子。

    宁可不做,不能做错。这种情况跟上面例子里A的场景比较对应。

    3、纠缠-攻击

    为什么说是纠缠呢?如果孩子照顾爸爸妈妈的感受多于爸爸妈妈照顾孩子的感受,孩子比较会克制自己的情绪需求。孩子可能会大哭大闹或者攻击别人,但他想要的是其实是安抚;TA也可能看起来好像很可无助,很脆弱,很可怜,但TA需要的是掌控,TA要的是你听她的。

    所以即使你接招了,TA还是不会满意,因为TA表现出来的不是TA真正想要的。回到探索和学习这件事上,事情做到怎么样不是TA真正关心的,TA更关注的是妈妈有没有一直关注着我。

    所以TA更多的时候不是自己专心探索,而是玩给你看,希望把你的注意力一直保持在TA的身上。有时候即使没有遇到困难,孩子也可能假装不会,让妈妈来帮忙,若是真的遇到了困难,TA的情绪唤起就很容易转化为攻击和哭闹行为。

    如果妈妈比较容易妥协的,孩子就会在妈妈面前不依不饶,哭闹不止。如果大家都在,爸爸妈妈在家里的力量对比决定了孩子会倾向于采用哪种策略。这样问题看起来似乎就很棘手了,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好像都缠在一起了。

    接纳情绪是解套的第一步

    为什么接纳孩子的情绪是第一步而且必须是第一步呢?

    首先,自尊心高是错的吗?不是,对结果有期待是错的吗?也不是,那生气、伤心有什么不合理的呢?当我们在为一件事没做好而懊恼的时候,有人说你就是太经不起打击太脆弱了,我们的第一反应肯定是不服和反击,而不是反思和再次尝试,因为心理资源被自我防卫占据了。

    其次,当孩子得到理解和安慰的时候,TA的注意力就会回到任务本身,更重要的是,TA没有把失败和错误与「我是不是不够好」这样的想法关联在一起,重新回到任务再次尝试TA就不会畏手畏脚。

    换句话说,接纳情绪真正的意义是,我不会因为你做的事情来评判你,而且,如果你需要,我愿意陪着你一起打怪兽,陪着你认识更大的世界,学更多的本领,因为我相信你。

    回到我们刚才说的学龄前儿童的两大人生任务,一是与重要的他人建立联结,二是去探索和认识世界,当第二个任务遇到挫折的时候,TA就会回到我们身边,寻求安抚和保护,因为这能让孩子重新恢复能量,然后再次出发。所以我们只要发挥充电桩的功能就好了。充电五分钟,通话两小时。

    如果孩子遇到的困难确实比较大,以TA目前的能力确实比较吃力,甚至可能根本做不到,那我们要接纳和安抚TA的挫败感的同时,要怎么鼓励TA继续努力呢?可能很多家长也有这样的体会,我跟孩子说结果不重要,只要努力就行了,但经常起不到效果。

    二、鼓励孩子「去努力」为什么不一定奏效呢?

    鼓励孩子的两种思维模式

    很多家长已经很熟悉一个原则,就是不要评价孩子聪明,要强调他们的努力。比如孩子取得了好成绩,我们不要说你真聪明,要说「你的努力让你取得了好成绩」。如果孩子没有取得好成绩,不要骂他笨,要鼓励他「我们需要多花点时间,要更努力一些。」

    在这个例子里,把好成绩归因于「聪明」或者把不好的成绩归因于孩子「笨」,这就是固定思维。也就是成绩好不好,完全取决于孩子的天赋。而如果把好成绩归功于孩子的努力的话,这就是成长型思维,也就是强调好成绩是可以取得的,孩子可以越做越好。

    这两种思维模式,和孩子怕不怕失败有什么关系呢?其实两种思维方式的关键区别在于是否给孩子贴了一个「聪明」的标签。聪明是怎么来的,是天生的吗?如果好成绩被归因为聪明,那么给孩子的观念就是你的聪明是天生的,因为你的好成绩我们看到了你的聪明。

    如果孩子遇到了一件TA做起来吃力的事情呢?还是不要让别人看到我做这件事不聪明吧,孩子就比较容易在这件让他觉得困难的事情上回避或放弃。

    所以我们强调要夸努力,因为聪明是可以通过努力来的。如果孩子做的好,就强调他付出的努力让取得了好成绩。如果做的不好,就鼓励他继续努力,只要付诸努力,就会越来越好。

    强调努力,也会有问题

    但是强调努力这件事似乎还是有bug。如果孩子已经很努力了,但还是没有获得理想的表现呢?你安慰他说:「我已经看到你的努力了,结果怎么样不重要。」孩子或许能得到了些安慰,但TA会怎么看待这个结果呢?

    他很可能还是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负面的评价,因为有些事情对他来说似乎是努力也不一定能带来改变的,这些能力似乎还是天生的、固定的,是TA无能为力的,如果怎么努力也没用,那为什么要努力呢?这时候如果我们还是鼓励他说:「你还得再努力一点。」能产生的动力很可能非常有限。

    所以,在孩子获得让人满意的表现的时候,高兴地和TA讨论分享「你是怎么做到的?」赞赏TA的努力,让TA体会到自己的付出与结果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相信努力的力量,努力能带来能力的提高,这是我们需要做的,也是很重要的。但是当孩子没有获得满意的成绩,或者遇到了困难的时候,我们就需要重新思考这个表达对孩子是否足够有推动力。

    提出成长思维和固定思维这个概念的心理学家Dwreck(德韦克)在2016年也重述了她的观点,她认为我们把「努力」摆在了太重要的位置,不是说努力本身不重要,而是会给我们一个错觉,以至于让人觉得「努力」本身是我们鼓励孩子的目标。

    在家长和老师眼里,可能觉得孩子只要动起来,投入进去,效果就会自然会呈现,但在孩子的角度,TA主观上体会到的这件事的难度和实现的可能性或许比我们认为的要大很多,所以很难用「你只要再努力一点」或者「你先去试试看」就能消除掉所有障碍。

    而为了努力而努力所产生的动力是非常外在的,TA需要更看得见或者说预期到TA的努力可以带来什么。因为如果太强调努力,而没用对方法,努力没有产生大家期待的效果,反而更挫折。

    那么我们鼓励孩子去努力其实要鼓励的是什么呢?这是我们今天重点要讨论的事情,也是鼓励孩子「去努力」这个bug的一个补丁。那就是,事实上,我们要鼓励孩子的是「去学习」(learning),换句话说,我们光鼓励孩子「去努力」是不够的,我们需要在鼓励的语言中让孩子看到努力的方向和努力的资源,这样才能产生足够的动力。

    三、聚焦学习的鼓励语言有魔力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判断下哪些鼓励的语言更能让孩子获得动力去不断尝试,哪些更容易让人放弃。例如,孩子数学成绩不理想:

    A:不是每个人都擅长数学的,你尽力就好了。

    B:你已经付出了很棒的努力,你已经尽力了。

    C:没关系,可能数学不是你的长项。

    D:别沮丧, 只要努力就会成功。

    E:每当你学会一种新的解题方法,你的大脑就会变得更厉害一点。

    F:每当数学让你觉得好难的时候,正是你的大脑处理数学的这部分快速发展的时候。

    G:如果你发现自己有这样的想法:我不是学数学的料。麻烦在我之后加上「现在还」。

    H:我们不需要一次性全部掌握,逐步逐步加深理解才是重点,我们还可以试试什么方法?

    相信大家很容易能判断出,前四种鼓励虽然强调的是努力,但反映的还是固定思维,那就是能力时天生的,有时候努力是无能为力的。后四种鼓励聚焦在每一次具体的尝试可以带来设么样的收获上,积跬步,至千里,最终得到了能力的提升,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些一次次的尝试中学会主动去探索方法,这才是学习的终极奥义。

    再举一些例子,生活当中很容易发生的,当孩子没有做好一件事。TA可能会说: 「我又搞砸了。」成长型沟通的回应怎么说呢,我们可以说:「没关系,从错误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

    •如果孩子说:「我放弃了。」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我们再试试其他新学到的方法。」

    •如果孩子说:「我不像TA那么聪明。」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我们可以学学TA是怎么做的,TA是用了什么方法?」

    •如果孩子说:「我搞不懂这些。」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我们是不是遗漏了什么信息?」

    •如果孩子面对一件困难的事情举步不前的时候,TA可能会说:「这件事我不会,我不擅长。」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看来我们有新东西可以学咯。」

    •如果孩子说:「这件事太难了。」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那我们就多花一些时间和努力吧。」

    •如果孩子说:「我做不好的。」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越是困难的事情,可以让我们的大脑进步的越快。」

    •也有可能孩子会说:「我够优秀了。」成长型沟通的回应可以是:「我们是否还可以做得更好呢?」

    四、总结:成长型沟通 = 情绪接纳 + 聚焦学习

    孩子的畏难怕输有两种情况,一是客观难度没那么大,孩子主动退缩了。二是实际的困难确实是个挺大的挑战,我们需要鼓励孩子不怕它。

    在第一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花更多的力气去理解和接纳孩子的情绪,当我们对一件事能诚实地表达感受时,事情就只是事情,如果孩子得到了我们的理解,我们就是和孩子在一起的,我们一起来面对事情,而不是我们和孩子就站在了对立面。

    很多时候我们不知道怎么去表达我们对孩子情绪的接纳,至少我们可以从一个简单的回应开始:「爸爸(或妈妈)知道你很难过。」然后谨记,后面不是紧跟着「但是」,而是「我们」,你可以说:「我们一起来想想办法吧。」

    在第二种情况下,我们不只是鼓励孩子「去努力」或者「再努力一点」,而是让TA知道错误和困难是学习的机会,不仅要投入努力,还要去学习学习的方法。任何困难的事情,都能让我们的大脑变得更厉害一些。

    所以,当孩子做的好的时候,我们不需要去评价他棒不棒,只要高兴地问他「你是怎么做到的?」可能就足够了。这个提问不是一笔带过,而是通过这个问题邀请孩子一起分享TA刚才做这个事情的过程,TA用的策略,TA遇到困难的时候采用的方法,还包括TA自我调整的方法,这个分享和讨论比对比结果的评价重要很多。孩子通过这个分享会对自己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能力更有信心,也更有掌控感。

    当孩子做的不够好的时候,即使TA看上去再无所谓,他也是挫败的,不要觉得TA是脸皮很厚,不在乎,TA的看上去不在乎很可能是因为太在乎,所以他需要掩藏的足够好。这个掩藏,才是问题。我们需要反思我们对孩子错误的容忍度是否不够灵活,也需要反思当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是不是又一味妥协,从而也抹煞了孩子去讨论、反思和改进的机会。

    当然,确实有些孩子是会更谨慎一些,而有些孩子更乐意冒险一些,我们也要时刻提醒自己、经常反思的是,我们有没有把孩子的谨慎解读为保守和退缩,把孩子的乐于冒险解读为冲动和不计后果,而忘了关注它们本身具有的优势。

    更重要的是,我们有没有教孩子学会面对和处理输赢、成败,因为输赢或成败本身不可避免。当然,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过我们也要相信需要经过一番练习,我们鼓励孩子的能力也会提高。这个能力也是可以学习的,并且是需要学习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如何避免孩子太过畏难怕输呢?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avzq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