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麦可是一点都不敢再卖了!圈到恁爹住的那间吧,地不潮少生虫.......”母亲从电梯跟到车旁,一直反复叮嘱我俩。
母亲一向对我和妻回去收麦是极不放心的,而我俩还是不准备载住母亲一起回去收麦。一者,烈日炎炎,气温较高,收麦进圈的时间恰恰是从一天当中气温最高的三点多钟开始,扫余子、隆堆儿、罐袋、装车、运回、进圈,一切都是要趁热打铁的。母亲上了年纪,虽身体健朗,但这些农活毕竟不轻松;再者,孩子上学还需要母亲做饭照顾。
其实,最主要的原因还是我俩担心母亲干活不要命的那股劲儿。母亲只要干起庄稼活,庄稼活就成了唯一。从不惜力,且一向仔细认真。天越热越要干,说锄草能死草,晒麦天热多翻晒得快.......割麦还得总要趁中午,全然不会考虑劳累。在母亲的心目中,庄稼活就得这样干。有一年,领车的找到家,爹顾及面子,一大早没等潮气退就收割了,割下的麦子里夹杂了不少秸秆,母亲甚是生气,一度堵在收割机前,说不让割她的那份。“懒,怕干活,到最后还是得让你多干活,镇多麦秸情收拾了”“漫余子多漫两遍使不死!收拾干净还能多放两年”.......爹在世,每到农忙时节,俩人都会叮咣起来。爹急性子急活、粗而糙;母亲仔细认真,干什么活都不会各对应付,做什么都很细密。
“放心吧!今年一斤都不卖,全圈起来!”临走,妻按下车窗安慰母亲。的确,新冠疫情让人都平添了一份忧患意识。之前,虽不指望卖掉余粮买下一季的化肥种子,但怕麻烦、怕受罪,一般留够一年吃的,余下的在地头就全部卖掉了。快速结束农活,也好安心各自的工作。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回到村北地,放眼望去,大块麦田都已收割,留下或稀疏或稠密的麦茬,似在警醒着农人,你怎样侍弄庄稼,庄稼就怎样回报你。我家收割下来的麦子早被堂哥均匀地晾晒在地头的水泥路上。走近了,清新灿黄,四下里皆是麦香的味道。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下午三点半趁天最热之际开始收拢,一直忙到七点多,颗粒归仓。今年,我的麦收圆满结束。
回到家,洗刷毕。打开手机,点阅简书。“恭喜!你已成功获得简书创作者徽章。”简书的提醒信息,一扫一天的疲惫。感谢简书,这么快给与认定并通过。之前看到那么多人吐槽简书创作者认证申请失败,一度心凉。因我没有买钻入会员,写的文章也只有16篇,区区一万两千多字,获赞也仅有134个。已不抱希望之际,竟得到了简书的认可。岂不快哉!岂不感动?!
看来今后要多打洞,广积粮才不负简书如此爽快的认可。打读书钻研之洞,积抒写真情实感之粮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