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把我妈折腾地不浅。我问她后不后悔生下我。嗯,当然,她说她不后悔。
其实母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微妙。
在我的逼问下,大概可以理解为,妈妈想都没想就觉得结了婚应该有孩子然后就有了我,受传统观念的影响,就觉得要有个孩子。
然后刚出生那几年就爸妈围着我转,当然就像夫妻之间共同努力的一个梦想一样,带给他们快乐的同时,也巩固了他们之间的感情,新鲜感时期。
再接着,他们就开始寄希望于我,让我好好学习,抵达他们未曾抵达的,的确有一种把梦想加于我的想法,当然除了做课外题我别的都不排斥,还玩的挺开心,翻箱倒柜看那些根本看不懂的专业书,拿着测葡萄糖的什么仪器当望远镜,对着中草药的字典看钢笔画的花花草草和好听的名字,寄予厚望时期。
再接着就是青春期,我妈非说不后悔,我就记得那会儿她总对我说,你干嘛长大啊,你没小时候可爱了,你怎么长丑了。哼,记仇。可能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妈妈意识到女儿不再是她的附属品,女儿要独立了,然后妈妈开始明里暗里提醒女儿不要和哪个小伙儿走太近不要被臭小子拐跑了,不要沉迷言情小说,不要和陌生人说话,不要晚上一个人走路,一个人的时候不要喝酒,妈妈在失去的恐慌和不适中慢慢调节自己,而女儿一边在逃离一边又在寻求抚慰。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的摩擦、撕裂与挣扎。如果把母亲看成地球的话,我想,我的出生就像是从地球发射的一个围着地球转的小卫星,而青春期的撕裂,像是我加速变轨,脱离地心引力,飞向太阳系的别处。转变观念时期。
最后,我妈虽然嘴上说着要靠我养老,但我也听了无数次她跟别人说,最不能指望的就是孩子了。唔,我也觉得靠我养老挺不靠谱的,我这种工作狂应该不会经常回家吧,我不是一个孝顺的好孩子。现在的她,总是说,别担心,只要你过得好。有时候挺难过的,但这种难过并不能改变什么。她当年千方百计让我留在省内,大概是想我能常回家看看,但我总觉得自己以后不一定能做到,当然她和我姑姑很成功地把我小表姐留在省内,可能就全指望小表姐了(教训就是不能和初中同学结婚,不然一辈子出不去)。
有时候,放开一切,当我只为自己而活的时候,我可以很勇敢可以义无反顾追求自己的理想,因为我自己可以节俭节制地生活,养活自己并不太难,也只有这个时候,我能感受到昆德拉小说里的生命之轻。但我不确定自己是否真正能够脱离世俗人情,放飞自我。生命的轻与重如何选择,我还无法给出答案。
但是,不管选择怎样的人生,都应该好好珍惜,认真的相见、相处、相别。在我看来,这世界上最不能质疑的就是自己的情感,而唯一能做的,就是真诚。
两周之后:
我忽然在想,孩子或许是自己认知社会的另一双眼睛,他确实会离开的我身体,但事实上,当我确确实实全身心地去为另一个生命操心的时候,我是在用一个孩童的角度去再一次地有意识地获得对社会的奇妙认知。想想人也有趣,小时候无意识的成长,通过代际之间的延续,弥补了那一段缺失记忆的体验与快乐。嗯,随缘吧。还是很恐婚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