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
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入选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第8位)
《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初版距今已八十多年的
《家》
01|书籍简介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06月
推荐指数:★★★★★
作者:巴金
简介:该小说描写了20世纪20年代初期四川成都一个封建大家庭的罪恶及腐朽,控诉了封建制度对生命的摧残,歌颂青年一代的反封建斗争以及民主主义的觉醒。
02|创作背景
据巴金自述,他所要写的应该是一般的封建大家庭的历史,他写《家》的动机也就在这里。
《家》也是巴金在哥哥李尧枚的鼓励下写的,1929年7月,李尧枚自川来沪看望巴金,谈了家庭里的种种事情,气愤而又苦恼。巴金告诉他,要写一部反映大家庭生活和家中男女青年不幸遭遇的小说。大哥即表支持,后又写信来大加鼓励:“你要写我很赞成,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我现在向你鞠躬致敬。”
这使巴金大受鼓舞,抱定心志创作《家》,不负“我一生中爱得最多而又爱我最深”大哥的殷切期望,让大哥早日从沉重的封建枷锁中解脱,“读到我的小说,也许会觉悟,也许会毅然地去走新的路”。
李尧枚在信上说:“《春梦》(即以后的小说《家》),我很赞成;并且以我们家的人为主人翁,尤其赞成。实在的,我家的历史很可以代表一切家族的历史。我自从得到《新青年》书报,读过以后,我就想写一部书来,但是我实在写不出来。现在你想写,我简直喜欢得了不得。”他还鼓励巴金不要怕,说:“《块肉余生》(即狄更斯的《大卫·科波菲尔》)过于害怕就写不出来了。”
而故事中的高觉新的形象更是以哥哥李尧枚为原型塑造的,然而可惜的是,才写到第六章时,接到家里来电,大哥终因受不住巨大压力而服毒自杀了。
巴金悲痛欲绝:“万不想大哥连小说一个字也没有能读到。”“没有挽救他,我感到终生的遗憾。我只有责备自己。”
李尧枚的死,更坚定了巴金早日写好《家》的决心:对那吃人的封建制度,我一定要用全力打击它!他拿起笔写了小说的第七章《旧事重提》。
《家》由上海开明书店正式出版时,巴金写了序《呈献给一个人》,这“一个人”正是他的大哥李尧枚。
03|衍生作品
吴天和曹禺先后于1940年和1942年将《家》改编成话剧。
其中曹禺版《家》于1943年4月8日在重庆首演。
1956年,陈西禾将《家》改编成电影,由孙道临饰演高觉新,1957年3月首映。
2002年,成都市川剧院将《家》改编为以觉慧和鸣凤为主线的川剧《激流之家》。
04|作品影响
《家》中讲述家族故事的模式在启蒙主义话语中非常典型,它对后来的家族小说创作起了极强的示范作用。
对传统家族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批判和彻底否定也成为这类小说一个持久而强大的主题。
像端木蕻良的《科尔沁旗草原》、路翎的《财主底儿女们》、茅盾的《霜叶红似二月花》、老舍的《茶馆》与《骆驼祥子》都是如此,而《家》中父子对立的结构模式也被或多或少地继承下来。
新文学问世以来,以揭露旧家庭旧礼教为题材的创作很多,但以长篇系列小说的形式和如此浩大的规模,对封建家族在现代逐步走向崩溃过程做系统深入描写的,《家》以及《春》《秋》还是第一次,在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很重要的地位。
根据该作品改编越剧曾于2003年首演,由越剧名家赵志刚、单仰萍、孙智君等担纲主演。
四川交响乐团根据《家》改编的歌剧《鸣凤》于2013年11月25首次与观众见面。
《鸣凤》由著名歌剧表演艺术家李元华、高育发分别担纲导演及艺术总监。
2020年4月,列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 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
05|主题思想
《家》以作者巴金青少年时期的亲身经历为基本素材,带有自传性质。
巴金曾说:“要是没有我的最初十九年的生活,我也写不出这样的作品。”
但《家》又不单纯是一部自传,而是对中国当年典型的旧父权制家庭败落史的现实主义的再现。
《家》的主题是,通过觉慧与鸣凤,觉新与钱梅芬、李瑞玨,觉民与琴三对青年爱情上的不同遭遇,以及他们所选择的不同生活道路为主干,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败落,和青年一代对光明和新的道路的追求和探索。
其矛头不仅针对旧礼教,而且更集中指向作为封建统治和新的专制主义;其意义不只是单纯地主张自由恋爱,而且号召青年反抗封建专制制度,投入社会革命洪流之中。
巴金出生在一个封建家庭中,他在《自传》中说:“在自私伪善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听到年轻的生命的痛苦的呻吟。”
他希望用小说来揭示这些现实问题,号召青年与旧家庭决裂,走向社会,征服“生活的激流”。
往期精彩文章请点击下方蓝字观看:
目前自己在做公众号,整理国内外的精品书籍和作家资料与各种书店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听潮观书
每天更新推荐书籍和相关作家的资料
本期推荐书籍《家》作者巴金的资料以及介绍请点击下方蓝字观看:
感谢大家的关注和分享点赞以及评论,欢迎留言讨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