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什么说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理由如下:
首先,追溯我国教育史,“教育”这一词的汉语最早来源于《孟子》《尽心·上》篇“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学记》中的“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说文》中的“育,养子使作善也”;“教”传授,指点;“育”培养,培育。“教育”就是将知识,经验进行主动的或者被动的一个传授过程。教育是塑造人的灵魂的伟大事业,是“心灵与心灵的沟通,灵魂与灵魂的交融,人格与人格的对话”。教育,以培养真正的人,正直的、有德性的人,应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其次,立足现在社会,立德树人也应是教育根本任务。就如近年来大家热议的话题那样——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有才无德是危险品,无才无德是废品。对于人之为人,能够发挥人存在的价值来说,有德是立人之本。而我们提倡的教育人要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也始终以“德”为先。教育人,应该抓德之本。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
最后,反思当下,放眼未来,人类想要可持续发展,如果不顾道德底线,只会激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加速人类的灭亡。如何能发挥人类的正向作用,实现人的开化,激发人的智慧,需要教育。就如大哲人苏格拉底所说:“教育的本质是唤醒,是开发你的内心。”唤醒人类德性,提高人的品质,立德树人,理应是教育的任务。
2.惯偷训练小偷是否是教育?
惯偷训练小偷不是教育,理由如下:
(1)正如教育学家蔡元培在《教育独立议》所言:“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能尽一分子的责任,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特别器具。”惯偷训练小偷,从目的或结果上看,会导致小偷掌握一项既不利于个人能力提升,又不利于品行与人格健全的行成,更不会给人类文化责任的达成起推动作用。这样做不是教育人,是在害人,是把人异化成窃取他人劳动果实的工具罢了。
(2)如上题所言,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教人偷东西,违背做人道德,与教育的根本任务相悖,不是教育人,是教唆人违法犯罪。
因此,惯偷训练小偷绝不是教育。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