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杨冰蒙
睡觉醒来,第一反应就是打开手机看有没有人给自己发消息,很遗憾,手机屏幕上没有一条信息。
前两天听了一堂课,讲到了一点点心理学知识,让我忽然心里一惊。我每天社交软件弹出的信息都是群内信息,没有私人信息。听课的时候我想了想这个问题,回想起来,原因让我吃惊。
我没有多少朋友,平时几乎不和任何人聊天,有时候别人找我聊天,有事找说两句话,说完了就不说了,这我是可以接受的,但是如果是闲聊或者是每天找我聊天,我会很烦,我会觉得这个人好讨厌,干什么要和我聊天?他自己难道每天没有事情做吗?此时的我便会敷衍两句找点理由不再聊天,此后仍然不会找他聊天,就这样只要你不找我我就不找你。
那天听课,我想我为什么会这样呢?我忽然想到了我小学时代的经历,那时候的我相貌平平,学习不好,因为有妹妹的衬托,我会显得黯淡无光,没她漂亮没她学习好,处处被对比,加上同学们的挤兑,再加上对我身上一些缺陷的歧视,让年龄小小的我有了超强的戒备心,我不再敞开心扉的对每个人,我不再对人讲心里话,也很少和人去交流,渐渐的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
因为那些经历,我的心很脆弱,我变得耳根子很软,我变得在乎别人对我的看法,在乎他们对我的评价,我容不得别人去说我,我和所有人都保持距离,不让他们触碰自己内心那点软弱,只想好好的把它封闭起来不容任何人触碰。那些记忆对童年时的我伤害太大,让我心生怨恨,让我变得敏感,让我觉得任何人都会伤害我。
究其原因,不过是儿时的经历对现在造成的影响,甚至会伴随我的一生。
昨天在群里说了两句话,有点丧,群主大大加了我微信,和我聊了聊,听我说了几句话,原来大大和我有同样的经历,他大概是个八零后吧,请让我看开些。当然会看开,过了那么久不提不代表没阴影不代表没有记忆,如果可以选择性失忆的话,我一定会选择把它们忘掉,大大说让我多在群里聊聊天,群里的小伙伴们个个年龄不等,八零九零零零都有,他说他们都很优秀的。
他们是蛮优秀的,每个人都很好。
我想,我现在性格的形成绝大多数原因来自我童年的经历,放不下的学着慢慢放,原谅是做不到的,但是也不能拿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不是吗?可能他们让你也不觉得自己的行为有多残忍,只觉得那不过是他们“开玩笑”的行为,根本不会放在心上,或许已经忘了。
前两天无意间看到一条视频,内容是马思纯说的她学生时代遭受的一些校园暴力,她说有一天回到宿舍就把剩下的半瓶可乐喝了,喝完了之后一个女生悄悄地和她说,那里边被她们放了唾液、粉笔末、拖布水,马思纯说那便是让她自卑的开始。还有郑爽也讲过她因为上学的时候太漂亮儿遭受的一些校园暴力。我还看过《少年的你》,整个片子看下来让我觉得揪心,心里堵的慌。
近年来关于校园暴力的影视剧也不少,还有层出不穷的校园暴力新闻。我上初中的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女生去抽另一个女生。现在看来只觉得用暴力解决问题真的是很幼稚的行为,无论哪个年龄段,都应该用沟通去解决问题而不是用暴力。
今天这话题有点带偏了,就这样吧,不写了。
一切都会好,一切都好。
网友评论